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23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在铁车轮支持式的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等的铁道中所使用的,使列车运行管理容易进行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已知有一种将IC芯片设置在铁道的车辆的轴承构成构件中而防止错误连接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这种技术中,例如图8中所示的,在作为用于车辆支持的轴承构成构件的前盖1的一部分上,设置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身份识别)用的IC标签(tag)2。
该IC标签2可利用电波从外部进行读写这两种操作,并存储有轴承的规格信息和/或检查日、规格履历等各种数据。
在该IC标签2的周围,设置有树脂罩盖构件3。该IC标签2通过前述树脂罩盖构件3而被固定在前述金属制的前盖1上。
采用这种构成的习知的IC标签2,即使安装有IC标签2的前盖1为金属制成,当利用微波读取各种数据时,该微波也可不被前盖1吸收,从而完成读取。
将读取的数据与从另外的构成构件中所读取的数据进行对照,从而防止错误连接。
日本专利早期公开特开昭63-186552号公报(第0009段落至第0024段落,图1,图8)但是,在采用这种构成的习知技术中,由于IC标签2是被固定在列车的轴承部附近的金属前盖1等上的,所以另外需要一种用于防止微波吸收的类似树脂罩盖构件3构件,存在着构件件数增大的问题。
而且,在室外长期使用的列车的轴承附近安装固定IC标签2,难以确保所需的安装强度。
另外,还有一种列车运行管理系统,是将设置在该列车侧的IC标签2的数据,利用设置在铁轨侧的读取器进行读取,并作为列车运行数据使用。
但是,该列车运行管理系统必须对在各读取地点所设置的读取装置赋予一定的耐候性,有可能使构造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额外增大构件件数,并容易获得所需的耐久性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铁道用合成枕木为一种具有设置于轨道上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在前述合成枕木主体埋设有内部存储有数据的IC芯片,且该IC芯片的前述数据可以通过电波被读取。
而且,本发明的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合成枕木主体由多个合成树脂材料贴合构成,且前述IC芯片被埋设于前述合成枕木主体的合成树脂材料间。
其次,本发明的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前述IC芯片中,存储有作为前述数据的制造数据或维护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的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前述IC芯片中,存储有作为前述数据的位置数据。
而且,本发明的利用前述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将埋设有存储了前述位置数据的IC芯片的合成枕木主体,铺设在轨道的至少一部分上,并在行驶于前述轨道上的列车上设置用于读取在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前述数据之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在列车通过埋设有前述IC芯片的前述合成枕木主体上时,利用前述存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前述IC芯片的前述数据,并作为列车的运行数据加以利用。
另外,本发明的利用前述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将分别埋设有存储了前述位置数据的IC芯片的多个合成枕木主体,在轨道上相距一定间隔进行铺设,并在行驶于前述轨道上的列车上设置用于读取在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前述数据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在前述列车通过设置有前述IC芯片的前述合成枕木主体上时,利用前述存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前述IC芯片的前述数据,并将前述数据作为列车的速度数据加以利用。
采用这种构成的本申请发明,是将利用电波可读取的、内部存储有数据的IC芯片埋设在合成枕木主体中。
因此,即使在长期铺设于室外的枕木上使用,由于周围有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对该IC芯片进行保护,所以耐候性良好。
而且,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制造数据或维护数据,利用便携的信息读取装置可从外部容易地读取。
这里,在前述维护数据中也可含有铺设的日期时间、铺设施工者等铺设数据。
因此,可轻松地管理作为铁道用合成枕木所必需的维护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数据,使铁道用合成枕木的状态管理的便利性良好。
另外,可利用在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位置数据,特定合成枕木主体所铺设的位置。
而且,在前述轨道的某个位置所铺设的合成枕木主体的位置数据,可利用在该轨道上所行驶的列车上所设置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在通过该合成枕木主体的上面时被读取。
因此,可作为由该位置数据和通过时刻等所构成的列车运行数据而加以利用。
而且,不需要在铁轨侧常设复杂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可在列车维护的同时,进行该存储信息读取装置自身的维护,维护便利。
另外,因为埋设有存储了前述位置数据的IC芯片的合成枕木主体是在铁轨上相距一定间隔多根铺设的,所以利用在该铁轨上行驶的列车上所设置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在列车通过该合成枕木主体的上面时读取位置数据,可将其作为列车的速度数据加以利用。
因此,行驶于铁道上的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即使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例如车轮等与铁轨不接触时,也可轻松地得到速度计的速度数据。


图1是对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轨道的全体构成进行说明的部分断面斜视图。
