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侧式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26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侧式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斜侧式万向脚轮,它属于一种具有自由旋转作用的脚轮。
申请号为93206369.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负载万向脚轮”,其旋转半轮和着地滚动半轮均呈半球形,旋转立轴和旋转半轮之间、旋转半轮和着地滚动半轮之间都是靠钢丝挡圈以及与其匹配的挡圈环槽来连接。该脚轮结构较复杂,成本高,用料多。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料节省、将球状外形改为斜侧式的万向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旋转立轴、旋转半轮、滚动半轮、中心轴和滚珠组成的斜侧式万向脚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旋转立轴的下部具有环形销钉槽,旋转半轮的顶部设有垂直的旋转立轴孔和与其水平连通的螺纹销钉孔,旋转立轴孔底部装设滚珠,旋转立轴插入旋转立轴孔内,由螺纹销钉定位,并与旋转半轮呈转动连接,旋转半轮的内侧凸台外沿截面为弧形,其弧度与小滚珠的表面弧度匹配。滚动半轮由轮骨及注塑轮圈组成,轮骨内侧圆形凹槽的底部周圈为滚珠槽,沿槽放置一圈小滚珠,该槽与旋转半轮内侧凸台外沿的弧面相对构成完整的滚珠槽。旋转半轮和滚动半轮靠中心轴连接,中心轴一端与旋转半轮的中轴孔呈紧配合连接,另一端具有挡圈环槽,槽内放置弹簧挡圈,滚动半轮外侧装有外饰罩。


如下图1为斜侧式万向脚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斜侧式万向脚轮的侧视图图3为旋转半轮的内侧正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图3,斜侧式万向脚轮由旋转立轴(1)、旋转半轮(2)、滚动半轮(3)、中心轴(4)及滚珠(6)组成,其中旋转立轴(1)的下部具有环形销钉槽(5),槽宽与螺纹销钉(9)的外径匹配;旋转半轮(2)顶部设有垂直的旋转立轴孔(7)和与其水平连通的螺纹销钉孔(8),滚珠(6)置于旋转立轴孔(7)的底部,旋转立轴(1)插在旋转立轴孔(7)内,由螺纹销钉(9)定位,并与旋转半轮(2)转动连接,旋转半轮(7)的内侧凸台外沿截面为弧形,其弧度与小滚珠(12)的表面弧度匹配。滚动半轮(3)由轮骨(14)和注塑轮圈(15)组成,轮骨(14)内侧圆形凹槽的底部周圈为滚珠槽(16),它与旋转半轮(2)内侧凸台外沿的弧面相对构成完整的滚珠槽,槽内放置一圈小滚珠(12),旋转半轮(2)和滚动半轮(3)之间靠小滚珠做相对转动。旋转半轮(2)和滚动半轮(3)由中心轴(4)连接,中心轴(4)一端与旋转半轮(2)的中轴孔(10)呈紧配合连接,另一端具有挡圈环槽(11),槽内放置弹簧挡圈(17),中心轴(4)穿过滚动半轮(3)的中轴孔(13)靠弹簧挡圈(17)将滚动半轮(3)与中心轴(4)转动连接,滚动半轮(3)的外侧装有外饰罩(18)。使用时,整个脚轮可绕旋转立轴(1)做水平旋转,滚动半轮(3)可绕中心轴(4)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用料省、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斜侧式万向脚轮,它由旋转立轴(1)、旋转半轮(2)、滚动半轮(3)、中心轴(4)及滚珠(6)组成,其特征在于旋转立轴(1)的下部具有环形销钉槽(5),旋转半轮(2)顶部设有垂直的旋转立轴孔(7)和与其水平连通的螺纹销钉孔(8),滚珠(6)置于旋转立轴孔(7)的底部,旋转立轴(1)插入旋转立轴孔(7)内,由螺纹销钉(9)定位,并与旋转半轮(2)转动连接;旋转半轮(2)和滚动半轮(3)之间装设一圈小滚珠(12),靠中心轴(4)和弹性挡圈(17)连接;滚动半轮(3)的外侧设外饰罩(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斜侧式万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旋转半轮(2)的内侧凸台外沿截面为弧形,其弧度与小滚珠(12)的表面弧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斜侧式万向脚轮,其特征在于中心轴(4)一端与旋转半轮(2)的中轴孔(10)呈紧配合连接,另一端具有挡圈环槽(11),槽内放置弹簧挡圈(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斜侧式万向脚轮,其特征在于滚动半轮(3)由轮骨(14)及注塑轮圈(15)组成,轮骨(14)内侧凹槽底部周边为滚珠槽(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斜侧式万向脚轮,它由旋转立轴、旋转半轮、滚动半轮、中心轴和滚珠组成,旋转半轮顶部具有旋转立轴孔和螺纹销钉孔,滚珠置于旋转立轴孔底部,旋转立轴和旋转半轮由螺纹销钉定位并转动连接;旋转半轮和滚动半轮由中心轴、弹簧挡圈和多个小滚珠转动连接,滚动半轮外侧设外饰罩。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用料省、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B33/02GK2167868SQ9321676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金成 申请人:刘金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