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83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遮阳用具。
在汽车停泊时,为了防止因长时间的阳光曝晒而造成车内温度过高,人们往往使用不透光的遮阳板,用支架或螺钉固定在车窗上。由于现有技术的遮阳板是采用单层的纸板或塑料板制成,存在隔热性能较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隔热性能改进的车用遮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包括有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包括反光层和绝热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遮阳装置,由于遮阳板包括反光层和绝热层,具有防止紫外光和绝热的双重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晒和保持车内凉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遮阳装置的实施例一的遮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用遮阳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用遮阳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用遮阳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车用遮阳装置包括遮阳板1。遮阳板1由三层材料组成,设置在中间层的为绝热层102,可以采用由塑料薄膜制作的气泡体结构,起隔热的作用;设置在绝热层102两侧的分别为第一反光层101和第二反光层103,可以采用铝箔纸制作,具有反射光线和阻挡紫外光的功能。由于遮阳板1的反光层101、103和绝热层102均为柔性材料,通过在遮阳板1上压制出折叠线,可以将遮阳板1沿折叠线折叠起来,以便于存放和携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车用遮阳装置是用于汽车的前窗,包括遮阳板2和固定在遮阳板侧边的束带3。遮阳板2上设置有一条水平折叠线201和多条间距相等的垂直折叠线202,可以将遮阳板2沿水平折叠线201对折,再沿垂直折叠线202折叠。遮阳板2的尺寸与汽车前窗的大小相仿。遮阳板2的上部中央设有一个垂直开口4,以避免在安装时与设置在前窗中央的后视灯601相碰。遮阳板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侧翼5,以便于将遮阳板2展开和安装。
如图3所示,在安装时,将遮阳板2的下部设置在前窗下部和汽车仪表板602之间,将遮阳板2的上部设置在前窗上部和位于前窗上部的遮光板603之间。不使用时,将遮阳板2折叠后,再用束带3捆紧,以便于携带和存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车用遮阳装置是用于汽车的侧窗。包括遮阳板8和固定在遮阳板8上的由柔性塑料或橡胶制作的吸盘9。遮阳板8的尺寸与汽车侧窗的大小相仿。遮阳板8上压制有水平或垂直的折叠线801,以便于将遮阳板8折叠。吸盘9通过粘胶固定在遮阳板8上。在使用时,将吸盘9内部空气挤出,压紧在玻璃上,使吸盘9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遮阳板8吸附固定在汽车侧窗玻璃上。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包括有遮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包括反光层(101、103)和绝热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1)包括三层,设置在中间层的为绝热层(102);设置在绝热层(102)两侧的分别为第一反光层(101)和第二反光层(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上设置有折叠线(201、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的上部中央设有一个垂直开口(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侧翼(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侧边固定有束带(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8)上固定有吸盘(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包括有遮阳板1,其中,所述遮阳板1包括反光层101、103和绝热层10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遮阳装置,由于遮阳板包括反光层和绝热层,具有防止紫外光和绝热的双重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晒和保持车内凉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B60J11/00GK2389800SQ992423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忻农, 唐辉 申请人:李忻农, 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