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445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属于铁路车辆机械安装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的底架端部一般由缓冲梁、牵引梁和枕梁组成整体焊接结构,它是铁路 客车车辆的一个重要的受力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受力性能。 普通铁路客车的牵引梁直接和枕梁焊接连接,因为车辆的纵向力主要由牵引梁传
递,所以牵引梁须设计得非常强大,为此牵引梁大量使用型材,增加了成本和重量,如果处 理不好,牵引梁本身、牵引梁和枕梁连接处会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车辆运行安全问题。 普通客车底架端部枕梁与底架边梁一般都是焊接结构,焊接会产生两个问题,一 是焊接变形,影响底架组成的形状尺寸和公差,二是焊接缺陷引起的疲劳问题,影响行车安 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受力合理,结构简单,重 量轻的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包括缓冲箱、底架边梁、枕梁、地板,所述缓冲箱和枕 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与地板之间通过变形板连接,所述底 架边梁与枕梁之间通过Huck铆钉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形板的断面形状为乙字型,其两个面上均设 置有波纹。 所述变形板与缓冲箱和地板之间焊接固定。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取消了传统的牵引梁结 构,避免了原来普通客车牵引梁直接连接到枕梁的长大结构,减轻了重量。该结构中,缓冲 箱与地板之间通过变形板连接,变形板与缓冲箱和地板焊接固定,但不与底架边梁焊接,所 以纵向力不能通过变形板传递给地板直至枕梁,只能通过缓冲箱两侧传递给底架边梁,再 由底架边梁传递给枕梁及与枕梁连接的转向架等机构,纵向力分散至两侧底架边梁,显著 改善了车辆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枕梁与底架边梁之间通过Huck铆钉连接,非焊接结构,避免了焊 接变形,保证了底架组装的外形尺寸,同时铆接时采用的Huck铆钉,还具有高强度,防松 动,安装简单快速,无需维修等特点。 该结构适用于采用不锈钢车体的铁路客车,可以满足时速200Km的要求。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变形板与缓冲箱端部和波纹地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变形板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枕梁与底架边梁的连接结构分解图。 如图1至图4所示,缓冲箱1,变形板2,底架边梁3,枕梁4,地板5, Huck铆钉6, 车钩连接座7,波纹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安装在车体底架下部两
端,包括缓冲箱1、变形板2、底架边梁3、枕梁4、地板5、 Huck铆钉6。 其中,缓冲箱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板梁结构,缓冲箱1通过其上的车钩 连接座7与车钩(图中未显示)固定连接,缓冲箱1的两端与底架边梁3焊接固定。如图 4所示,枕梁4的两端与底架边梁3之间铆接,并且采用多个强度高、性能好的Huck铆钉进 行铆接,这样就避免了枕梁4的两端与底架边梁3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变形,保证了底架组装 的外形尺寸和公差,保证铁路客车的行车安全。 如图2所示,缓冲箱1与地板5之间通过变形板2连接,变形板2与缓冲箱1和地 板5之间均为焊接固定连接,但其两端不与底架边梁3固定,所以纵向力不能通过变形板传 递给地板直至枕梁,只能通过缓冲箱两侧传递给底架边梁。 变形板2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变形板2的断面形状优 选为乙字型,其两个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波纹8,变形板2的形状也可以采用一字形, 或者几字形等等。 在车辆进行牵引或制动时,缓冲箱1传递的纵向力传递至变形板2,变形板2产生 变形,由于变形板2可以产生较大变形,所以变形板2无法将纵向力通过地板5向枕梁4方 向传递。纵向力沿缓冲箱l的两侧传递至底架边梁3,再由底架边梁3传递给枕梁4及与枕 梁4连接的转向架等机构,这样,纵向力分散至两侧底架边梁3,显著改善了车辆受力性能。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 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包括缓冲箱(1)、底架边梁(3)、枕梁(4)、地板(5),所述缓冲箱(1)和枕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边梁(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1)与地板(5)之间通过变形板(2)连接,所述底架边梁(3)与枕梁(4)之间通过Huck铆钉铆接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板(2)的断 面形状为乙字型,其两个面上均设置有波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板(2)与缓 冲箱(1)和地板(5)之间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客车底架端部结构,包括缓冲箱、底架边梁、枕梁、地板,缓冲箱和枕梁的两端分别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缓冲箱与地板之间通过变形板连接,其中,底架边梁与枕梁之间通过Huck铆接固定。该结构的缓冲箱与地板之间通过变形板连接,缓冲箱传递纵向力时,变形板产生变形,由于变形板可以产生较大变形,所以纵向力只能通过缓冲箱两侧传递给底架边梁,再由底架边梁传递给枕梁及与枕梁连接的转向架等机构,避免了纵向力直接通过地板传递至枕梁,显著改善了车辆受力性能,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受力合理的特点。另外,枕梁与底架边梁之间铆接,非焊接结构,避免了焊接变形,保证了底架组装的外形尺寸。
文档编号B61F1/10GK201516856SQ200920312629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刘兰军, 王建兵, 王海涛 申请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