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3340发布日期:2024-01-26 23: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当今社会,车辆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种类越来越多。在汽车产品的更新迭代时间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车辆迭代速度,并降低开发成本,是摆在厂商面前的大问题。

2、现有汽车技术中,由于汽车产品各不相同,高低车型对副仪表骨架的配置要求也不同,高低车型的副仪表骨架只能进行差异化生产,副仪表骨架的通用性差,开发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及车辆,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副仪表骨架的应用范围,在不影响汽车造型与开发进度的条件下提高副仪表骨架对多种车型的适配性,提高通用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稳定性与便利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该副仪表骨架包括上本体、下本体,上本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上本体用于设置副仪表组件;下本体设置在上本体的下方,下本体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或者第三连接部连接,下本体用于与车辆的骨架连接。

3、其中,上本体设有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均设有第一连接部;下本体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三端及第四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其中,第一端设置在对应的第三端的上方,且第一端的端面朝向下本体,第二端设置在对应的第四端的上方,且第二端的端面朝向下本体。

4、其中,第一连接部包括:延伸部及连接杆,延伸部从第一端的端部沿竖直方向朝第三端延伸,或者延伸部从第二端的端部沿竖直方向朝第四端延伸,延伸部设置沿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三端或第四端的端部的第二安装孔,第三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三端或第四端的端部的第三安装孔;连接杆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或部分位于第三安装孔内。

5、其中,第一端的端面包括第一承载面,第一端的延伸部在第一端的端面的投影与第一承载面不重叠;第三端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凸台,第三端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凸台的端面;第一承载面用于与第一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抵接。

6、其中,第一凸台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凸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凸台的端面;第一承载面用于与第二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抵接。

7、其中,第二端的端面包括第二承载面,第二端的延伸部在第二端的端面的投影与第二承载面不重叠;第四端的靠近上本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凸台,第四端的第二安装孔设置在第三凸台靠近第三端的侧面;第二承载面用于与第三凸台的端面抵接。

8、其中,第三凸台靠近第三端的侧面形成有第四凸台,第四端的第三安装孔设置在第四凸台的端面;第二承载面用于与第四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抵接。

9、其中,第一承载面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柱,第一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柱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内。

10、其中,第二承载面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柱,第三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孔,第四凸台靠近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四定位孔,定位柱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定位孔或第四定位孔内。

11、其中,副仪表骨架还包括:第四连接部,设置在靠近车辆前侧的第四端,用于将副仪表骨架与车辆的主仪表骨架连接。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副仪表骨架、主仪表骨架、车辆骨架,下本体分别与车辆骨架的座椅后横梁及主仪表骨架连接。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上本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下本体设置在上本体的下方,下本体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或者第三连接部连接,能够使得副仪表骨架的上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与下本体的第二连接部或者下本体的第三连接部连接,结构简单,能够使得副仪表骨架可调整自身高度,以适应不同车辆对副仪表板的高度需求,即能够使得副仪表骨架既可应用于需要高副仪表骨架的车辆,也可应用于需要低副仪表骨架的车辆,因此能够增加副仪表骨架的应用范围,在不影响汽车造型与开发进度的条件下提高副仪表骨架对多种车型的适配性,提高通用性,降低开发成本;上本体用于设置副仪表组件,能够提高副仪表组件安装的便利性,提高用户操作的便利性;下本体与车辆的骨架连接,能够固定副仪表骨架的位置,提高稳定性。因此,本申请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副仪表骨架的应用范围,在不影响汽车造型与开发进度的条件下提高副仪表骨架对多种车型的适配性,提高通用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稳定性与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设有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延伸部及连接杆,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第三端延伸,或者所述延伸部从第二端的端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第四端延伸,所述延伸部设置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包括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端的延伸部在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承载面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包括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端的延伸部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承载面不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靠近所述第三端的侧面形成有第四凸台,所述第四端的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四凸台的端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与所述第四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面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三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四凸台靠近所述上本体的一侧设有第四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定位孔或所述第四定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骨架还包括: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副仪表骨架及车辆,该副仪表骨架包括上本体、下本体,上本体设有第一连接部,上本体用于设置副仪表组件;下本体设置在上本体的下方,下本体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或者第三连接部连接,下本体用于与车辆的骨架连接。本申请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副仪表骨架的应用范围,在不影响汽车造型与开发进度的条件下提高副仪表骨架对多种车型的适配性,提高通用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稳定性与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李柳林,李冯亮,何树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