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950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和喷补车走行轨道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比钢包车走行轨道高出,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接触处自行断开,喷补车系统的主动轮组与从动轮组中心距大于喷补车走行轨道在钢包车走行轨道接触处自行断开长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占用厂房区域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背景技术】
[0002]在RH炉外精炼设备以往的设备结构中,无论是双工位单处理位形式,还是三工位双处理位形式,钢包车与喷补车均在同一条轨道上向相同的方向行进。通常情况下钢包车采用4个轮子设计,其中2个主动轮2个从动轮,双驱动方式,设置有三个自动停车工位,即受包位、处理位和喂丝位;喷 补车也采用4个轮子设计,其中2个主动轮2个从动轮,双驱动方式,设置有两个自动停车位,即待机位和处理位。在RH处理过程中钢包车在受包位接收即将要进行精炼处理的钢包,接收钢包后开至处理位进行处理,此时喷补车处于钢包车的后面也就是待机位,钢水处理结束后,钢包车开出处理位,停到喂丝位;这时喷补车由待机位开到处理位,对真空槽的两个浸溃管进行维护、喷补。在整个过程中,钢包车与喷补车始终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互相避让,互不干涉。这种工艺布置所需要的占地面积比较长,一般在新建厂房中采用这种工艺布置。
[0003]通常在厂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是双工位单处理位的RH结构形式,应用上述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工艺布置形式是较为理想的,而三工位双处理位的RH结构形式,若还是采用钢包车与喷补车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的工艺布置,就需要每个处理位上都有一台喷补车对处理后的真空槽进行维护、喷补,这样的工艺布置会占用很大面积,而且采用两台喷补车也增加了设备成本。本发明克服了双处理位中两台喷补车的工艺布置,占用的厂房区域宽度相对小,而且两处理位采用一个喷补车,节约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工艺布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占用的厂房区域宽度较小,节约了设备成本,稳定、高效、可靠性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和喷补车走行轨道10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10比钢包车走行轨道9高出,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
[0007]钢包车系统包括钢包车车架1,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组2和第一从动轮组3,在钢包车行走过程中,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第一主动轮组2和变频电机4连接,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吹氩接管5,第一电缆卷筒8的第一拖缆7通过第一电缆支架6和钢包车车架1连接;
[0008]喷补车系统包括喷补车车体11,喷补车车体11连接有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主动轮组18、第三从动轮组19,在喷补车行走过程中,第二主动轮组12、第三主动轮组18分别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喷补车车体11和喷补机14连接,第二电缆卷筒15的第二拖缆16通过第二电缆支架17和喷补车车体11连接;
[0009]第三主动轮组18与第三从动轮组19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中心距均大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在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长度。
[0010]所述的钢包车走行轨道9位于0米平面上,喷补车走行轨道10位于0.050米平面上,钢包车走行轨道9低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便于喷补车行走时顺利穿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钢包车走行轨道9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0011]所述的喷补车系统只包括一台喷补车行走在两个处理位之间,与两台钢包车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涉。
[0012]所述的喷补车走行轨道10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0013]本发明系统简单、投资成本低、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占用厂房区域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16]如附图所示,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和喷补车走行轨道10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10比钢包车走行轨道9高出0.050米,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0.2米;
[0017]钢包车系统包括钢包车车架1,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组2和第一从动轮组3,在钢包车行走过程中,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第一主动轮组2和变频电机4连接,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吹氩接管5,第一电缆卷筒8的第一拖缆7通过第一电缆支架6和钢包车车架1连接;
