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动力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7092发布日期:2024-02-20 20:29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前驱动力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前驱动力装置。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前驱动力装置的混合动力系统,以及一种应用前述的前驱动力装置或混合动力系统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其由动力系统驱动,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根据动力来源不同,现有的车辆主要分为三种,包括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电机驱动的车辆,以及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的车辆,其中,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的车辆又称混动车辆,其因可较好的兼顾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而应用越来越广泛。

2、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一般用于驱动前桥,并且实现较多的挡位模式一般通过较多的齿轮副和同步器实现,在低速时,让传动比大的齿轮副工作,而在高速时,让传动比小的齿轮副工作,其主要用于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可以让车辆发挥出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其结构较为复杂,轴向占用空间较大。此外,为了实现较多挡位,有的动力系统会在现有变速器基础上额外增加越野结构,导致动力系统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驱动力装置,占用空间较小,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前驱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传动轴、输入轴、行星齿轮系、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和制动器,其中:

4、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之间设有控制两者之间动力通断的第一控制机构;

5、所述行星齿轮系的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轮和所述齿圈之间的动力通断;所述太阳轮空套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齿圈固设于所述输入轴上;

6、所述制动器用于制动所述太阳轮;

7、所述行星齿轮系的行星架用于和前桥差速器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直接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和/或,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齿圈之间的第二离合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传递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和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架通过第二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前桥差速器传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传递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沿自身轴向间距布置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用于与所述前桥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的直径。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通过采用行星齿轮系,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重量较轻,发动机和第一电机并联以及发动机和第一电机串联驱动模式下,均可实现较多的挡位,其换挡平顺性好,设置的第一电机,传输效率比较高,不仅可以辅助发动机启动,还可以给发动机提供动力辅助,提高动力扭矩,增加驾驶操控感,并可以实现更高的动能回收。

16、此外,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直接连接,动力传输效率高,且结构紧凑。第一控制机构采用第一离合器,第二控制机构采用第二离合器,均可选用现有结构,而利于降低整体成本。

17、另外,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动力传递组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方便整体布置,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而便于布置于车辆上。而行星架通过第二动力传递组件与前桥差速器传动连接,同样使得前驱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利于减小占用空间,而方便整体布置。第一输出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输出齿轮的直径,利于提高动力传输的平稳性及动力传输效率。

18、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还包括后驱动力装置;所述后驱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后轮的驱动轴传动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为一个,左右两侧的后轮的驱动轴之间设有后桥差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直接或通过具有若干挡位的变速机构连接所述后桥差速器;或,所述第二电机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直接设于对应侧的所述驱动轴上,且两个所述驱动轴之间设有控制两个所述驱动轴之间动力通断的第一同步器;或,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具有若干挡位的动力传递单元与对应侧的所述驱动轴传动相连,且两所述动力传递单元之间设有控制两个所述动力传递单元之间动力通断的第一同步器。

20、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系统,前驱动力装置和后驱动力装置配合而应用于车辆上,可实现前驱、后驱和四驱功能模式,而使得车辆可更好的适用各种路况。

21、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或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2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应用前述的前驱动力装置或混合动力系统,使得车辆整体重量较轻,功能模式较多,各驱动模式下的挡位数量相同,换挡平顺性好,而利于提高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驱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驱动力装置及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本技术的前驱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传动轴与输入轴之间设有第一控制机构,行星齿轮系的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设有第二控制机构,太阳轮空套于输入轴上,齿圈固设于输入轴上,制动器用于制动太阳轮,行星齿轮系的行星架用于和前桥差速器传动连接。本技术的前驱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发动机和第一电机串联和并联驱动模式下,均可实现较多的挡位,其换挡平顺性好,设置的第一电机,传输效率比较高,不仅可以辅助发动机启动,还可以给发动机提供动力辅助,提高动力扭矩,增加驾驶操控感,并可以实现更高的动能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阳,罗聪聪,王东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