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程机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及设置有其的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1793发布日期:2024-04-23 11:3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用于工程机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及设置有其的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机构,尤其是一种复合式动力机构,并且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这种机构的诸如车载混凝土泵车之类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工程机械(例如,车载混凝土泵车)中,通常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其通过动力传输单元(例如,设置有两个离合器的分度箱)分别连接到车辆的泵送组件和行走组件。当意在使车辆移位时,发动机将动力经由分度箱传递到行走组件,以便在行走组件的驱动下,将车辆移动就位。随后,在车辆就位后,发动机将动力经由分度箱传递到泵送组件,以通过该泵送组件进行泵送操作(例如,将混凝土泵送到预期位置)。

2、这种车载混凝土泵车存在如下问题:

3、在对于co2排放量限制要求较高(例如要求co2零排放)的城市中,使用发动机来驱动泵送组件显然并不满足相应的要求,因此,限制了这种车载混凝土泵车在相关地区中的使用。

4、然而,使用全电动马达(em)驱动是不现实的。原因在于,在使用全em驱动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电池容量较大,并且无法满足车载混凝土泵车对于最低行程的要求,限制了其使用灵活性及普遍性。

5、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有发动机驱动和em驱动的复合式动力机构。这种复合式动力机构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说,该复合式动力机构无法使用现有的分度箱,这就需要对分度箱进行额外的设计开模,以在分度箱中另行增加一组离合器。因此,这种设计必然需要增加机构复杂度和机构构建成本。此外,额外添加的机械离合器也会因零部件的数量增大而降低机构传输效率。

6、故而,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式动力机构,其能够适用于现有分度箱,不会过多地提高机构复杂度以及增加机构构建成本,且无需因在分度箱中增加机械部件而存在降低机械传输效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

2、所述复合式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动力传输单元以及电动马达,并限定出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行走组件的行走传动路径以及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泵送组件的第一泵送传动路径和第二泵送传动路径。所述行走传动路径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传输到所述行走组件;所述第一泵送传动路径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传输到所述泵送组件;所述第二泵送传动路径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电动马达的动力不经由所述动力传输单元直接传输到所述泵送组件。其中,在使用所述第一泵送传动路径来驱动所述泵送组件时,所述电动马达被所述发动机经所述动力传输单元拖动而处于空转状态。

3、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路径中的第一离合器和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路径中的第二离合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动马达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泵送组件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马达在所述电动马达的第一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孔,所述马达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泵送组件的输入轴插入到所述马达轴孔中并以花键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

6、更进一步地,所述泵送组件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泵,所述泵送组件的输入轴为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相邻设置的一个泵的泵轴。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泵送组件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泵,所述电动马达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相邻的任意选定的两个泵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马达在所述电动马达的第一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孔,所述马达轴被配置成插入到与之相连的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中的一个的泵轴孔中,所述马达轴孔被配置成接收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中的另一个的泵轴,以实现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与所述电动马达之间的动力传输。

9、更进一步地,所述马达轴被配置成插入到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第一泵的泵轴孔中,其中,所述第一泵的泵轴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的输出轴相连。

10、此外,所述至少两个泵为闭式泵、开式泵、定排量泵、变排量泵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组合。所述工程机械为车载混凝土泵车。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其设置有:前述复合式动力机构中的任一种;前述泵送组件,其从所述复合式动力机构接收动力以用于进行泵送操作;以及前述行走组件,其从所述复合式动力机构接收动力以使所述工程机械移位。

1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动力机构,能够使用现有的分度箱,不会过多地增加机构复杂度及机构构建成本,并且不会因在分度箱中增加机械部件而降低机械传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动力传输单元以及电动马达,并限定出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行走组件的行走传动路径以及用于所述工程机械的泵送组件的第一泵送传动路径和第二泵送传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泵送传动路径中的第一离合器和位于所述行走传动路径中的第二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连接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泵送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在所述电动马达的第一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孔,所述马达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泵送组件的输入轴插入到所述马达轴孔中并以花键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泵,所述泵送组件的输入轴为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相邻设置的一个泵的泵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泵,所述电动马达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相邻的任意选定的两个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在所述电动马达的第一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并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上设置有马达轴孔,所述马达轴被配置成插入到与之相连的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中的一个的泵轴孔中,所述马达轴孔被配置成接收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中的另一个的泵轴,以实现所述选定的两个泵与所述电动马达之间的动力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轴被配置成插入到所述至少两个泵中的第一泵的泵轴孔中,其中,所述第一泵的泵轴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的输出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泵为闭式泵、开式泵、定排量泵、变排量泵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车载混凝土泵车。

11.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复合式动力机构,其包括发动机、动力传输单元以及电动马达,并限定出行走传动路径以及第一泵送传动路径和第二泵送传动路径。行走传动路径和第一泵送传动路径分别被配置成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动力传输单元传输到行走组件和泵送组件;第二泵送传动路径被配置成将来自电动马达的动力不经由动力传输单元直接传输到泵送组件。其中,在使用第一泵送传动路径来驱动泵送组件时,电动马达被发动机经所述动力传输单元拖动而处于空转状态。利用本技术的复合式动力机构,能够使用现有的分度箱,并且不会过多地增加机构复杂度及机构构建成本。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前述复合式动力机构的工程机械。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鹏,赵倩杰,R·万纳,吴学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博世力士乐液压及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