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车用显示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0924发布日期:2024-03-05 11:5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车用显示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用显示器调节,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车用显示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在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经常需要在两地往返,车辆作为人们出行时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在车内的时间愈发增长,人们对于车辆的功能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车辆内部的显示器朝着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发展,大屏及多联屏的发展使得客户的用户场景越来越多了,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2、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提出车用显示器的动作智能的要求,为满足此需求,需要车用显示器能够进行位置调节。有的公司采用两轴伸缩来对车用显示器进行位置调节,但是其结构只能实现前后伸缩运动及左右调节运动,无法实现俯仰调节运动,给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感。也有很多企业会采用三轴伸缩来实现车用显示器的调节,虽然可以实现多自由度运动,然而三轴伸缩需要3个驱动结构。

3、因此,基于目前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开发出一种采用两个伸缩轴来实现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具备多自由度运动、成本低和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目前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借助该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能够实现显示器的俯仰运动和左右运动,调整过程稳定,实现无级调整,提升用户舒适度,且成本低、空间占用小、结构紧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包括:

3、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伸缩单元与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设置;

4、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伸缩单元、第二转动单元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伸缩单元与所述第二转动单元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设置;

5、承载部,用于安装定位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和所述第二伸缩单元,且构造用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和所述第二伸缩单元进行伸缩时的导向部;

6、第三调整机构,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接头部、第三转动单元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三转动单元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设置;所述接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呈转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三转动单元;

7、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适用于与车用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呈角度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和第三调整机构,通过它们实现车用显示器的俯仰运动和左右运动。具体地,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被操作沿着伸缩轴方向进行直线位移,伸长或收缩,在该过程中,因第三调整机构的限位作用,及各转动单元和滑动单元的配合作用,当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同步运动时,可调整车用显示器的俯仰运动;而当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各自不同步运动时,因第三调整机构的限位作用,因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呈角度固定于安装座,从而在旋转运动的同时可带动滑动运行,实现左右摆动调节,故借助该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能够实现显示器的俯仰运动和左右运动,调整过程稳定,实现无级调整,提升用户舒适度,且空间占用小、结构紧凑。

9、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彼此之间呈12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

10、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单元;

11、所述第二转动单元包括第二滑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单元;

12、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包括第三滑动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轨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滑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转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头部。

13、作为一优选地方式,转动配合采用铰链铰接机构或球形铰接机构实现。

14、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球头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球头部配合的第一凹槽;

15、所述第二转动部具有第二球头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球头部配合的第二凹槽;

16、所述第三转动部具有第三球头部,所述第三滑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三球头部配合的第三凹槽。

17、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伸缩杆,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位于所述导向部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

18、所述第二伸缩单元包括第二驱动部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导向部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

19、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接头部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部,继续朝远离所述第一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用于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与所述第三转动部连接。

20、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侧适用于与车用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包括座体及沿所述座体一侧朝远离显示器的方向延伸形成倾斜的支架,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架。

21、作为一优选地方式,所述接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呈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

22、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用显示器,采用上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

23、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采用上述的车用显示器。



技术特征:

1.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彼此之间呈12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单元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呈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配合采用铰链铰接机构或球形铰接机构实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球头部,所述第一滑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球头部配合的第一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位于所述导向部内且与之呈滑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部,继续朝远离所述第一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用于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部用于与所述第三转动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侧适用于与车用显示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包括座体及沿所述座体一侧朝远离显示器的方向延伸形成倾斜的支架,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单元呈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部连接。

10.车用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

11.车辆,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显示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车用显示器和车辆,车用显示器位姿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承载部、第三调整机构和安装座,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第一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一滑轨;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伸缩单元、第二转动单元和第二滑轨;承载部用于安装定位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且构造第一伸缩单元和第二伸缩单元进行伸缩时的导向部;第三调整机构包括接头部、第三转动单元和第三滑轨;安装座一侧适用于与车用显示器连接,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呈角度固定于安装座的另一侧。本技术能实现显示器的俯仰运动和左右运动,调整过程稳定,实现无级调整,提升用户舒适度,且空间占用小、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许刘兵,朱渊渤,王帅,朱应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