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844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成像系统检测技术领域中的拖车装置,特别是与拖车装置一起使用的拖车坡台。
背景技术
辐射成像检查系统是海关、民航机场和铁路系统必需的检测设备。它是在一幢能屏蔽射线的检测通道内,装有固定不动的辐射源和能接受穿过被检车辆射线的阵列探测器。检查系统需用专门的拖动装置将装有集装箱的车辆通过射线束接受检查。透过集装箱的射线传到探测器,探测器根据射线强度的变化,反映出箱中所装物体的密度分布,并将射线强度变换成图像灰度,即可获得箱内所装物体的透视图像。现有技术中,这种专用的拖动装置主要采用平板车或板链输送机,如美国Rapiscan公司生产的2000型系列集装货物/车辆检查系统采用的是平板车拖动,它将整个集装箱卡车开到平板车上,平板车载着集装箱卡车通过射线束。而装有集装箱的车辆开上拖车的方式多采用通过固定式的混凝土坡台,采用固定式混凝土坡台的缺点是灵活性差、使用不便、安全性差,并需要较大的土建施工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它可随拖车一起移动,不仅不需要土建工程,而且使用方便灵活、结构简单、安全性好。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的方式实现
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斜面放置的坡台板和平面放置的板簧,所述板簧的一端固定在拖车的底板上,板簧的另一端与坡台板下端所设的顶脚连接,坡台板的下端悬空,坡台板的上端所设筋板通过螺栓与拖车上所设的支撑板固定。
按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栓与筋板和支撑板连接处留有间隙。
按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坡台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2度,其上表面铺设带花纹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在使用中不需土建施工,节省了检测现场的占地面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靠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斜面放置的坡台板1和平面放置的板簧2。所述板簧2的一端固定在拖车的底板4上,另一端与坡台板1下端所设的顶脚5连接。所述坡台板1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2度,其上表面铺设防滑的带花纹的钢板9。坡台板1的下端悬空,上端的筋板6通过螺栓7与拖车上所设的支撑板3固定,其中螺栓7与筋板6和支撑板3连接处留有间隙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按照图3的方式,在拖车的前后两端各装有一个本实用新型坡台。当装有集装箱车辆的车轮驶上坡台时,坡台板1被压下,这时坡台板1的最下端接触到地面,车辆可以平稳的开上拖车。由于螺栓7与筋板6和支撑板3之间的间隙,使得螺栓7不受到剪切力,因此它不会被剪断,只起到定位的作用。坡台板1上表面铺设的花纹钢板9增大了车辆上坡时的摩擦力。由于坡台板1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12度,对于大型的集装箱卡车也能保证安全。当前车轮开到拖车的窝台位置时,在板簧2的弹力作用下,坡台板1的下端被翘起,可脱离地面10毫米,保证拖车在拉动集装箱卡车车头运行的过程中坡台板1不会触到地面。当装有集装箱的车辆检查完毕,拖车停稳后,被检车辆沿着另一端的坡台板1开下坡台时,坡台板1在压力的作用下,下端接触到地面,被检车辆顺利地离开拖车。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斜面放置的坡台板(1)和平面放置的板簧(2),所述板簧(2)的一端固定在拖车的底板(4)上,板簧(2)的另一端与坡台板(1)下端所设的顶脚(5)连接,坡台板(1)的下端悬空,坡台板(1)的上端所设筋板(6)通过螺栓(7)与拖车上所设的支撑板(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7)与筋板(6)和支撑板(3)连接处留有间隙(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台板(1)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2度,其上表面铺设带花纹的钢板(9)。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辐射成像系统中的拖车坡台,涉及辐射成像系统检测技术领域中的拖车装置。它包括斜面放置的坡台板(1)和平面放置的板簧(2),所述板簧(2)的一端固定在拖车的底板(4)上,板簧(2)的另一端与坡台板(1)下端所设的顶脚(5)连接,坡台板(1)的下端悬空,坡台板(1)的上端所设筋板(6)通过螺栓(7)与拖车上所设的支撑板(3)固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不需土建施工,节省了检测现场的占地面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靠的特点。
文档编号B61D15/00GK2645988SQ20032010044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6日
发明者谢瑛, 李荐民, 沈万全, 孙尚民 申请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