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9640发布日期:2023-12-30 09: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外水切是装配在车门窗框边缘,用于对车门玻璃进行刮擦清洁的零件。目前,外水切的两端通常设置紧固件,以用于外水切与导槽的安装及美观,但是在导槽上做出的弧形结构的紧固件,其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如何改进外水切端部与导槽的配合结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外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解决现有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两端的设置接角结构,存在模具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处水切端部与车门玻离导槽的配合,增加美观效果。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包括:外水切本体、前接角、后接角和卡爪;

4、所述外水切本体装配在车门钣金上,所述外水切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的端部搭接在车门玻璃框的导槽上,以用于遮蔽所述导槽的端部,并使外水切本体与所述导槽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结构;

5、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均为弧形结构,以使所述外水切本体与所述导槽弧面过渡;

6、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的背部均设有所述卡爪,所述卡爪的一端插入所述外水切本体的端部内,以将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初步固定在所述外水切本体上,并通过粘胶进行粘连。

7、优选的,还包括:内水切;

8、所述外水切本体和所述内水切分别装配在车门钣金上车门玻璃底框的内外侧上,并使所述外水切本体和所述内水切的对应的唇边夹持在车门玻璃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与所述导槽连接的端面设有上弧面,所述上弧面的曲率与所述导槽表面弧度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上弧面搭接在所述导槽的表面,以遮蔽所述导槽的端部。

11、优选的,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与所述外水切本体连接的端面设有侧弧面,所述侧弧面的曲率与所述外水切端部的弧度相匹配。

12、优选的,所述侧弧面搭接在所述外水切本体的表面,以遮蔽所述卡爪与所述外水切本体背部的配合区域。

13、优选的,所述卡爪包括:连接部和穿刺部;

14、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所述穿刺部,且所述穿刺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所述穿刺部用于穿插并进入所述外水切本体中。

15、优选的,所述穿刺部为细长的条状结构。

16、优选的,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均为l弧型结构。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在外水切本体的两端设置前接角和后接角,并设置在车门玻离框的导槽上,且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均为弧形结构,以使所述外水切本体与所述导槽弧面过渡。能解决现有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两端的设置接角结构,存在模具结构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处水切端部与车门玻离导槽的配合,增加美观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水切本体、前接角、后接角和卡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水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与所述导槽连接的端面设有上弧面,所述上弧面的曲率与所述导槽表面弧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面搭接在所述导槽的表面,以遮蔽所述导槽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与所述外水切本体连接的端面设有侧弧面,所述侧弧面的曲率与所述外水切本体端部的弧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弧面搭接在所述外水切本体的表面,以遮蔽所述卡爪与所述外水切本体背部的配合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连接部和穿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为细长的条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角和所述后接角均为l弧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窗框的外水切与导槽连接结构,包括:外水切本体、前接角、后接角和卡爪。外水切本体装配在车门钣金上,外水切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接角和后接角,前接角和后接角的端部搭接在车门玻璃框的导槽上,以用于遮蔽所述导槽的端部,并使外水切本体与导槽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结构。前接角和后接角均为弧形结构,以使外水切本体与导槽弧面过渡。前接角和后接角的背部均设有卡爪,卡爪的一端插入外水切本体的端部内,以将前接角和后接角初步固定在外水切本体上,并通过粘胶进行粘连。本技术能提高处水切端部与车门玻离导槽的配合,增加美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东,付晶玮,范君,郭永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