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797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
背景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层作为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传递来自上部轨道结构纵、横、垂向荷载的关键作用,其施作质量决定着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成败。作为本结构层的关键材料自密实混凝土由于需在轨道板精调完成后进行灌注,无法进行振捣,同时该层作为轨道板与底座间的中间传力层又要求与轨道板和底座能够紧密结合,因此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施工队材料、配比要求高,对工装和灌注工艺技术要求也相当严格。自密实混凝土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自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捣的混凝土。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在灌注时不需要振捣,因此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故自密实混凝土已经逐步应用到板式无砟轨道的铺设中。在现有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中,自密实混凝土层设置在轨道板与底座之间,在灌注成型过程中需要对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周边进行限位封边,也要保证自密实混凝土中空气的排出,同时还需要在轨道板上方对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施加向下的压力,防止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轨道板上浮和偏移或者精调后因为人为踩踏的原因造成轨道板位置变动,而现有的施工工艺中,要么没有设置上述相应装置,要么相应的装置结构复杂,不利于施工工艺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提高施工质量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是这样实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封边模板、轨道板扣压装置和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所述轨道板扣压装置包括预埋在底座上的销子、设置在轨道板上的扣压架以及用于连接销子和扣压架的花篮螺栓,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包括模板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模板固定架上、位于所述封边模板外侧的顶杆,所述顶杆端部顶压在对应封边模板外侧面,在所述封边模板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置有排气槽装置,所述底座、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形成相对密闭的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所述封边模板由侧模和端模组成,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的顶杆顶压在对应侧模的外侧面,所述端模采用木楔配合可活动的X型加固件加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所述轨道板周边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周边齐平,所述封边模板抵靠在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周边,在所述侧模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排气和观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情况的排气槽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所述排气槽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上的排气口以及与排气口配合的插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在所述封边模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周边之间设置有模板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所述顶杆顶压在侧模外侧面的端部为橡胶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在一块轨道板上设置有至少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至少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所述至少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至少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分别均匀分布在对应块轨道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轨道板扣压装置和模板门式固定装置的设置,由轨道板扣压装置对轨道板施加向下压力,从而使轨道板对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形成向下挤压力,并通过精调爪的固定,保证轨道板的位置和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由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对封边模板外侧面形成顶压支撑的作用,防止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由于上方受压而向周边膨胀扩张的趋势,使自密实混凝土在底座、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形成的相对密闭空间内填充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提高施工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封边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道板扣压装置的断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板门式固定装置的断面图。图中标记:1为底座,2a为封边模板的侧模,2b为封边模板的端模,3为销子,4为轨道板,5为扣压架,6为花篮螺栓,7为模板固定架,8为顶杆,9为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10为排气口,11为插销,12为X型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包括设置在底座I上的封边模板、轨道板扣压装置和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所述底座1、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4形成相对密闭的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如图2所示,所述封边模板由侧模2a和端模2b组成,在所述侧模2a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排气和观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情况的排气槽装置,所述排气槽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2a上的排气口 10以及与排气口配合的插销11,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插销被拔出,此时由底座、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形成用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空间与大气连通,当灌注完成后,再将插销插入。[0022]其中,在一块轨道板4上设置有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所述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分别均匀分布在对应块轨道板4上。如图3所示,所述轨道板扣压装置包括预埋在底座I两侧的销子3、设置在轨道板4上的扣压架5以及用于连接销子3和扣压架5两端的花篮螺栓6 ;如图4所示,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包括模板固定架7以及设置在模板固定架7上、位于所述侧模2a外侧的顶杆8,所述顶杆8端部顶压在对应侧模2a外侧面,所述顶杆8顶压在侧模2a外侧面的端部为橡胶头,所述端模2b采用木楔配合可活动的X型加固件12加固;所述轨道板3周边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齐平,所述封边模板抵靠在轨道板3和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在所述封边模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之间设置有模板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座(I)上的封边模板、轨道板扣压装置和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所述轨道板扣压装置包括预埋在底座(I)上的销子(3)、设置在轨道板(4)上的扣压架(5)以及用于连接销子(3)和扣压架(5)的花篮螺栓(6),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包括模板固定架(7)以及设置在模板固定架(7)上、位于所述封边模板外侧的顶杆(8),所述顶杆(8)端部顶压在对应封边模板外侧面,在所述封边模板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 置有排气槽装置,所述底座(I)、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4 )形成相对密闭的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模板由侧模(2a)和端模(2b)组成,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的顶杆(8)顶压在对应侧模(2a)的外侧面,所述端模(2b)采用木楔配合可活动的X型加固件(12)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3)周边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齐平,所述封边模板抵靠在轨道板(3)和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在所述侧模(2a)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置有用于排气和观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情况的排气槽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装置包括设置在侧模(2a)上的排气口(10)以及与排气口(10)配合的插销(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边模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9)周边之间设置有模板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顶压在侧模(2a)外侧面的端部为橡胶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在一块轨道板(4)上设置有至少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至少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组轨道板扣压装置以及至少五组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分别均匀分布在对应块轨道板(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工装,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封边模板、轨道板扣压装置和模板门式固定装置,所述轨道板扣压装置包括预埋在底座上的销子、设置在轨道板上的扣压架以及用于连接销子和扣压架的花篮螺栓,所述模板门式固定装置包括模板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模板固定架上、位于所述封边模板外侧的顶杆,所述顶杆端部顶压在对应封边模板外侧面,在所述封边模板上、轨道板四角对应处设置有排气槽装置,所述底座、封边模板以及轨道板形成相对密闭的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提高施工的质量。
文档编号E01B29/00GK203113173SQ2013200385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李荣飞, 徐中义, 廖宇峰, 胡贵松, 杨炳元, 付啟刚, 阳庆, 陈凌, 吴维洲, 何志勇, 李开龙, 冉龙华, 范晨, 章健华, 肖霞林, 熊维, 潘自立, 田春香, 李粮余, 李保友 申请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