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81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部分轮式车辆(装备)在铁路、公路以及水上运输中的拉牵捆绑加固,主要采用标准圆环链并配备拴挂环、缩链器、紧链器等组成的链系。标准圆环链(如图I所示)是由左半圆弧段I、右半圆弧段2和两连接左半圆弧段I和右半圆弧段2的中间直线段3组成。 这种标准圆环链在额定使用拉力作用下的延伸率较低,刚性较大,在运输过程中,轮式车辆 (装备)随同载运工具受到瞬间的冲击时,作用在拉牵捆绑链系的拉力较大,易对货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一些精密的仪器,往往对运输中货物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值有限值要求,使用BG/T12718 - 2009、GB/T24816 一 2009等标准圆环链组成的拉牵捆绑链系不能满足对缓冲性能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标准圆环链相比刚度较低、延伸率较大、缓冲性能较优的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所述环链由钢质棒制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圆弧段、右圆弧段和两连接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中间圆弧段,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对称,两所述中间圆弧段相对称,所述中间圆弧段分别与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切。[0006]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左右半圆弧段弧线半径的O.6. I. 5 倍。[0007]两所述中间圆弧段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节距的O. 8 5倍。[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0009]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环链由钢质棒制成,由于它包括左圆弧段、右圆弧段和两连接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中间圆弧段,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对称,两中间圆弧段相对称,中间圆弧段分别与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切。当该钢质环链受到拉力作用时, 中间圆弧段在拉力作用方向可发生明显变形,而钢质环链吸收能量大小由冲击力和变形量决定,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通过增加变形量从而实现吸收运输过程中冲击能量,达到保护货物的效果。与标准圆环链相比,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刚度较低、 延伸率较大、缓冲性能较优。


[0010]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标准圆环链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0012]附图标记1一左圆弧段;2—右圆弧段;3—中间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001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所述环链由钢质棒制成,它包括左圆弧段I、右圆弧段2和两连接所述左圆弧段I和右圆弧段2的中间圆弧段3,所述左圆弧段I和右圆弧段2相对称,两所述中间圆弧段3相对称,所述中间圆弧段3分别与所述左圆弧段I和右圆弧段2相切。[0015]所述左圆弧段I和右圆弧段2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左右半圆弧段弧线半径的O. 6. I. 5倍。[0016]两所述中间圆弧段3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节距的O. 8 5倍。[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所述环链由钢质棒制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圆弧段、 右圆弧段和两连接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中间圆弧段,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对称,两所述中间圆弧段相对称,所述中间圆弧段分别与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左右半圆弧段弧线半径的O. 6. I. 5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中间圆弧段的弧线半径为标准圆环链的节距的O. 8 5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环链由钢质棒制成,由于它包括左圆弧段、右圆弧段和两连接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的中间圆弧段,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对称,两中间圆弧段相对称,中间圆弧段分别与左圆弧段和右圆弧段相切。当该钢质环链受到拉力作用时,中间圆弧段在拉力作用方向可发生明显变形,而钢质环链吸收能量大小由冲击力和变形量决定,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通过增加变形量从而实现吸收运输过程中冲击能量,达到保护货物的效果。与标准圆环链相比,本实用新型拉牵捆绑用钢质环链刚度较低、延伸率较大、缓冲性能较优。
文档编号B61D45/00GK202728250SQ20122032192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熊永钧, 唐宏伟, 车德慧, 殷涛, 陆松, 杨广全, 杨磊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