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1586发布日期:2023-12-14 05: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座椅扶手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美观,舒适,方便的需求越来越高。现在大多数汽车座椅扶手都是固定的。当乘客上车或下车时,固定扶手影响乘客上下车。

2、虽然目前已经存在调节汽车座椅扶手的角度装置,但这些技术中仍存在的一定的缺陷,例如实用新型cn209112000u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扶手的角度调节装置,虽然能调节扶手的角度,但是调节的角度小,不能满足乘客上车或下车时的需要,且该座椅头车辆座椅扶手的角度调节装置需手动调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扶手调节的角度范围大,能满足乘客上车或下车时的需要,且调整方便,省时省力。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包括驱动结构、与驱动结构相连的扶手结构和扶手固定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组件、固定板,所述电机组件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扶手结构和扶手固定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扶手、与扶手固定连接的齿板,所述齿板上设置导向槽,所述电机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洞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导向槽、第一洞孔,所述电机组件可驱动所述齿板旋转,从而使导向槽在第一螺栓上来回滑动,从而带动扶手旋转。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通过在齿板上设置导向槽,并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导向槽、第一洞孔,然后与螺母配合固定,所述电机组件可驱动所述齿板旋转,从而使导向槽在第一螺栓上来回滑动,从而带动扶手旋转,扶手调节的角度范围大,方便乘客上下车,为乘客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调整方便,省时省力。

5、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齿板包括扇形的齿板本体,所述齿板本体的弧形边缘上设置有若干棘齿,所述导向槽为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的第一边弧形的度数为90°~135°,所述棘齿与所述齿轮的外齿啮合,所述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带动所述齿板转动,从而带动齿板的导向槽第一螺栓上来回滑动,从而带动扶手旋转90°~135°。

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弧形导向槽的第一边弧形的度数为90~135°,从而限制扶手旋转角度为90°~135°,且所述齿板上有多个棘齿,乘客可根据自身需求将扶手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乘客不同坐姿的需求。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固定板上的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电机组件上设置第二洞孔和第三洞孔,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洞孔,所述第三螺栓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三洞孔。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洞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三洞孔,再通过螺母与第二螺栓、第三螺栓配合,进一步将电机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洞孔、第二洞孔、第三洞孔的内腔均设置有螺纹,以便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穿过,使固定时更牢固。

10、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扶手柄,所述齿板还包括与齿板本体相连的齿板柄,所述扶手柄与所述齿板柄通过第二紧固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紧固组件为螺丝组件,所述螺丝组件为螺栓和螺母。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通过铆钉固定在扶手结构上,所述齿板本体上设置有孔洞,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上设置第四通孔,所述铆钉穿过孔洞和第四通孔,从而将所述驱动结构固定在扶手结构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第五通孔,所述齿轮的轴承穿过第五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端焊接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三紧固组件与所述汽车座椅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紧固组件为多个螺丝组件,从而可使整个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设置在汽车座椅上。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扶手调节的角度范围大,方便乘客上下车,且乘客可根据自身需求将扶手调节到合适角度,满足乘客不同坐姿的需求,为乘客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调整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包括驱动结构(3)、与驱动结构(3)相连的扶手结构(1)和扶手固定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电机组件(31)、固定板(32),所述电机组件(31)通过第一紧固组件(33)与固定板(3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扶手结构(1)和扶手固定结构(2)连接,所述第一紧固组件(33)包括第一螺栓(331),所述扶手结构(1)包括扶手(11)和与扶手(11)连接的齿板(12),所述齿板(12)上设置导向槽(121),所述电机组件(31)上设置有第一洞孔(311),所述固定板(3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一螺栓(33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21)、导向槽(121)、第一洞孔(311),所述电机组件(31)可驱动所述齿板(12)旋转,从而使导向槽(121)在第一螺栓(331)上来回滑动,从而带动扶手(11)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31)包括电机(312)和齿轮(313),所述齿板(12)包括齿板本体(122),所述齿板本体(122)的弧形边缘上设置有若干棘齿(124),所述导向槽(121)为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槽的第一边(1211)弧形的度数为90°~135°,所述棘齿(124)与所述齿轮(313)的外齿啮合,所述电机(312)驱动齿轮(313)转动带动所述齿板(12)转动,从而带动齿板(12)的导向槽(121)在第一螺栓(331)上来回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组件(33)还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固定板(32)上的设置第二通孔(322)和第三通孔(323),所述电机组件(31)上设置第二洞孔(314)和第三洞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322)和第二洞孔(314),所述第三螺栓穿过第三通孔(323)和第三洞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21)、第二通孔(322)、第三通孔(323)、第一洞孔(311)、第二洞孔(314)、第三洞孔的内腔均设置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1)包括扶手本体(111)和扶手柄(112),所述齿板(12)还包括与齿板本体(122)相连的齿板柄(123),所述扶手柄(112)与所述齿板柄(123)通过第二紧固组件(11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组件(113)为螺丝组件,所述螺丝组件为螺栓和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通过铆钉(4)固定在扶手结构(1)上,所述齿板本体(122)上设置有孔洞(125),所述固定板(32)的第一端上设置第四通孔(324),所述铆钉(4)穿过孔洞(125)和第四通孔(3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的中心设置第五通孔(325),所述齿轮(313)的轴承穿过第五通孔(3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固定结构(2)包括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与所述固定板(32)的第二端焊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2)通过第三紧固组件与所述汽车座椅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汽车座椅扶手组件,包括驱动结构、与驱动结构相连的扶手结构和扶手固定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组件、固定板,所述电机组件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扶手结构和扶手固定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扶手结构包括扶手、与扶手固定连接的齿板,所述齿板上设置导向槽,所述电机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洞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导向槽、第一洞孔,所述电机组件可驱动所述齿板旋转,从而使导向槽在第一螺栓上来回滑动。本技术中的扶手调节角度范围大,能满足乘客上车或下车时的需要,且调整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芳,刘人鑫,田建明,赵培杰,肖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