图2所示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轨道,是沿图3中A-A线的位置上的纵断面图。
图3是对使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铁道的全体构成进行说明的部分断面斜视图。
图4是对在利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的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IC标签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的模式框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中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5(a)所示为将合成树脂材料切割为一定长度的斜视图,图5(b)所示为设置存放凹部的斜视图,图5(c)所示为将合成树脂材料进行贴合的斜视图,图5(d)所示为一体化的合成枕木主体的斜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2中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是对收集用于运算速度的数据进行说明的模式侧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3中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是对收集用于运算速度的数据进行说明的模式侧面图。
图8说明习知例的IC标签的安装位置的轴部前盖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利用图1至图7,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另外,对与前述习知例相同或均等的部分,附以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首先,从该实施形态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实施形态中,如图2所示,用于支持铁轨4、4的各枕木10,由主要以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11,及在该合成枕木11的左、右上面上分别设置的将前述铁轨4、4利用带帽螺栓(boltnut)构件5、5进行固定的一对固定金属件6、6等构成。
其中,前述合成枕木主体11是将二片长板状的合成树脂材料12、12的各相对面12a、12a重合粘贴构成。
在该合成枕木主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12、12之间,于相对面12a、12a上分别凹入形成的存放凹部12b、12b的内部,如图1所示埋设具有IC芯片13a的IC标签13,其连接有天线部13b之。
在该IC标签13的IC芯片13a中,如图4所示,设置有进行运算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部13c、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子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由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13d、连接有前述天线部13b并从该天线部13b收发电波的电波收发电路部13e。
而且,在该IC芯片13a中,设置有与前述天线部13b连接并从该天线部13b得倒电力供给的电源电路部13f,因此即使不利用电池等进行电力的供给,也可使前述CPU部13c、IC芯片13a内的各电路正常运作。
而且,该IC标签13通过与前述IC芯片13a连接的天线部13b,在与外部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之间,利用所收发的电波,可对内部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写。
图5对该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中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形成该实施例1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利用图5所示的引出成型装置15而成形。
在这种引出成型装置15中,将多根长玻璃纤维17以一定的间隔从长玻璃纤维供给部18整列引出并沿另一侧方向行进。
这些长玻璃纤维17在行进途中,被插入到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含浸部19中所设置的揉搓板20及含浸板21之间。
其中,前述揉搓板20可沿与前述长玻璃纤维17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往返运动。
而且,在前述长玻璃纤维供给部18和前述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含浸部19之间,设置有具有用于从上方散布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散布喷嘴22a的散布器22。
该散布器22的散布喷嘴22a通过各移送泵22b、移送泵22c,分别连接有用于贮存多元醇混合液的第一贮存部22d、用于贮存聚异氰酸酯液的第二贮存部22e。
因此,通过前述移送泵22b、移送泵22c的驱动,将前述多元醇液及聚异氰酸酯液混合,形成氨基甲酸乙酯树脂7,并从上方散布到处于行进途中的被整列引出的玻璃纤维17群上。
这样,由于内部的长玻璃纤维17而得倒强化的纤维强化合成树脂材料23,被构成成型用通路9的环形带9a~9d包围,并使断面形状略呈四角形形状而成型,被引出机8拉出。
然后,该连续成型的纤维强化合成树脂材料23在被前述引出机8拉出并硬化后,如图5(a)所示,被整齐切割为一定的长度,成为构成合成枕木主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12。
接着,如图5(b)所示,在各合成树脂材料12、12的一侧面即相对面12a、12a的大致中央部,以所定的深度形成存放凹部12b、12b。
继而,如图5(c)所示,各相对面12a、12a彼此对向,将前述IC标签13存放在两存放凹部12b、12b内部之后,进行重合并粘贴。
在进行贴合时,氨基甲酸乙酯系的熔融树脂材料或粘着材料通过涂敷等进入两相对面12a、12a之间,硬化后,如图5(d)所示,这些合成树脂材料12、12被一体化,成为合成枕木主体11。
此时,在合成枕木主体11的内部所存放的前述IC标签13中,写入制造年月日、制造场所、制造者等的制造数据,并存储于前述存储部13d中。
接着,如图1或图3所示,为了从下方支持并固定铁道轨道的铁轨4、4,以一定间隔,在线路的轨道上铺设多根前述枕木10。
在这些铺设的各枕木10的内部所存放的IC标签中,写入铺设的日期时间、铺设施工者等铺设数据,作为维护数据存储在前述存储部13d中,且写入所铺设位置的位置数据,并存储于前述存储部13d中。
