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2621发布日期:2023-12-30 04:0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钢板弹簧悬架是一种车用零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钢板弹簧悬架可分为多片钢板弹簧、少片钢板弹簧悬架,钢板弹簧一般用两个u型螺栓固定在前桥上,弹簧两端的卷耳孔中压入衬套。

2、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现有缓冲件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配合,由于橡胶被压缩,容易造成橡胶部分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发生干涉碰撞,造成缓冲件过早破损失效,影响整车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及车辆,解决了现有缓冲件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配合,由于橡胶被压缩,容易造成橡胶部分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发生干涉碰撞,造成缓冲件过早破损失效,影响整车品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用于车辆,包括:悬架本体;悬架本体顶部设有安装螺母;固定组件;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设于安装螺母处,缓冲结构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架本体连接,缓冲结构具有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顶部抵接。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固定组件用于将缓冲结构与悬架本体相连接,缓冲结构提高了悬架本体的减震缓冲能力,进一步提升整车品质,缓冲结构设于悬架本体顶部,用于抵抗悬架本体顶部带来的压力,固定组件的设置防止缓冲结构受压后发生滑脱,导致缓冲结构失效的情况,第一缓冲部的设置提升缓冲结构的缓冲能力,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抵接,支撑起整个缓冲结构,防止缓冲结构受压严重,与悬架本体中安装螺母发生干涉,导致缓冲结构失效的情况。

4、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部包括:安装孔;安装螺母与安装孔配合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孔方便安装螺母与缓冲结构进行配合,防止安装螺母与缓冲结构发生干涉,同时安装孔的设置能够避免缓冲结构受压后与悬架本体发生接触的情况。

6、进一步的,第一缓冲部包括:连接件和抵接件;安装孔贯通连接件和抵接件,抵接件与悬架本体抵接,连接件设于抵接件远离悬架本体的一侧。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抵接件与悬架本体抵接,抵接件增加了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顶部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缓冲结构受压对悬架本体带来的影响,连接件用于支撑缓冲结构,同时连接件的设置提供了缓冲距离,缓冲结构受力变形时不会对悬架本体产生影响。

8、进一步的,安装螺母通过安装孔的部分与连接件间隙配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悬架本体通过部分间隙配合,使得悬架本体与缓冲结构的配合能够更加紧密,同时通过连接件保护悬架本体通过部分。

10、进一步的,缓冲结构包括:第二缓冲部;缓冲结构顶部具有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设于第一缓冲部远离悬架本体的一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缓冲部起到主要缓冲的作用,第二缓冲部位置的设置使第二缓冲部首先进行缓冲减震,第二缓冲部将缓冲完的力传递给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抵抗受力,防止对悬架本体产生影响。

12、进一步的,第二缓冲部向原理第一缓冲部方向具有收拢的趋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缓冲部顶部的面积小于第二缓冲部底部的面积,增加了第二缓冲部底部的面积,进而减少了第二缓冲部对第一缓冲部带来的影响。

14、进一步的,缓冲结构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设于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之间,安装部两侧向远离第一缓冲部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通过固定组件设于安装部,实现缓冲结构与悬架本体的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部方便固定组件的连接,通过固定组件设于安装部,实现缓冲结构与悬架本体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密,在固定组件连接的同时不会对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造成影响,进而提升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缓冲能力,延伸部同时也方便固定组件进行连接,能够有更多的安装空间。

16、进一步的,延伸部向靠近悬架本体方向弯折,延伸部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第一缓冲部设于缓冲空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缓冲空间用于容纳第一缓冲部,同时延伸部弯折的设置,具有一定抵抗变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缓冲结构抗变形的能力,辅助第一缓冲部,防止使第二缓冲部受力严重导致变形进而影响到悬架本体。

18、进一步的,延伸部包括:多个安装位;延伸部设有多处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安装位,固定组件与安装位配合。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安装位的设置方便固定组件与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固定组件与安装位配合,防止固定组件发生滑脱的情况,多个安装位的设置能够提供固定组件更多的安装选择。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悬架。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悬架,因而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悬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3、(1)固定组件用于将缓冲结构与悬架本体相连接,缓冲结构提高了悬架本体的减震缓冲能力,进一步提升整车品质,缓冲结构设于悬架本体顶部,用于抵抗悬架本体顶部带来的压力,固定组件的设置防止缓冲结构受压后发生滑脱,导致缓冲结构失效的情况,第一缓冲部的设置提升缓冲结构的缓冲能力,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抵接,支撑起整个缓冲结构,防止缓冲结构受压严重,与悬架本体中安装螺母发生干涉,导致缓冲结构失效的情况;

24、(2)抵接件与悬架本体抵接,抵接件增加了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顶部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缓冲结构受压对悬架本体带来的影响,连接件用于支撑缓冲结构,同时连接件的设置提供了缓冲距离,缓冲结构受力变形时不会对悬架本体产生影响;

25、(3)第二缓冲部起到主要缓冲的作用,第二缓冲部位置的设置使第二缓冲部首先进行缓冲减震,第二缓冲部将缓冲完的力传递给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抵抗受力,防止对悬架本体产生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架(100),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13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13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母(111)通过所述安装孔(133)的部分与所述连接件(135)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1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132)向远离所述第一缓冲部(131)方向具有收拢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130)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7)向靠近所述悬架本体(110)方向弯折,所述延伸部(137)之间形成缓冲空间(138),所述第一缓冲部(131)设于所述缓冲空间(13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7)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悬架(1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及车辆,悬架用于车辆,包括:悬架本体;悬架本体顶部设有安装螺母;固定组件;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设于安装螺母处,缓冲结构通过固定组件与悬架本体连接,缓冲结构具有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与悬架本体顶部抵接。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缓冲件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配合,由于橡胶被压缩,容易造成橡胶部分和钢板弹簧固定螺栓发生干涉碰撞,造成缓冲件过早破损失效,影响整车品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钢,杨松,徐国伟,徐军营,耿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知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