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标交流充电双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7099发布日期:2024-05-09 21:21阅读:8来源:国知局
欧标交流充电双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枪,尤其涉及欧标交流充电双枪。


背景技术:

1、欧标交流充电双枪是指一种符合欧洲标准的电动车充电设备,通常用于提供交流电源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种充电设备有两个插头(即双枪),允许同时为两辆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欧标交流充电双枪通常符合iec62196标准,这个标准被广泛用于欧洲国家的公共充电设施和家用充电桩。

2、现市面上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大多数充电效率较低,且使用的便利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欧标交流充电双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包括并流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并流单元的一端穿插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并流单元包括并流盒及开设于并流盒侧端面边缘两侧的外连接孔,所述并流盒的另一端安装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充电线及设置于充电线另一端的枪头,所述枪头的外端底部位置设置有充电头。

4、优选的,所述枪头包括枪体及安装于枪体外端顶部位置的卡扣件,所述枪体的上端面排列设置有按压机构,所述枪体的侧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手握腔,所述枪体的后端面设置有贴合片。

5、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槽及排列安装于按压槽上端面的摩擦片,所述按压槽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

6、优选的,所述摩擦片与防滑垫均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枪头充电线和枪头构成了充电枪的头部结构。通过充电线的横向插入设计,实现了充电双枪的连接,而枪头的设置则能够方便地与电动车辆接触。其中,枪体的设计使得充电枪头更加稳固,并且通过摩擦片和防滑垫的橡胶材质构件,使工作人员在手持枪头时,不会受到静电干扰,避免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有效防止电流漏电和安全隐患。整体结构设计优化,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使用的便利性。

7、优选的,所述充电线包括线体及设置于线体内腔壁的内扣环,所述线体的一端横向插入枪体的侧端面,线体的另一端贯穿插入充电线的内腔,所述线体的内腔与外连接孔的内腔串联,内腔结构创新提升充电效率:专利中提到的线体和充电头是充电双枪内部的组成部分。通过线体的贯穿插入充电线的内腔,再与外连接孔的内腔串联,在线体的内腔连通电线,电线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内扣环进行夹持,实现了充电电流的传输的稳定性。而充电头则贯穿通过枪体的内腔,并与线体的另一端连通,这种设计在充电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传输电流,减少能量损耗。因此,这些内腔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8、优选的,所述充电头贯穿通过枪体的内腔,使充电头的一端与线体的另一端连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枪头结构创新优化:充电线和枪头构成了充电枪的头部结构。通过充电线的横向插入设计,实现了充电双枪的连接,而枪头的设置则能够方便地与电动车辆接触。其中,枪体的设计使得充电枪头更加稳固,并且通过摩擦片和防滑垫的橡胶材质构件,使工作人员在手持枪头时,不会受到静电干扰,避免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有效防止电流漏电和安全隐患。整体结构设计优化,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使用的便利性。

11、2、内腔结构创新提升充电效率:专利中提到的线体和充电头是充电双枪内部的组成部分。通过线体的贯穿插入充电线的内腔,再与外连接孔的内腔串联,在线体的内腔连通电线,电线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内扣环进行夹持,实现了充电电流的传输的稳定性。而充电头则贯穿通过枪体的内腔,并与线体的另一端连通,这种设计在充电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传输电流,减少能量损耗。因此,这些内腔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12、3、该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枪头结构的创新优化提高了充电连接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以及内腔结构的创新提升了充电效率,减少了能量损耗,从而在欧标交流充电双枪领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包括并流单元(1)和充电单元(2),所述并流单元(1)的一端穿插设置有充电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流单元(1)包括并流盒(11)及开设于并流盒(11)侧端面边缘两侧的外连接孔(12),所述并流盒(11)的另一端安装有充电单元(2),所述充电单元(2)包括充电线(21)及设置于充电线(21)另一端的枪头(22),所述枪头(22)的外端底部位置设置有充电头(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22)包括枪体(221)及安装于枪体(221)外端顶部位置的卡扣件(222),所述枪体(221)的上端面排列设置有按压机构(223),所述枪体(221)的侧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手握腔(224),所述枪体(221)的后端面设置有贴合片(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223)包括按压槽(2231)及排列安装于按压槽(2231)上端面的摩擦片(2232),所述按压槽(223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22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2232)与防滑垫(2233)均为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21)包括线体(211)及设置于线体(211)内腔壁的内扣环(212),所述线体(211)的一端横向插入枪体(221)的侧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211)的另一端贯穿插入充电线(21)的内腔,所述线体(211)的内腔与外连接孔(12)的内腔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23)贯穿通过枪体(221)的内腔,使充电头(23)的一端与线体(211)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欧标交流充电双枪,属于充电枪技术领域。包括并流单元和充电单元,通过线体的贯穿插入充电线的内腔,再与外连接孔的内腔串联,在线体的内腔连通电线,电线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内扣环进行夹持,实现了充电电流的传输的稳定性。而充电头则贯穿通过枪体的内腔,并与线体的另一端连通,这种设计在充电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传输电流,减少能量损耗。因此,这些内腔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森,陈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1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