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9611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房车中一般配置有通风装置来保持房车内部的空气清新。为了降低通风装置对于房车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一般将通风装置设置在房车的顶部。而对于装配在房车顶部的通风装置来说,为了实现房车内外的气流导通,必然要在通风装置中预制有便于气流通过的通孔,而对于使用在户外的房车无法避免会遇到雨天,因此,通风装置需要配置可以防止雨水和灰尘进入通风装置的上罩壳。

2、在上述情况下,还需要说明的是,上罩壳在通风装置中既需要满足对于雨天的防护效果,还需要满足再不需要防雨水时不会造成气流导通的遮挡的效果。因此,上罩壳相对于整体的通风装置来说,需要配置能便于调整其使用状态的结构,从而使得整体的通风装置可以实现其开合状态的切换,其中的“开”具体指的是上罩壳不会造成气流导通的遮挡使得气流在房车内外可自由流通的情况,“合”具体指的是上罩壳形成对于气流导通的遮挡从而隔断房车内外气流的流通的情况。

3、对此,例如公告号为cn214984726u公开的一种房车净化换气扇总成,其包括扇叶结构和设于扇叶结构上方的防尘滤芯;具体来说,在滤芯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网板,该密封网板通过正反电机的作用来实现其相对于排气框的开合操作。对此,虽然可以有效保证防水效果,但是其需要使用到正反电机,且正反电机位于排气框的外侧,因此,关于正反电机的防水问题也需要相应的结构来配合,且对于使用在外部环境中的正反电机来说,对其整体性能的要求较高。故而,该结构下的房车净化换气扇总成虽然可以同时满足防水的问题,但其整体结构的简化性来说,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就整体结构来说,结构的复杂性一方面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还会增加使用的故障率,甚至是缩短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4、故而,对于应用在房车中的净化换气扇来说,不仅需要考虑到有效防水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兼顾到整体结构的简化性,从而降低结构的简化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以解决同时兼顾防水效果和结构的简化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包括:

4、下座体,其用于固定在房车上;

5、风扇组件,其包括设于下座体上的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运转的驱动器;

6、滤网板,其包括固定在下座体上的环形骨架和均布于环形骨架上的多个过滤孔;所述下座体上成形有用于露出多个过滤孔的镂空结构;

7、上罩壳,其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下座体的顶部活动配接以适于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

8、所述升降驱动组件适于驱动上罩壳向远离下座体一侧运动以使上罩壳解除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且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还适于驱动上罩壳向下座体一侧运动以使上罩壳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

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还包括与下座体相连的且位于滤网板背向上罩壳一侧的网板;

10、所述网板包括与所述下座体配接的旋转主体和设于旋转主体上的多个通风槽。

11、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座体包括用于固定于房车上的支撑座和架设在支撑座顶部的支撑梁;其中

12、所述支撑座具有中空的且贯通其顶部和底部的容纳腔;且支撑座与支撑梁之间成形所述镂空结构;以及

13、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用于与上罩壳相连的升降驱动组件。

14、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于顶盖与支撑梁之间的且沿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延伸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相连的传动齿轮,以及连接传动齿轮的驱动电机;其中

15、所述传动齿轮和驱动电机均固定装配在支撑梁上。

16、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齿条包括条形主体,以及设于条形主体上的齿形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其中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沿着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定位槽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下方;以及

17、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支撑梁上的且适于切换式地抵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顶杆和设于顶杆与支撑梁之间的弹性件;

18、当所述顶杆抵接第一定位槽时,所述上罩壳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当所述顶杆抵接第二定位槽时,所述上罩壳解除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

1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杆上设有适于抵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顶头和设于顶杆内腔中的用于容纳弹性件的沉孔;

20、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由沉孔中伸出至顶杆外以实现与支撑梁的连接。

21、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条形主体上沿着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还间隔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位于第一限位凸台下方的第二限位凸台;以及

22、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支撑梁上的且适于切换式地被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接触的微动开关;

23、当所述微动开关被第一限位凸台触发时,所述上罩壳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当所述微动开关被第二限位凸台触发时,所述上罩壳解除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

24、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罩壳包括用于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的罩体和与罩体一体相连的用于盖合下座体顶端的顶盖。

25、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适于所述支撑梁的侧壁滑动配合的限位部。

26、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骨架与支撑梁的内壁插接配合。

27、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的内壁上设有呈凸起的导向凸筋,对应在环形骨架的外侧壁上设有呈凹陷的适于与导向凸筋插接配合的导向槽;以及

28、所述支撑梁的内壁上还设有适于承托环形骨架背向上罩壳的一端的弹性卡扣。

2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首先,上罩壳的设计来实现对于滤网板和下座体的防水保护;其次,上罩壳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下座体的顶部活动配接,使得上罩壳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上罩壳相对于下座体的开合状态的切换,可以在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和解除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这两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如此结构下,可根据需要来切换整体通风装置的使用状态。并且,由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来实现上罩壳相对于下座体的开合状态的切换,切换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

30、此外,过渡板与下座体插接配合的方式便于拆卸,且滤网板包括固定在下座体上的环形骨架,即整体的滤网板是沿其轴向装配在下座体中的,这样的结构下,即使上罩壳在打开换气过程中,也不会有异物等落在滤网上。即使在下雨天忘关上罩壳也可以较大程度的避免雨水通过滤网板上的过滤孔进入到通风装置的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还包括与下座体相连的且位于滤网板背向上罩壳一侧的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包括用于固定于房车上的支撑座和架设在支撑座顶部的支撑梁;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于顶盖与支撑梁之间的且沿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延伸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相连的传动齿轮,以及连接传动齿轮的驱动电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包括条形主体,以及设于条形主体上的齿形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其中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沿着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定位槽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下方;以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设有适于抵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顶头和设于顶杆内腔中的用于容纳弹性件的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主体上沿着上罩壳的升降运动方向还间隔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位于第一限位凸台下方的第二限位凸台;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包括用于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的罩体和与罩体一体相连的用于盖合下座体顶端的顶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适于所述支撑梁的侧壁滑动配合的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骨架与支撑梁的内壁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内壁上设有呈凸起的导向凸筋,对应在环形骨架的外侧壁上设有呈凹陷的适于与导向凸筋插接配合的导向槽;以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自动开合的通风装置,包括:下座体,其用于固定在房车上;风扇组件,其包括设于下座体上的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运转的驱动器;滤网板,其包括固定在下座体上的环形骨架和均布于环形骨架上的多个过滤孔;下座体上成形有用于露出多个过滤孔的镂空结构;上罩壳,其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下座体的顶部活动配接以适于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升降驱动组件适于驱动上罩壳向远离下座体一侧运动以使上罩壳解除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且升降驱动组件还适于驱动上罩壳向下座体一侧运动以使上罩壳形成对于滤网板的周向遮挡。

技术研发人员:曹钰伟,殷立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