例如,在车站近前的线路所使用的枕木10中,合成枕木主体11的IC标签13中存放有靠近车站这样的内容的铺设数据。
而且,如图3所示,在沿铁轨4、4行驶的列车车辆25的下部25a、左、右的车轮26、26间的大致中央所设置的车身底盘27上,设置有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
该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与前述IC标签13的天线部13b之间,通过电波的收发,可读取被写入到前述存储部13d中的制造数据、铺设数据及位置数据,且依据需要,可对前述存储部13d的各种数据进行写入及改写。
下面,对该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中的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例1的合成枕木主体11中埋设有IC标签13,其中该IC标签13具有IC芯片13a,其内部所存储的数据可通过电波读取。
电波可从内、外两方向穿透IC标签13周围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11。而且,由于在周围无金属构件,所以也不存在微波被吸收的担忧,可利用电波非接触地读写各种数据。
因此,即使在长期铺设于室外的枕木10中使用,周围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11,可使IC芯片13a及天线部13b受到保护,所以耐候性良好。
而且,前述IC芯片13a的存储部13d中所存储的制造数据或维护数据,可从外部利用便携的信息读取装置容易地读取。
这里,在前述维护数据中也可含有铺设的日期时间、铺设施工者等铺设数据。
因此,可轻松地管理作为铁道用合成枕木所必需的维护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数据,使铁道用合成枕木的状态管理的便利性良好。
另外,可利用在前述IC芯片13a的存储部13d中所存储的位置数据,特定合成枕木主体所铺设的位置。
例如,在前述线路的某个位置所铺设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位置数据,可利用在该线路上所行驶列车的车辆25的下部25a上所设置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在通过该合成枕木主体11的上面时读取。
因此,可利用这些位置数据和通过时刻等,作为列车的运行数据而加以利用。
而且,不需要在线路侧常设复杂的存储信息读取装置,可在列车维护的同时,进行该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的自身维护,与在线路的保养检查的同时进行维护相比,维护性良好。
图6是对该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2中的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另外,对与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相同或均等的部分,附以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首先,从该实施例2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2中,合成枕木主体11中埋设了用于存储前述位置数据的前述IC标签13,并被作为枕木10在轨道上相距一定间隔d1、d2等,并列多根铺设。
在该实施例2中,各间隔d1、d2等的间距是相等的。
而且,在行驶于该轨道上的列车的车辆125中,在车辆前侧125a的前部下方,设置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
该实施例2的车辆125由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车轮等与轨道不接触的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构成。
下面,对该实施例2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例2中,除了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的作用效果以外,还可在列车通过前述合成枕木主体11的上面时,从前述IC标签13读取位置数据,而将其作为列车的速度数据加以利用。
在该实施例2中,合成枕木主体11中埋设了用于存储前述位置数据的前述IC标签13,并被作为枕木10在轨道上相距一定间隔d1、d2等,并列多根铺设。
因此,用从通过埋设有存储了起始位置数据的IC标签13的枕木10的上面时开始,到通过间隔距离d1的埋设有存储了下一位置数据的IC标签13的枕木10的上面时为止的时间,和前述距离d1相除,从而即使为车轮等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与铁轨变得不接触之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那样的铁道,也可容易地得到用于在速度计等中显示的速度数据。
而且,埋设有存储了位置数据的IC标签13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枕木10,由于可与其他的埋设有存储其它的维护数据的IC标签13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枕木10等同使用,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另行在铁轨上设置用于检测速度的标识器等,所以能够使导入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减少。
关于其它的构成及作用效果,由于与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7是对该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实施例3中的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另外,对与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或均等的部分,附以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首先,从该实施例3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3中,合成枕木主体11中埋设了存储有前述位置数据的前述IC标签13,并被作为枕木10在铁轨上多根并列设置。
在该实施例3中,在1个IC标签13中存储有固有的位置数据。
而且,在行驶于该铁轨上的列车的车辆225中,在车辆前侧225a的前部下方,设置有前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a,且在车辆后侧225b的后部下方,设置有后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b。
