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导轨支架、车门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203发布日期:2023-09-23 20:3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导轨支架、车门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玻璃导轨支架、车门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门上通常设有车门玻璃导轨,车门玻璃导轨用于对车门玻璃进行支撑及固定。车门玻璃导轨与车门总成之间需要导轨支架进行连接。由于车门玻璃的侧面朝向车身左右方向且车门玻璃沿车身上下方向升降,因此,在装配车门玻璃时,需要车门玻璃能够沿车身前后方向微调,以保证车门玻璃的位置精准度。

2、现有技术中,导轨支架沿车身前后方向与车门内板连接,使得导轨总成焊接时无法在车身前后方向进行调整,进而导致导轨总成存在位置偏差,影响玻璃升降。另外,若玻璃导轨距离铰链加强板较近,导轨支架会遮挡铰链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的焊点位置,影响铰链加强板焊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导轨支架、车门组件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轨无法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调整而存在位置偏差以及导轨支架影响铰链加强板焊接操作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导轨支架,包括连接在车门内板与玻璃导轨之间的支架本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支架本体位于铰链加强板的一侧;所述支架本体包括:

3、第一固定部,沿车身左右方向与所述车门内板连接;

4、第二固定部;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玻璃导轨连接;以及

5、中间连接部;在车身左右方向上,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接,所述中间连接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接;所述中间连接部上设有避让缺口。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分别大于90°且小于180°,且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沿车身前后方向与所述玻璃导轨连接。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边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接的第一直边、弧形边及第二直边;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边沿平滑过渡相接;所述弧形边向下凹陷设置,且所述弧形边围出所述避让缺口;所述第二直边位于所述第一直边的下方。

9、一些实施例中,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下边沿由内至外向下倾斜设置。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上边沿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上边沿设有第一翻边;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下边沿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边沿设有第二翻边。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至所述中间连接部。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减重孔或减重缺口;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还开设有定位孔。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4、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固定部沿车身左右方向与车门内板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存在微小移动的自由度,从而实现玻璃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保证安装精度;另外,在中间连接部上设置避让缺口,可避让铰链加强板的焊点位置,避免影响铰链加强板的焊接操作。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6、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的端部构造有向外翻折的边板;所述车门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位;

17、铰链加强板,连接在所述边板上;

18、玻璃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玻璃导轨位于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一侧;以及

19、上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位上。

20、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组件。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组件及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可避让铰链加强板的焊接位置,并且能够实现玻璃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可调,从而精准定位玻璃导轨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车门内板(2)与玻璃导轨(3)之间的支架本体(1);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支架本体(1)位于铰链加强板(4)的一侧;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所述中间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2)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分别大于90°且小于180°,且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3)的上边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相接的第一直边(131)、弧形边(132)及第二直边(133);所述第一直边(13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上边沿平滑过渡相接;所述弧形边(132)向下凹陷设置,且所述弧形边(132)围出所述避让缺口(134);所述第二直边(133)位于所述第一直边(131)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3)的下边沿由内至外向下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3)的上边沿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上边沿设有第一翻边(14);所述中间连接部(13)的下边沿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下边沿设有第二翻边(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由所述第二固定部(12)延伸至所述中间连接部(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开设有减重孔或减重缺口(111);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导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导轨支架、车门组件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在车门内板与玻璃导轨之间的支架本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支架本体位于铰链加强板的一侧;支架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中间连接部;第一固定部沿车身左右方向与车门内板连接;第二固定部与玻璃导轨连接;中间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中间连接部上设有避让缺口。本技术的第一固定部沿车身左右方向与车门内板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存在微小移动的自由度,从而实现玻璃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在中间连接部上设置避让缺口,可避让铰链加强板的焊点位置,避免影响铰链加强板的焊接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城,吕厦,张清,曹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