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0306发布日期:2024-04-25 10:1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不断地涌入个人家庭。目前,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在暴雨天气下,路面积水如果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路面积水严重的情况,同时,路面积水还会通过汽车斜道、人行斜道、下沉庭院、进出管线等涌入地下车库,这时停放在路面或者地下车库内的机动车辆就会遭遇水淹,甚至出现车辆进水的情况,由于暴雨涉及区域广,社会汽车基数多,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汽车进水后电路和机械部分即使修复后也难免留下安全隐患。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解决汽车防水淹的技术方案,使汽车遭遇水淹时保护汽车不进水,避免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以及驾驶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以解决汽车在暴雨天气下被水淹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驾驶危险等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包括托底气囊与车身气囊,所述托底气囊与所述车身气囊内部相连通,所述托底气囊与汽车底盘相适配,用于通过浮力向上托起汽车,使汽车漂浮在水面上,所述车身气囊的两侧面气囊设置有对应汽车车轮的车轮槽,与汽车车身相适配,用于防止汽车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充气后,所述车身气囊呈阵列排列的网格分区状;设置在所述托底气囊上的充气口和排气阀,所述充气口用于与充气泵连接,实现所述充气气囊的充气,所述排气阀用于实现所述充气气囊的放气;设置在所述车身气囊上的绑缚带与约束带,所述绑缚带用于将所述充气气囊固定在汽车上,所述约束带用于绑缚在汽车周围的固定物上。

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轮槽边沿设置有护沿,所述护沿与汽车底盘、汽车车轮紧密贴合。

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控制器。

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充气气囊内部的第二气体压力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控制器。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气囊的前后气囊上均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绑缚带,所述车身气囊的两侧面气囊上均设置有至少五条所述绑缚带,其中两条分别与所述车身气囊的前后气囊相连接,另外三条与对侧气囊相连接。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绑缚带上均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为卡扣、粘贴扣与魔术贴中任意之一。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带为帆布卡扣带或尼龙卡扣带。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为可折叠结构,且所述充气气囊的大小可调节。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绑缚带与所述约束带长度可调节。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的材质为高密度防水耐磨材料。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该装置包括托底气囊、车身气囊、充气口、排气阀、绑缚带与约束带,其中,托底气囊与汽车底盘相适配,车身气囊与汽车车身相适配,结构简单,可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使用便捷,在暴雨天气遇积水时,对汽车进行水淹防护,有效避免汽车损坏以及汽车进水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14、(2)该装置在通过托底气囊使汽车漂浮在水面上的同时,其车身气囊可以避免汽车之间的碰撞或汽车与其他物体的碰撞给汽车带来的损伤;

15、(3)充气后的车身气囊呈阵列排列的网格分区状,能够避免气囊因气体膨胀而局部变形大,使得气囊可以均匀膨胀,并且,能够收紧整个充气气囊,增强托底气囊与汽车底盘、车身气囊与汽车车身的适配性,进一步避免水渗入汽车中;

16、(4)该装置的约束带可以绑缚在汽车周围的固定物上,避免汽车漂浮后被水流冲走。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槽边沿设置有护沿,所述护沿与汽车底盘、汽车车轮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车辆控制器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充气气囊内部的第二气体压力并发送至所述车辆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气囊的前后气囊上均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绑缚带,所述车身气囊的两侧面气囊上均设置有至少五条所述绑缚带,其中两条分别与所述车身气囊的前后气囊相连接,另外三条与对侧气囊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带上均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为卡扣、粘贴扣与魔术贴中任意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为帆布卡扣带或尼龙卡扣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为可折叠结构,且所述充气气囊的大小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带与所述约束带长度可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的材质为高密度防水耐磨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式汽车防水淹装置,该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充气气囊包括托底气囊与车身气囊,托底气囊与车身气囊内部相连通,托底气囊与汽车底盘相适配,车身气囊设置有对应汽车车轮的车轮槽,与汽车车身相适配,充气后,车身气囊呈阵列排列的网格分区状;设置在托底气囊上的充气口和排气阀,充气口用于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气囊的充气,排气阀用于实现充气气囊的放气;设置在车身气囊上的绑缚带与约束带,绑缚带用于将充气气囊固定在汽车上,约束带用于绑缚在汽车周围的固定物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在暴雨天气遇积水时,可以对汽车进行水淹防护,有效避免汽车损坏以及汽车进水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马兵,马宇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