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拉伸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7370发布日期:2023-10-21 23:1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强拉伸车衣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衣,具体涉及强拉伸车衣。


背景技术:

1、汽车车衣俗称汽车服饰,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帆布或者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汽车的防护用品。汽车车衣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衣能够延长车漆的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并且能够防脏防灰,防水防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隔热和抵抗紫外线辐射,车衣在展开时,一般直接通过人工将其拉开,并将其覆盖在车上,当其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时,其抗拉效果容易受到削减,从而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强拉伸车衣。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强拉伸车衣,所述强拉伸车衣的面料至少由第一布体与第二布体相组成,其中:

4、所述第一布体呈弯折构造,以形成有多个凹形弯,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凹形弯的连接处形成有条纹;

5、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条纹之间通过第二布体连接,以对所述凹形弯内侧形成盖合,并形成一个孔洞区域;

6、所述第二布体呈弯折构造,且所述第二布体具有延展特征。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布体位于面料的朝外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体包括第一基层以及遍布设置在第一基层内部的多个抗拉丝,多个所述抗拉丝呈曲折构造,且呈均匀分布。

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抗拉丝均匀分布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多个抗拉丝与第二位置处的多个抗拉丝之间走向相垂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层包括两个包裹层,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位于两个包裹层之间,所述第一基层还包括位于两个包裹层中间的夹心层,以将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隔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布体包括第二基层以及埋设在第二基层内部的多个受力丝,多个所述受力丝沿第二基层的延伸方向呈均匀分布。

12、进一步地,所述受力丝的延伸方向与两个条纹之间的间距方向一致,且所述受力丝呈螺旋走向。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第一布体的弯折构造,再配合第二布体的连接,从而使第一布体上形成有一个凹形弯,从而当面料被拉扯时,通过凹形弯以及第二布体的延展特征可以释放第一布体的长度,以达到一个抗拉伸的效果,同时在第二布体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个孔洞区域,从而起到隔热的效果并进一步的保护第一布体,以减少其在暴晒时受到的温度影响。



技术特征:

1.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该车衣的面料至少由第一布体(1)与第二布体(2)相组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体(2)位于面料的朝外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体(1)包括第一基层(5)以及遍布设置在第一基层(5)内部的多个抗拉丝(6),多个所述抗拉丝(6)呈曲折构造,且呈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抗拉丝(6)均匀分布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位置处的多个抗拉丝(6)与第二位置处的多个抗拉丝(6)之间走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5)包括两个包裹层(7),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位于两个包裹层(7)之间,所述第一基层(5)还包括位于两个包裹层(7)中间的夹心层(8),以将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体(2)包括第二基层(9)以及埋设在第二基层(9)内部的多个受力丝(10),多个所述受力丝(10)沿第二基层(9)的延伸方向呈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拉伸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丝(10)的延伸方向与两个条纹(3)之间的间距方向一致,且所述受力丝(10)呈螺旋走向。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强拉伸车衣,涉及车衣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强拉伸车衣的面料至少由第一布体与第二布体相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布体呈弯折构造,以形成有多个凹形弯,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凹形弯的连接处形成有条纹;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条纹之间通过第二布体连接;所述第二布体呈弯折构造。本申请通过第一布体的弯折构造,再配合第二布体的连接,从而使第一布体上形成有一个凹形弯,从而当面料被拉扯时,通过凹形弯以及第二布体的延展特征可以释放第一布体的长度,以达到一个抗拉伸的效果,同时在第二布体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一个孔洞区域,从而起到隔热的效果并进一步的保护第一布体,以减少其在暴晒时受到的温度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辉,侯宝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禹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