[0018]喷补车系统包括喷补车车体11,喷补车车体11连接有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主动轮组18、第三从动轮组19,在喷补车行走过程中,第二主动轮组12、第三主动轮组18分别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喷补车车体11和喷补机14连接,第二电缆卷筒15的第二拖缆16通过第二电缆支架17和喷补车车体11连接,第三主动轮组18与第三从动轮组19中心距为0.6米,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中心距为
0.6 米。
[0019]所述的钢包车走行轨道9位于0米平面上,喷补车走行轨道10位于0.050米平面上,钢包车走行轨道9略低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便于喷补车行走时可以顺利穿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钢包车走行轨道9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0020]所述的喷补车系统只包括一台喷补车行走在两个处理位之间,与两台钢包车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涉。
[0021]所述的喷补车走行轨道10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00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0023]在A工位上钢包车运行至受包位待机,天车将钢包放置到钢包车车架1上,连接好钢包底吹氩接管5后传输信号到主控室,由操作人员操作钢包运行,通过第一电缆卷筒8由第一拖缆7连接到钢包车的第一电缆支架6上,驱动变频电机4由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使钢包车沿钢包车走行轨道9运行至A处理位,进行钢水精炼处理,处理结束后钢包车沿钢包车走行轨道9开至喂丝位。此时,处于待机位的喷补车接收到信号指示后,通过第二电缆卷筒15由第二拖缆16连接到喷补车的第二电缆支架17上,驱动喷补车车体
11由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主动轮组18带动第三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在喷补车走行轨道10上运行,到达A处理位后,由喷补机14对处理后的真空槽进行喷补、维护。 [0024]A工位钢包车走行轨道9与喷补车走行轨道10成十字交叉布置形式,在A处理位处喷补车走行轨道10断开,但是控制断口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中心距离小于0.2米,喷补车有8个轮子,其中4个主动轮,4个从动轮。喷补车从待机位开至A处理位时,第二主动轮组12、第三主动轮组18全部供电驱动,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使喷补车运行,当行至到喷补车走行轨道10断口处时,第三主动轮组18空转悬空,仅由第二主动轮组12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运行,因为断口处仅有0.2米,第三主动轮组18与第三从动轮组19中心距为0.6米,所以在第三主动轮组18重新落到喷补车走行轨道10上后,第三从动轮组19悬空,第三主动轮组18、第二主动轮组12又共同带动喷补车运行至A处理位,对A处理位的真空槽进行喷补、维护;喷补结束后,喷补车开至A、B工位之间的待机位,此时第二主动轮组12空转悬空时,由第三主动轮组18带动第三从动轮组19、第二从动轮组13运行,使喷补车运行过喷补车走行轨道10断口处,停至中间待机位。
[0025]当B处理位处理钢水后,喷补车以同样方式运行至B处理位对真空槽进行喷补、维护。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其特征在于: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和喷补车走行轨道(10)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10)比钢包车走行轨道(9)高出,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钢包车系统包括钢包车车架(1 ),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组(2)和第一从动轮组(3),在钢包车行走过程中,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第一主动轮组(2 )和变频电机(4)连接,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吹氩接管(5 ),第一电缆卷筒(8 )的第一拖缆(7)通过第一电缆支架(6)和钢包车车架(1)连接;喷补车系统包括喷补车车体(11),喷补车车体(11)连接有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主动轮组(18)、第三从动轮组(19),在喷补车行走过程中,第二主动轮组(12)、第三主动轮组(18)分别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喷补车车体(11)和喷补机(14)连接,第二电缆卷筒(15)的第二拖缆(16)通过第二电缆支架(17)和喷补车车体(11)连接;第三主动轮组(18)与第三从动轮组(19)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中心距均大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在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车走行轨道(9)位于0米平面上,所述喷补车走行轨道(10)位于0.050米平面上,钢包车走行轨道(9)低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钢包车走行轨道(9)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补车系统只包括一台喷补车行走在两个处理位之间,与两台钢包车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补车走行轨道(10)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文档编号】E01B7/28GK103667601SQ20131057741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发明者】曹海玲, 任彤, 王海滨, 方杞青, 陈亚文, 张钰, 周友军, 傅登峰, 吴建龙, 马正锋, 张明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