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400755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车厢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进行的改进,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和干线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在实现车辆时速380公里及以上快速运营的基础上,对于轨道交通乘坐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现有高铁等较高档次的轨道车辆中,商务VIP包间在强调内部装饰效果的同时对于包间的隐私性要求较高,通常此类包间都使用有可随意开闭的折叠式门帘。目前可用于车辆车厢内部的折叠式门帘,要求门帘通过手动或电动驱动方式能够在打开后收纳于车厢门口两侧的狭窄夹层中,以形成敞开式的包间门。现有手动或电动式门帘,在打开时从中部向两边逐步地进行折叠,帘布随后再一并进入车体夹层中,由于帘布折叠后的厚度较大而不能随意地进入狭窄的夹层中,从而造成门帘不能全部地打开而影响到外观效果。若加大夹层的厚度,又会直接占用车体有效的空间,不利于包间内部空间布局与装饰。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滑动式的折叠板来吊挂帘布,在车体夹层中型材的滑轨宽度可以改变而形成开放式滑轨结构。以实现帘布打开时,帘布能够在夹层中被逐段地折叠、收纳,包间门被完全地打开,门帘全部被隐藏在夹层中。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主要包括有通过安装座与车体相连、内设有滑轨的型材,在型材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驱动板,驱动板连接若干组依次连接的折叠板,折叠板通过其下方的轴钩连接折叠式的帘布。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每一组折叠板中,具有2个首尾铰接的滑板,2个滑板的铰接点下方吊挂所述的轴钩;型材在车体夹层中,设置有一向外侧弯折的挡板并形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折叠式门帘装置可采取手动或电动驱动方式。设置在车体夹层中的挡板,其作用是改变位于夹层中型材滑轨的宽度,即形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当帘布打开时,每一组折叠板在挡板处进入开放式滑轨,受到驱动板的推力,折叠板相互之间挤碰,逐一地被压缩和折叠,从而带动门帘在夹层中被折叠和收纳,使得包间门被完全地打开,门帘全部被隐藏在夹层中。
当帘布关闭时,每一组折叠板在挡板处受到变窄的滑轨挤压和限制,在驱动板的拉力作用下,折叠板相互之间拉伸成水平连接状态,从而导致门帘被从夹层拉出并呈水平状态,包间门被完全地封闭。为提高驱动板对于若干组折叠板的推拉作用,同时改善折叠板带动帘布在车体夹层内外的滑动灵活性,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所述的型材具有至少两层垂向叠加的滑轨。驱动板的顶端连接一驱动滑轮,驱动滑轮滑动地嵌套于型材的第一层滑轨;在每一组折叠板中,在与相邻组的滑板的连接点顶端安装一滑轮,滑轮滑动地嵌套于型材的第二层滑轨;挡板设置于第二层滑轨。基于手动或电动驱动装置,驱动板和若干组折叠板分别滑动地往复运动于滑轨中,驱动板沿滑轨带动折叠板、帘布打开或关闭。同时,折叠板也能够在另一滑轨中基于挡板的限制而拉伸、或压缩折叠。更为优化与细化的方案是采用电动驱动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门帘装置的可操性, 即门帘装置包括有一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一齿轮,齿轮啮合连接一齿带,齿带在第一层滑轨的侧部驱动连接于驱动滑轮。基于上述折叠式门帘装置的改进特征,本发明还实现了下述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内设有滑轨的型材通过安装座安装于车体,在型材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手动或电机驱动的驱动板,驱动板后端连接若干组折叠板,折叠板下方的轴钩连接折叠式的帘布。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车体夹层中,向外侧弯折的挡板形成型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电动门帘关闭时,每一组折叠板中,首尾铰接的2个滑板在挡板处被拉伸为水平连接,此时帘布以滑板铰接点下方的轴钩为中心被拉伸成水平状态;电动门帘打开时,每一组折叠板中,2个滑板在挡板处以铰接点为中心被压缩,此时帘布以轴钩为中心被折叠并收纳至车体夹层中。针对提高驱动连接灵活性与帘布折叠操控性的改进方式是,将型材设置为具有至少两层垂向叠加的滑轨,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板通过其顶端的驱动滑轮滑动于型材的第一层滑轨;在驱动板的带动下,每一组折叠板通过连接点顶端的滑轮滑轮于型材的第二层滑轨;将挡板设置于第二层滑轨。综上内容,本发明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优点是1、帘布能够在车体夹层中被完全地折叠和隐藏,包间门被完全地打开,有利于提高包间内部装饰效果和乘客通过包间门。2、车体夹层的宽度无需过大,有得于提高包间内部空间的利用率。3、门帘装置的滑动性能优良、易于乘客操控和使用。4、除去以上优点外,因折叠板首尾相连使挂钩整体连成一线,构成了一整体结构, 增加了布帘的稳定性,从而不会因为车体在加速或制动时导致布帘因惯性而发生滑动,影响到布帘美观。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所述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帘布打开时车体夹层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帘布关闭时车体夹层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A-A向剖示图;图6是电机与齿带连接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型材1,安装座2,齿带3,驱动板5,轴钩6,挡板7,帘布8,电机 9,车体夹层10,第一层滑轨11,第二层滑轨12,齿轮13,折叠板50,滑板51,驱动滑轮52,滑轮53。