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214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结构,尤指一种结构性强,其倒油管可隐藏在把手内或插设在油箱嘴内的油箱结构。
防锈钢板制的油箱大部份均是特殊场合才用的物品,如在工事现场、自动车、农机、发电机、船舶…等,因实施场合不定,故在使用时方便性往往变化较多,目前市售的备用油箱大部份均为塑胶所制,其构造简单,为一塑胶桶体上面设二开口,故一般用途单纯仅是盛装油料而已,并无导油管的设置,长时期以来,消费者也无多挑剔但并不表示其无缺失,传统备用油箱,因其为塑胶所制,故不但耐久性不佳,当置放在车上经车行直摇晃,若一旦发生碰撞破裂,其后果不堪设想,且为传统备用油箱发生意外的缘由,因此传统备用油箱实有待改进创新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防锈钢板制成的油箱总成,设有一把手、加油口、通气孔、一辅助把手及一油管架,另在于箱体内部设置数隔片以增进安全性及使用方便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使手提把设计成圆管型向一侧透空的型式,倒油管不用时可穿设锁螺在手把内,或倒插在油箱嘴内以构成隐藏式倒油管的油箱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一上箱体及一下箱体对应固接而成,其特点是箱体为防锈处理钢板制成,其中央周边形成一接缘,接缘处环包有一护条,在箱体上方设一手提把、一加油口及一通气口,加油口旋接一倒油管,通气口设有内螺纹,由一螺栓锁结,螺栓除套有一软垫片,并在螺杆的一侧边向下削成可通气的一凹道。在加油口连接一油箱盖,箱体上方适当处焊接一油管架,以供油管不用时可弹性嵌置其中,箱体加油口的另侧边加设一辅助把手,在箱体内部自上箱体向下设有数个隔片。
在上述结构中,箱体顶面的手提把可设计成圆管型,向油箱嘴的另侧呈透空状延伸,并在透空状的侧端设有内螺纹。
一倒油管可插藏在圆管型手提把内,倒油管由一接头及一塑胶接管嵌合而成,接头中段设一环片,其二侧延伸管的一侧下方延伸管具有外螺纹,另侧上方除嵌接塑胶接管外,其下缘亦有少数外螺纹。
所述的油箱嘴具有适当厚度,且设有内、外螺纹,并穿设一具有透气孔的导管。
本实用新型油箱总成的优点是油箱设有手提把和辅助把手,使用时,将两手分别提拿手提把和辅助手把,可顺利地使油料倒出,操作方便;箱体内部设有数隔片及外部设有护条,放置在车上、船上,不致使油料产生过度晃动而发生危险,亦无碰撞而破坏的情事发生,故安全性极高;油箱顶面设有油管架,供倒油管不用时可弹性嵌置其中;还可将手提把设计成圆管型,倒油管不用时可隐藏在手提把内,或倒插在油箱嘴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特征作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倒油管接头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盖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口与螺栓组合剖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断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口螺栓上旋后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倒油时的实施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9为图8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倒油管螺接于油箱嘴的结构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在高桶式油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剖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箱体1为防锈处理过的钢板所制,为一上箱体11及一下箱体12对应固接而成,中央周边形成一接缘111、121,接缘111、121环包有一护条2,以防碰撞,箱体1上方设一加油口13及一通气口14,加油口13可供一倒油管3旋接,其底端接头31螺接在加油口13(如图1、3所示),通气口14设有内螺纹141,利用一螺栓4锁结,螺栓4套有一软垫片41,其螺杆一侧边向下削成一凹道42(见图5、5A所示),在向下锁螺时藉软垫片41的塞掣而密封,向上旋松时(见图6所示),可藉凹道42的设计而达到通气的目的,在箱体1上方适当处焊固一油管架5,可供油管3不用时可弹性嵌置其中,在箱体1内部自上箱体11向下设有数个隔片15,以避免油料过度摇晃而产生高温的危险情事,此外,箱体1除在顶方设有一把手16外并在加油口13的另侧边加设一辅助把手17,以利倒油时提拿方便(见图1、7所示),再者,加油口13设一油箱盖6,由一旋块61、一螺接块62及中央内的一嵌固块63所铆固而成(如图4所示),螺接块62、固块63间周环塞掣一胶垫64。
