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1485发布日期:2024-03-22 10:1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乘用车,具备经济、节能、环保等优点车,电能是唯一的能源。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的电能获取需从外部获取,其充电安全尤为重要。

3、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第一种方式为直流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第二种方式为交流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第三种方式为模式二充电枪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应急充电。其中,模式二充电枪的供电方式为单相供电,最大允许充电电流有8a和13a,连接b相线。其中,直流充电桩主要分布于充电站,交流充电桩的安装需要与物业和供电公司申请,模式二充电枪的充电需要安装家用插座。

4、发明人发明,针对模式二充电时,客户使用环境不同,使用的家用插座的形式多样,不能对家用插头在充电过程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可能会由于过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能够监控家用插头在充电过程的温度,提升充电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输入插头、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元件、继电器模块和输出端口;

4、所述输入插头用于连接市电交流信号,所述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通过ac/dc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ac/dc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市电交流信号转换为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直流信号;

5、所述温度传感元件注塑在所述输入插头内部,用于检测输入插头内部的温度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继电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模块的通断,进而控制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电流信号的通断。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元件布置在非接触测试插片的位置。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元件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控制盒内。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输入插头的输出侧以及ac/dc电源管理模块之间,还串接有防雷模块。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接地检测模块相连,所述接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电缆的接地信号。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依次与运算电路和电流互感器相连,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ac/dc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并传送至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用于将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电流信号进行放缩后传送至控制模块。

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与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继电器的粘连状态并传送至控制模块。

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与过欠压检测模块相连,所述过欠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ac/dc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

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指示灯显示模块和时钟信号模块分别相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插头内部注塑的温度传感元件检测非接触测试插片的温度并传送至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温度值对应输出指令信号至继电器模块,控制继电器模块的通断,最终控制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电流信号的通断,实现了监控家用插头在充电过程的温度,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

17、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插头、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元件、继电器模块和输出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元件布置在非接触测试插片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元件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控制盒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插头的输出侧以及ac/dc电源管理模块之间,还串接有防雷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接地检测模块相连,所述接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电缆的接地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依次与运算电路和电流互感器相连,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ac/dc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并传送至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用于将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电流信号进行放缩后传送至控制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与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继电器的粘连状态并传送至控制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与过欠压检测模块相连,所述过欠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ac/dc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指示灯显示模块和时钟信号模块分别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包括输入插头、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元件、继电器模块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插头用于连接市电交流信号,所述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通过AC/DC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AC/DC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市电交流信号转换为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直流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元件注塑在所述输入插头内部,用于检测输入插头内部的温度信号并传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继电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模块的通断,进而控制输入插头与输出端口之间电流信号的通断。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姚意,王飞,曾羽飞,吴康,李东,俞翼鸿,胡改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