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制动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24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撑杆制动脚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撑杆制动的脚轮,轮座上凸顶面有一U形架,在U形架两翼开有销轴槽,轮座侧凹设有定位槽,轮架与轮座枢接。制动杆杆身穿过轮架下孔和连接件的内挡环,弹簧置于连件套内,下端作用于连接套的内挡环,上端作用于制动杆的挡盘。扳动件一端为扳柄,在中部位置有一横向对穿销轴,另一端与制动杆上端铰接。销轴分别穿过U形架两边的销轴槽,形成铰接和滑动连接。制动时轮体离开地面,对轮体和轮架到了保护作用。
【专利说明】
撑杆制动脚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具,尤其是一种有撑杆制动装置的脚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脚轮的制动装置设置在脚轮的轮架上且刹车制动力作用在轮体上,易损坏轮体;若是万向轮,轮体是偏离支撑中心轴的,造成刹车扳动件会随轮体的转动而变化位置,导致操作不便,即使制动后轮体虽被抱死,但轮架和轮体仍能绕支撑中心轴转动。再有,万向轮对地的受力点是偏离支撑中心轴的,产生的力矩易损坏轮架。
[0003]也有一些设计希望能改进现有脚轮,如公开号为CN 2888175Y的《一种行李箱使用的脚轮》和公开号为CN 2863516Y的《一种用于行李箱的脚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脚轮,将扳动装置设置在轮架上方的轮座里,通过从动杆带动刹车件制动轮体。这种制动方式使扳动件不再随轮架转动,且扳动件在轮体上方,方便了刹车操作,但仍然存在轮架和轮体要绕支撑中心轴转动、易损坏轮体,及万向轮对地的受力点是偏离支撑中心轴的,产生的力矩易损坏轮架的问题,另外,它们的制动定位装置都采用的是推簧拐点定位,属于非稳态定位,当外力很大时容易造成定位失效,影响制动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轮体上方操纵扳动件,用撑杆制动,且制动定位可靠的脚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撑杆制动脚轮,由轮座、轮架、轮体、轴承、连接套、制动杆、弹簧、扳动件、定位槽、销轴槽组成。
[0006]所述轮座,为箱体一下角,在底面有一上凸,在一个侧面有一侧凹。中部有一轮座孔,上凸上端有一有一壁面垂直于上凸顶面,开口指向侧凹的U形架。销轴槽为在U形架两翼分别开的水平槽孔;定位槽为在侧凹上设置的倒置L形通孔槽。
[0007]所述轮架,下端一侧轴连接轮体,轮架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同轴的轮架上孔和轮架下孔,轮架上端与轮座通过轴承枢接,枢接后轮架上孔与轮座孔同轴。
[0008]所述连接套有一套管,套管上端和中部分别有向外延伸的上挡环和下挡环,下端有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上挡环和下挡环分别卡入轮座孔和轮架上孔孔缘。
[0009]所述制动杆为杆状件,下端连接有一脚垫,上部有一挡盘,上端有一铰接点。制动杆杆身穿过轮架下孔和连接件的内挡环,脚垫置于轮架下孔外,挡盘置于连接件的上挡环上面。
[0010]所述弹簧置于连件套内,与制动杆杆身套接,弹簧下端作用于连接套的内挡环,上端作用于制动杆的挡盘。
[0011]所述扳动件为一长形件,一端为扳柄,另一端有一铰接点,在中部位置有一横向对穿销轴。扳柄置于轮座的侧凹外,销轴两端分别穿过U形架两边的销轴槽,形成铰接和滑动连接,扳动件的铰接点与制动杆的铰接点结合形成铰接。
[0012]所述制动杆的杆身为圆杆。
[0013]所述制动杆上端有一穿孔,所述扳动件一端为扳柄,另一端有两平行凸耳,且两凸耳分别有一对应的凸耳穿孔,所述扳动件的铰接点与制动杆的铰接点结合形成铰接,可以是销穿过凸耳穿孔和制动杆上端的穿孔使扳动件和制动杆形成铰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脚轮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制动杆在弹簧作用下置于上位,脚垫离开地面,使轮体和轮架能正常转动。此时,扳动件由于与制动杆的铰接,绕销轴转动,使扳柄置于定位槽竖槽下端。
[0015]当需要制动时,向上扳动扳柄至竖槽上端,扳动件绕销轴转动,由于扳动件和制动杆的铰接,以及销轴可以在销轴槽中滑动,将制动杆置于下位。此时横向扳动扳柄,由于扳动件能绕制动杆轴心旋转以及销轴可以在销轴槽中滑动,使得扳柄能横向卡入定位槽横槽,形成稳态定位,最终将制动杆稳态定位于下位。此时脚垫与地面接触并抬起轮体,达到了制动和释放对轮体及轮架作用力的目的。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制动时扳动扳动件的扳柄,使轮体离开地面,制动力不再作用于轮体上,对轮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0018]2、轮体离开地面后,对轮架不再产生力矩,对轮架起到了保护作用;
[0019]3、制动后,轮架的转动不再影响箱体,使制动更加稳定;
[0020]4、扳动件的扳动和定位设计实现了稳态定位,增加了制动可靠性;
[0021]5、由于扳动件设置在轮架上方,并不再随着轮架转动,使制动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2]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当脚轮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正向剖视图。
