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55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车辆,特别是针对高速磁浮车辆的“浮置地板模块”结构中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
背景技术
高速磁浮车辆的车内噪声是乘用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甚至关系到高速磁浮车辆能否正常营运。对于高速磁浮车辆,由于地板以下车体结构远比两侧和车顶复杂,距离轨道梁的间隙又小,在高速行驶时,高速磁浮车辆的车底噪声远高于两侧和车顶的噪声,因此车底噪声通过地板透射进入车厢的噪声也是车内的最主要部分。为了降低车内噪声,尤其为了减少地板的振动和辐射声,研究者和工程师提出了阻尼地板、复合地板等技术,分别通过增大地板材料的阻尼、提高地板刚度等措施来减小地板振动。近年来,又有研究者和工程师提出了浮置地板技术,即在原有的车厢地板上,再安装一层地板,形成双层地板,双层地板的隔声量通常高于单层地板,可以减少地板向车厢内的振动辐射声,从而达到降低车内噪声的目的,国内外已有多款高速列车采用了双层地板设计,取得了一定的降噪效果。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在浮置地板中是关键的隔声、保温、防火、防潮、 防水和受力的部件,它既承受来自座椅和乘客人员的重力,还起到隔绝空气声传递和声桥的作用。因此不仅需要有较强的隔声性能,还需要有一定的保温、防火、防潮和防水效果,而且重量要轻。所以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需要特定结构设计来达到此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由该构件形成的浮置地板,不仅具有很强的隔声性能,而且保温、防火和防水的效果,并且重量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该地板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地板层上,其包含第二地板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地板层与第一地板层之间的吸声材料层。上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中,所述的吸声材料层包含 与第一地板层紧连设置的隔热材料层,及
设置在隔热材料层上方的隔声泡沫层,且其顶部与第二地板层相连设置。上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中,所述的隔声泡沫层包含
第一泡沫层,其下表面为平面,与隔热材料层粘接设置,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 第二泡沫层,其上表面为平面,与第二地板层粘连设置,其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 其中,第一泡沫层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的下表面紧密连接,使得隔声泡沫层内部具有中空的结构,大大提高了地板的降噪及减振的效果。上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泡沫层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的下表面均呈波浪形,在隔声泡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由于波浪形表面与平面相比,其表面积增加,使得入射声波被吸收的能量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组合结构的隔声量。
上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泡沫层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的下表面相对平行设置,即波峰对波峰,波谷对波谷设置,以形成尽量大的空腔, 提高降噪及减振效果。本发明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为一整体组合结构,此结构为一种高速磁浮列车“浮置地板”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上端连接座椅,中部为隔声、保温和防水组合结构,且在内部形成空腔,大大提高了降噪及减振的效果, 下端粘接的铝面复合地板结构(原结构地板,即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地板层)安装在设备夹层上。本发明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在满足隔声量、防水和防火的要求下,亦具有轻量化的特点。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加工工艺简单;降噪效果明显;满足原有磁浮列车地板接口要求;总体结构简单、重量轻、保温性能好、隔声效果好,尤其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降噪消振需求。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的地板安装结构图。图3为不同组合结构的隔声指数和平均隔声量比较的柱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地板层10 (即原结构地板)上,其包含第二地板层30 (新地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地板层30与第一地板层层10之间的吸声材料层20。该地板构件的第二地板层30连接座椅,中部的吸声材料层 20为隔声、保温和防水组合结构,其下端连接的第一地板层,即原结构地板安装在设备夹层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吸声材料层20包含与第一地板层10紧连设置的隔热材料层 21,及,设置在隔热材料层21上方的隔声泡沫层,其顶部与第二地板层30相连设置。所述的隔声泡沫层包含第一泡沫层221,其下表面为平面,与隔热材料层21连接设置,而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及,第二泡沫层222,其上表面为平面,与第二地板层30相连设置,其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及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均呈波浪形;且该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相对平行设置, 即波峰对波峰,波谷对波谷设置,在隔声泡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经试验证明,所述的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及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均呈正弦波形,且波峰对波峰,波谷对波谷设置,能达到最佳的降噪减振效果。所述的第二地板层30为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本身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隔声泡沫层为轻质高性能吸声材料,其中的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的凹孔与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的凹孔相对,形成空腔,大大提高了降噪及消振的性能;隔热材料层21为高性能隔热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耐高温的防火材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传递的热量,使整个构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所述的高性能隔热材料是纳米材料,空隙非常小,所以同时又起到防水和防潮作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地板层的厚度为60mm,吸声材料层的厚度为80mm, 第二地板层的厚度为20mm。安装时隔声泡沫层的波浪形吸声材料可在安装上层木地板时压紧即可,其中,第一泡沫层的波浪形面须和第二泡沫层的波浪形面,相对且平行设置(即波峰对波峰,波谷对波谷),由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的波浪形构成的空腔对隔声有较好的效果,根据噪声源的特性,通过调整波浪形状的峰值和周期,改变空腔的大小和形状,从而有效隔离不同特性的噪声源;隔热材料层安装在第一泡沫层与第一地板层之间,用胶粘在第一地板层上。所述的隔热材料层与第一泡沫层通过黏胶粘接;所述的第二泡沫层与第二地板层通过黏胶粘接。为确定该轻质隔声构件的隔声效果,进行了不同方案的隔声测试,各方案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其中
Sl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空腔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2表示由木地板、空腔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3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玻璃棉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4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隔声泡沫层、玻璃棉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5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空腔、厚微穿孔膜及原结构地板; S6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第一泡沫层、第二泡沫层(安装时第一泡沫层与第二泡沫层波浪相对且平行)、保温材料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7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保温材料、空腔、厚微穿孔膜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S8表示由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保温材料、空腔及原结构地板组成的浮置地板; 其中,S5及S7提及的厚微穿孔膜(约Imm)安装在多层阻尼复合木地板和原结构地板之间空腔的中部,通过局部加支撑来安装。由图3可以看出方案S6 (即本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隔声效果最佳。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地板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地板层(10)上,其包含第二地板层(30)以及设置在第二地板层(30)与第一地板层(10)之间的吸声材料层(20);该吸声材料层(20)包含与第一地板层(10)紧连设置的隔热材料层(21 ),及设置在隔热材料层(21)上方的隔声泡沫层,且其顶部与第二地板层(30)粘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声泡沫层包含第一泡沫层(221),其下表面为平面,与隔热材料层(21)粘接设置,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第二泡沫层(222),其上表面为平面,与第二地板层(30)粘连设置,其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凹孔,其中,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紧密连接,使得隔声泡沫层内部具有中空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均呈波浪形,在隔声泡沫层的内部形成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泡沫层(221)的上表面与第二泡沫层(222)的下表面相对平行设置,即波峰对波峰,波谷对波谷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该地板构件安装设置在第一地板层上,其包含第二地板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地板层与第一地板层之间的吸声材料层。其中,所述的吸声材料层包含与第一地板层紧连设置的隔热材料层,以及设置在隔热材料层上方的隔声泡沫层,且其顶部与第二地板层相连设置。本发明提供的高速磁浮列车轻质隔声地板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而且重量轻,具有保温、防火、防水及消振的效果,尤其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使用。
文档编号B61D17/10GK102166843SQ2010106090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颖, 翁秀玲, 胡杰, 葛剑敏 申请人: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