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6604发布日期:2024-03-18 18: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动,尤其涉及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汽车上,汽车制动分为机械制动和电制动,当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减速带等冲击路面工况时,驾驶员一般会主动踩刹车,以期望车速尽快降下来,保障汽车经过冲击路面工况时的平稳度。

2、在实际经过冲击路面工况的行驶场景中,车辆车速越高,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深度越大,需要的机械制动和电制动就越大,而由于车辆惯性引起的惯性冲击扭矩与电制动扭矩同向,惯性冲击扭矩与电制动扭矩叠加使得车辆减速箱齿轮受力过大,可能超过齿轮耐受力,导致减速箱的齿轮损坏,最终导致车辆传动系统异常,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3、综上,如何降低能源车在经过冲击路面工况时其减速箱所受到的冲击力,以延长减速箱的使用寿命,俨然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降低能源车在经过冲击路面工况时其减速箱所受到的冲击力,以延长减速箱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包括:

3、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其中,所述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包括路面工况判定规则和驾驶安全判定规则;

4、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制动保护工况,则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

5、可选地,所述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的步骤,包括:

6、实时监测车辆行驶参数;

7、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

8、若所述车辆符合所述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则判定车辆处于制动保护工况。

9、可选地,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包括车速、电机转速波动量、方向盘转动角度和整车状态,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的步骤,包括:

10、若所述整车状态为制动状态,且,所述电机转速波动量超过预设的第一波动量阈值,则确定所述车辆符合路面工况判定规则;

11、若所述车速在预设的车速区间内,且,所述制动踏板深度超过预设的第一深度阈值,且,所述方向盘转动角度小于预设的转动角度阈值,则确定所述车辆符合驾驶安全判定规则;

12、若所述车辆符合所述路面工况判定规则,且,所述车辆符合所述驾驶安全判定规则,则判定所述车辆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

13、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退出判定规则;

15、若所述车辆符合所述制动保护退出判定规则,则将当前扭矩调整至给定扭矩,其中,所述当前扭矩为限制后的所述电制动扭矩。

16、可选地,所述车辆行驶参数还包括制动保护时长和电机转速,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退出判定规则的步骤,包括:

17、在所述车辆行驶参数满足以下判断条件时,判定所述车辆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退出判定规则:

18、所述电机转速波动量在预设第一时间范围内小于预设的第二波动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波动量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波动量阈值;

19、和/或者,所述制动踏板深度在预设第二时间范围内小于预设的第二深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深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深度阈值;

20、和/或者,所述电机转速在预设第三时间范围内超过预设的电机转速阈值;

21、和/或者,所述制动保护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

22、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的步骤,包括:

23、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开启预设的线性降扭功能;

24、若所述车辆未开启所述线性降扭功能,则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为给定电制动扭矩的预设比例。

25、可选地,在所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开启预设的线性降扭功能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6、若所述车辆已开启所述线性降扭功能,则判断所述制动踏板深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三深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三深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深度阈值;

27、若所述制动踏板深度低于所述第三深度阈值,则根据预设的扭矩变化映射表确定所述制动踏板深度对应的扭矩变化率,并按照所述扭矩变化率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

28、若所述制动踏板深度高于所述第三深度阈值,则限制所述电制动扭矩为给定电制动扭矩的预设比例。

2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装置包括:

30、工况判断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其中,所述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包括路面工况判定规则和驾驶安全判定规则;

31、扭矩限制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制动保护工况,则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

32、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3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3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其中,所述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包括路面工况判定规则、驾驶安全判定规则和驾驶体验感判定规则;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制动保护工况,则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

35、相比于传统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本申请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其中,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包括路面工况判定规则和驾驶安全判定规则,在确定车辆处于制动保护工况时,则根据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车辆的电制动扭矩,如此,通过识别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处于需要进行制动保护的特殊工况,基于该特殊工况,根据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对车辆的电制动扭矩进行限制,从而,通过在特殊工况下限制车辆的电制动扭矩,降低了在特殊工况下车辆的减速箱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减速箱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损坏,实现延长减速箱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的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包括车速、电机转速波动量、方向盘转动角度和整车状态,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的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驶参数还包括制动保护时长和电机转速,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参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符合预设的制动保护退出判定规则的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开启预设的线性降扭功能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装置包括: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所述电制动扭矩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制动扭矩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保护工况,其中,所述制动保护判定规则包括路面工况判定规则、驾驶安全判定规则和驾驶体验感判定规则;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制动保护工况,则根据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深度限制所述车辆的电制动扭矩。采用本方案能够通过在特殊工况下限制车辆的电制动扭矩,降低在特殊工况下车辆的减速箱齿轮所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减速箱因受力过大而导致损坏,实现延长减速箱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兴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