[0024]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25]图3是当脚轮处于制动状态时的正向剖视图。
[0026]图4是图3的侧视图。
[0027]图5是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8]图中:1.轮座,Ia.上凸,Ib.侧凹,Ic.轮座孔,Id.U形架,Ie.定位槽,lea.竖槽,Ieb.横槽,If.销轴槽,2.轮架,2a.轮架上孔,2b.轮架下孔,3.轮体,4.轴承,5.连接套,5a.套管,5b.上挡环,5c.下挡环,5d.内挡环,6.制动杆,6a.脚垫,6b.挡盘,6c.穿孔,6d.杆身,7.弹簧,8.扳动件,8a.扳柄,Sb.凸耳,Sc.凸耳穿孔,8d.销轴,9.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至图5,一种撑杆制动脚轮,包括轮座1、轮架2、轮体3、轴承4、连接套5、制动杆6、弹簧7、扳动件8、定位槽I e、销轴槽I f。
[0030]所述轮座I,为箱体一下角,在底面有一上凸la,在一个侧面有一侧凹lb。上凸Ia中部有一轮座孔1c,上端有一开口指向侧凹的U形架Id。销轴槽If为在U形架Id两翼分别开的水平槽孔;定位槽Ie为在侧凹Ib上设置的倒置L形通孔槽。
[0031]所述轮架2,下端一侧轴连接轮体3,轮架2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别有同轴的轮架上孔2a和轮架下孔2b,轮架2上端与轮座I通过轴承4枢接,枢接后轮架上孔2a与轮座孔Ic同轴。
[0032]所述连接套5有一套管5a,套管5a上端和中部分别有向外延伸的上挡环5b和下挡环5c,下端有向内延伸的内挡环5d。上挡环5b和下挡环5c分别卡入轮座孔Ic和轮架上孔2a孔缘。
[0033]所述制动杆6为圆杆,下端连接有一脚垫6a,上部有一挡盘6b,上端有一穿孔6c。制动杆杆身6d穿过轮架下孔2b和连接套的内挡环5d,脚垫6a置于轮架下孔2b外,挡盘2a置于连接件的上挡环5b上面。
[0034]所述弹簧7置于连件套5内,与制动杆杆身6d套接,弹簧7下端作用于连接套的内挡环5d,上端作用于制动杆的挡盘6a。
[0035]所述扳动件8为一长形件,一端为扳柄8a,另一端有两平行凸耳8b,且两凸耳分别有一凸耳穿孔Sc,在中部位置有一横向对穿销轴8d。扳柄8a置于轮座的侧凹Ib外,销轴Sd两端分别穿过U形架两边的销轴槽If,形成铰接和滑动连接。销9穿过凸耳穿孔Sc和制动杆上端的穿孔6c使扳动件和制动杆形成铰接。
[00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脚轮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制动杆6在弹簧7作用下置于上位,脚垫6a离开地面,使轮体3和轮架2能正常转动。此时,扳动件8由于与制动杆6的铰接,绕销轴Sd转动,使扳柄8a置于定位槽竖槽I ea下端。
[0037]当需要制动时,向上扳动扳柄8a至竖槽Iea上端,扳动件8绕销轴Sd转动,由于扳动件8和制动杆6的铰接,以及销轴Sd可以在销轴槽If中滑动,将制动杆6置于下位。此时横向扳动扳柄8a,由于扳动件8能绕制动杆6轴心旋转以及销轴8a可以在销轴槽If中滑动,使得扳柄8a能横向卡入定位槽横槽I eb,形成稳态定位,最终将制动杆6稳态定位于下位。此时脚垫6a与地面接触并抬起轮体3,达到了制动和释放对轮体3及轮架2作用力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撑杆制动脚轮,由轮座、轮架、轮体、轴承、连接套、制动杆、弹簧、扳动件、定位槽、销轴槽组成;所述轮座,为箱体一下角,在底面有一上凸,在一个侧面有一侧凹;中部有一轮座孔,上凸上端有一有一壁面垂直于上凸顶面,开口指向侧凹的U形架,其特征是:所述销轴槽为在U形架两翼分别开的水平槽孔;定位槽为在侧凹上设置的倒置L形通孔槽; 所述轮架,下端一侧轴连接轮体,轮架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同轴的轮架上孔和轮架下孔,轮架上端与轮座通过轴承枢接,枢接后轮架上孔与轮座孔同轴; 所述连接套有一套管,套管上端和中部分别有向外延伸的上挡环和下挡环,下端有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上挡环和下挡环分别卡入轮座孔和轮架上孔孔缘; 所述制动杆为杆状件,下端连接有一脚垫,上部有一挡盘,上端有一铰接点;制动杆杆身穿过轮架下孔和连接件的内挡环,脚垫置于轮架下孔外,挡盘置于连接件的上挡环上面; 所述弹簧置于连件套内,与制动杆杆身套接,弹簧下端作用于连接套的内挡环,上端作用于制动杆的挡盘; 所述扳动件为一长形件,一端为扳柄,另一端有一铰接点,在中部位置有一横向对穿销轴;扳柄置于轮座的侧凹外,销轴两端分别穿过U形架两边的销轴槽,形成铰接和滑动连接,扳动件的铰接点与制动杆的铰接点结合形成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杆制动脚轮,其特征是:所述制动杆的杆身为圆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杆制动脚轮,其特征是:所述制动杆上端有一穿孔,所述扳动件一端为扳柄,另一端有两平行凸耳,且两凸耳分别有一对应的凸耳穿孔,所述扳动件的铰接点与制动杆的铰接点结合形成铰接,可以是销穿过凸耳穿孔和制动杆上端的穿孔使扳动件和制动杆形成铰接。
【文档编号】B60B33/00GK205588891SQ201620402869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杨勇, 万春梅
【申请人】成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