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

文档序号:37130469发布日期:2024-02-26 16:3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中,我们需要将机器人移动到汽车旁给汽车充电,因为存在车辆的机械锁(充电盖自动锁住无法打开)和电子锁(车端的通信和功率传输自动切断无法进行后续充电)使得充电无法继续,所以在相应的场地内将配置多个转接头,以便于用户可以自行取用后该转接头接到车端充电接口进行充电。

2、但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充电口在机身靠下的位置,由于上面机身较大,靠近充电插头时会阻碍充电口与充电插头的对接,使充电口不能与充电插头成功对接。

3、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能够自动伸缩与充电接口进行对接。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和对接插头,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对接插头连接有充电线以为所述对接插头供电,且所述对接插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上,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伸缩组件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对接插头靠近或远离能够与所述对接插头接入的对接口。

3、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上方,且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底部设有滑轮,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同步移动。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上方水平设有导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5、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上均设有多个同步轮,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上的多个所述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相连。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顶板和同步贴合板,所述同步贴合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间隙以能够限制所述同步带移动。

7、优选地,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上还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底部相连,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同步移动。

8、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适于与所述同步轮传动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上,以能够获取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移动行程。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对接插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端部,且所述对接插头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伸出方向上。

11、通过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能够从第二伸缩组件上伸出,并且在第一伸缩组件上设有对接插头,当第一伸缩组件伸出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对接插头同步伸出,以使得对接插头能够与充电对接口相连,以此来完成充电操作,而当第一伸缩组件远离时,对接插头从充电对接口内抽出,从而完成断电操作,通过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设置,能够自动靠近以完成充电对接操作,从而实现了无人化的充电。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组件(1)、第二伸缩组件(2)和对接插头(3),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活动连接,所述对接插头(3)连接有充电线以能够为所述对接插头(3)供电,且所述对接插头(3)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上,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对接插头(3)靠近或远离能够与所述对接插头(3)接入的对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上方,且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底部设有滑轮(21),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上方水平设有导轨(24),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上均设有多个同步轮(4),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上的多个所述同步轮(4)之间通过同步带(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包括顶板(11)和同步贴合板(12),所述同步贴合板(12)与所述顶板(11)之间设有间隙以能够限制所述同步带(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上还设有滑轨(22),所述滑轨(22)上设有滑块(23),所述滑块(23)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底部相连,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同步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适于与所述同步轮(4)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上,以能够获取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的移动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插头(3)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的端部,且所述对接插头(3)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的伸出方向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和对接插头,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层叠设置,且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活动连接,对接插头连接有充电线以能够为对接插头供电,且对接插头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上,以能够通过第一伸缩组件水平移动以带动对接插头靠近或远离能够与对接插头接入的对接口。本技术的第一伸缩组件能够从第二伸缩组件上伸出,并且在第一伸缩组件上设有对接插头,以使得对接插头能够与充电对接口相连,以此来完成充电操作,通过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设置,能够自动靠近以完成充电对接操作,从而实现了无人化的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原晨旭,苏星硕,李森燚,戴昌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