该实施例3的车辆225为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车轮等与铁轨不接触的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
下面,对本实施例3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3中,除了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实施例2的作用效果以外,在列车通过前述合成枕木主体11的上面时,可从前述IC标签13读取位置数据,而将其作为列车的速度数据加以利用。
在本实施例3中,前述IC标签13中存储有固有的位置数据。
因此,用从前述前侧车辆225a的前部下方所设置的前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a通过该IC标签13的上方时开始,到后侧车辆225b的后部下方所设置的后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b通过该相同的IC标签13的上方时为止的时间,和前述前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a和后侧车辆225b的后侧存储信息读取装置14b之间的距离L1相除,从而即使行驶在铁道上的线性发动机牵引列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例如车轮等与铁轨变得不接触时,也可容易地得到用于在速度计等中显示的速度数据。
而且,埋设有存储了位置数据的IC标签13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枕木10,可与其他埋设有存储其它的维护数据的IC标签13的合成枕木主体11的枕木10等同使用,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
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另行在铁轨上设置用于检测速度的标识器等,所以能够使导入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减少。
关于其它的构成及作用效果,由于与前述实施形态及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以上参照图示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形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之程度的设计的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亦即,在前述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中,作为构成前述合成枕木主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12,是使大致相同形状的2片板状构件贴合构成,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只要作为枕木10能够得到所需的强度,也可采用在一部分上设置存放凹部,将前述IC标签13存放其中,且用作为覆盖该存放凹部的盖体的合成树脂材料进行覆盖而埋设的构成,而且对存放凹部的形状、数量及玻璃纤维的有无和分量等并不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铁道用合成枕木,具有设置于轨道上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合成枕木主体埋设有内部存储数据的IC芯片,且该IC芯片的前述数据可以通过电波被读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其特征在于前述合成枕木主体是由多个合成树脂材料贴合构成,且前述IC芯片被埋设于前述合成枕木主体的合成树脂材料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IC芯片中,存储有作为前述数据的制造数据或维护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用合成枕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IC芯片中,存储有作为前述数据的位置数据。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埋设有存储前述位置数据的IC芯片的合成枕木主体,铺设在轨道的至少一部分上,在行驶于前述轨道上的列车上设置存储信息读取装置,用于读取在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前述数据,在前述列车通过埋设有前述IC芯片的前述合成枕木主体的上面时,利用前述存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前述IC芯片的前述数据,并将前述数据作为列车的运行数据加以利用。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道用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分别埋设有存储了前述位置数据的IC芯片的多个合成枕木主体,在轨道上相距一定间隔进行铺设,在行驶于前述轨道上的列车上设置存储信息读取装置,用于读取在前述IC芯片中所存储的前述数据,在前述列车通过设置有前述IC芯片的前述合成枕木主体的上面时,利用前述存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前述IC芯片的前述数据,并将前述数据作为列车的速度数据加以利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道用合成枕木及利用该合成枕木的列车运行管理系统。其中,在支持铁轨(4)、(4)的各枕木(10)中,主要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合成枕木主体(11),是将二片长板状的合成树脂材料(12)、(12)的各相对面(12a)、(12a)进行重合粘贴而构成;在合成枕木主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12)、(12)之间,于相对面(12a)、(12a)上分别凹入形成的存放凹部(12b)、(12b)内部,埋设具有连接了天线部(13b)的IC芯片(13a)的IC标签(13),从而在不额外增大构件件数的前提下,容易地获得所需的耐久性。
文档编号E01B3/44GK101054088SQ20061010331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石岛勇治, 本居孝治 申请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