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主要包括有通过安装座2与车体相连、内设有滑轨的型材1,型材1具有两层垂向叠加的第一层滑轨11和第二层滑轨12;在型材1内部设置有左、右2个驱动板5,每个驱动板5由1个电机9驱动连接。驱动板5的顶端连接一驱动滑轮52,驱动滑轮52滑动地嵌套于型材1的第一层滑轨11。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一齿轮13,齿轮13啮合连接齿带3,齿带3在第一层滑轨11的侧部驱动连接于驱动滑轮52。两侧的驱动板5分别连接若干组依次连接的折叠板50,折叠板50通过其下方的轴钩6连接折叠式的帘布8;在每一组折叠板50中,具有2个首尾铰接的滑板51,2个滑板51的铰接点下方吊挂轴钩6。在每一组折叠板50中,在与相邻组的滑板51的连接点顶端安装一滑轮53,滑轮 53滑动地嵌套于型材1的第二层滑轨12 ;在车体夹层10中,向外侧弯折的挡板7设置于第二层滑轨12,并形成第二层滑轨 12的开放式结构。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将内设有滑轨的型材1通过安装座2 安装于车体,在型材1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手动或电机驱动的驱动板5,驱动板5后端连接若干组折叠板50,折叠板50下方的轴钩6连接折叠式的帘布8。在车体夹层10中,向外侧弯折的挡板7形成第二层滑轨12开放式的结构。电动门帘关闭时,每一组折叠板50中,首尾铰接的2个滑板51在挡板7处被拉伸为水平连接,此时帘布8以滑板51铰接点下方的轴钩6为中心被拉伸成水平状态;电动门帘打开时,每一组折叠板50中,2个滑板51在挡板7处以铰接点为中心被压缩,此时帘布8以轴钩6为中心被折叠并收纳至车体夹层10中。
在电机9驱动下,驱动板5通过顶端的驱动滑轮52滑动于型材1的第一层滑轨 11。在驱动板5的带动下,每一组折叠板50通过连接点顶端的滑轮53滑轮于型材1 的第二层滑轨12,将挡板7设置于第二层滑轨12。设置在车体夹层10中的挡板7,其核心作用是改变位于第二层滑轨12的宽度,即形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当帘布8从中心向两侧打开时,每一组折叠板50在挡板7处进入开放式滑轨,受到驱动板5的推力,折叠板50相互之间挤碰,逐一地被压缩和折叠,从而带动帘布8在夹层中被折叠和收纳,使得包间门被完全地打开,帘布8全部被隐藏在夹层中。当帘布8从车体夹层10两侧向中心关闭时,每一组折叠板50在挡板7处受到变窄的第二层滑轨12的挤压和限制,在驱动板5的拉力作用下,折叠板50相互之间拉伸成水平连接状态,从而导致帘布被从夹层中拉出并呈水平状态,包间门被完全地封闭。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包括有通过安装座( 与车体相连、内设有滑轨的型材 (1),在型材(1)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驱动板(5),驱动板( 连接若干组依次连接的折叠板 (50),折叠板(50)通过其下方的轴钩(6)连接折叠式的帘布(8),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组折叠板(50)中具有2个首尾铰接的滑板(51),2个滑板(51)的铰接点下方吊挂所述的轴钩(6);型材(1)在车体夹层中,设置有一向外侧弯折的挡板(7)并形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1)具有至少两层垂向叠加的滑轨,驱动板( 的顶端连接一驱动滑轮(52),驱动滑轮(5 滑动地嵌套于型材(1)的第一层滑轨(11);在每一组折叠板(50)中,在与相邻组的滑板(51)的连接点顶端安装一滑轮(53),滑轮 (53)滑动地嵌套于型材(1)的第二层滑轨(12);挡板(7)设置于第二层滑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其特征在于门帘装置包括有一电机 (9),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设一齿轮(13),齿轮(1 啮合连接一齿带(3),齿带(3)在第一层滑轨(11)的侧部驱动连接于驱动滑轮(52)。
4.一种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内设有滑轨的型材(1)通过安装座(2)安装于车体,在型材(1)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手动或电机驱动的驱动板(5),驱动板( 后端连接若干组折叠板(50),折叠板(50)下方的轴钩(6)连接折叠式的帘布(8),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夹层中,向外侧弯折的挡板(7)形成型材(1)开放式的滑轨结构;电动门帘关闭时,每一组折叠板(50)中,首尾铰接的2个滑板(51)在挡板(7)处被拉伸为水平连接,此时帘布⑶以滑板(51)铰接点下方的轴钩(6)为中心被拉伸成水平状态;电动门帘打开时,每一组折叠板(50)中,2个滑板(51)在挡板(7)处以铰接点为中心被压缩,此时帘布(8)以轴钩(6)为中心被折叠并收纳至车体夹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 (1)具有至少两层垂向叠加的滑轨,在电机(9)的驱动下,驱动板(5)通过其顶端的驱动滑轮(5 滑动于型材(1)的第一层滑轨(11);在驱动板(5)的带动下,每一组折叠板(50)通过连接点顶端的滑轮(5 滑轮于型材 (1)的第二层滑轨(12);将挡板(7)设置于第二层滑轨(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车厢折叠式门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滑动式的折叠板来吊挂帘布,在车体夹层中型材的滑轨宽度可以改变而形成开放式滑轨结构。以实现帘布打开时,帘布能够在夹层中被逐段地折叠、收纳,包间门被完全地打开,门帘全部被隐藏在夹层中。门帘装置包括有通过安装座与车体相连、内设有滑轨的型材,在型材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驱动板,驱动板连接若干组依次连接的折叠板,折叠板通过其下方的轴钩连接折叠式的帘布。在每一组折叠板中,具有2个首尾铰接的滑板,2个滑板的铰接点下方吊挂所述的轴钩;型材在车体夹层中,设置有一向外侧弯折的挡板并形成开放式的滑轨结构。折叠式门帘装置可采取手动或电动驱动方式。
文档编号B61D19/02GK102556093SQ2010106092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升春, 李桥均, 李莉, 林松, 梁君海, 王旭东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卓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