若不使用时,将油箱盖6、螺栓4分别锁紧在加油口13及通气口14,将倒油管3嵌掣于油管架5上,因内部设有隔片15及外设有护条2,即使置放于车上、船上经晃动,亦不致使油料7产生过度晃动的现象,也无产生高温的情形,亦无碰撞而破坏的情事发生,故其安全性极高。若欲倒油时仅须将倒油管3取出接设在加油口13,稍旋出螺栓4使其通气(如图6所示),此时将两手分别取拿手提把16及辅助把手17,即可顺利地使油料7倒出(如图7所示),操作极为方便;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手提箱结构,适用于自动车、船舶、农业机械…等。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1顶面的手提把16改设为圆管型,且向油箱嘴130的另侧呈透空状延伸,并在透空状的侧端设有内螺纹161,另外油嘴130具有适当厚度,除穿设具有透气孔18的导管19外,还具有内、外螺纹1301、1302,倒油管3为一接头32及一塑胶接管33嵌合而成,接头32中段设一环片321,其二侧延伸管的一侧下方延伸管322具有外螺纹323,另侧上方除嵌接塑胶接管33外,其下缘亦有少数外螺纹331,倒油管3插入手提把16内时利用其少数外螺纹331螺接在手提把16的内螺纹161,使倒油管3不使用时可隐藏在手提把16内,或倒插在油箱嘴130内,籍少数外螺纹331锁螺内螺纹1301,构成一隐藏式倒油管3的设计(如图8、9所示),另为避免灰尘进入倒油管3内,倒油管3插掣于手提把16内时,利用一油箱盖6螺合在倒油管3的接头32的下方外螺纹323,以形成封闭状,倒插在油箱嘴130内时,藉油箱盖6锁螺在油箱嘴130的外螺纹1302而盖合。
本实施例在倒油管3不用时,可直接穿设锁螺在手提把16内或或油箱嘴130内,可避免其风吹日晒、雨淋,利用一油箱盖6螺合于外侧时可使其形成封闭,彻底形成一隐藏式倒油管的油箱。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嘴130设计为内、外螺纹1301、1302,应用实施在高、低桶式的油箱(见图9、10、12、13所示)使其易于收藏倒油管3及倒油的实施,使操作简易,另外,该接头32在嵌接塑胶管33端不设外螺纹331,但油箱盖6的内顶面压掣延伸管322的顶面,以避免倒油管3晃动(如图11所示),另如图13所示,手提把16不设计为收藏倒油管3,仅使其收藏在油箱嘴130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箱总成,由一上箱体及一下箱体对应固接而成其特征在于箱体为防锈处理钢板制成,其中央周边形成一接缘,接缘处环包有一护条,在箱体上方设一手提把、一加油口及一通气口,加油口旋接一倒油管,通气口设有内螺纹,由一螺栓锁结,在加油口连接一油箱盖,箱体上方适当处焊接一油管架,箱体加油口的另侧边加设一辅助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锁结通气口的螺栓除套有一软垫片外,螺杆的一侧边向下削成可通气的一凹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内部自上箱体向下设有数个隔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箱体顶面的手提把呈圆管型,向油箱嘴的另侧呈透空状延伸,并在透空状的侧端设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倒油管可插藏在圆管型手提把内,倒油管由一接头及一塑胶接管嵌合而成,接头中段设一环片,其二侧延伸管的一侧下方延伸管具有外螺纹,另侧上方除嵌接塑胶接管外,其下缘亦有少数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嘴具有适当厚度,且设有内外螺纹,并穿设一具有透气孔的导管。
专利摘要一种油箱总成,由上箱体及下箱体对应固接而成,箱体为防锈处理钢板制成,其中央周边形成一接缘,接缘处环包有一护条,在箱体上方设手提把、加油口及通气口,加油口旋接一倒油管,箱体上方焊接一油管架,供倒油管不用时可弹性嵌置,在加油口的另侧边加设一辅助把手,箱体内自上箱体向下设有数隔片,以防油料产生过度晃动现象。还可将手提把设成圆管型式,倒油管不用时设锁在手提把内,或倒插在油箱嘴内,以构成隐藏式倒油管油箱。
文档编号B60K15/04GK2354803SQ9822540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1日
发明者邱俊达 申请人:邱俊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