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双路物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423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上下双路物流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上下双路物流车,包括车厢、底盘、底盘下两排以上的轮组、与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界面驱动电源线滑动接触的受电弓和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是在车厢顶部含有两排以上的顶部轮组,顶部轮组的状态根据驱动装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包括:收缩进车厢侧面平面的缩进状态和伸展出车厢侧面平面的伸展状态。本实用新型为广袤的尚未开发国土将来可能产出的粮食能源提供了一种低环境负荷的运输装备。
【专利说明】上下双路物流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下双路物流车。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扩大我国的土地利用面积,中国专利2013208932537《农地轨基自动耕作装 置》披露了一种利用轨基机器人的轨基农地。但对于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包括一年之中有 半年以上冰雪封路或者冰雪融化导致道路泥浆化无法行驶的地区。还有,对于流动性大的 沙漠,建设高等级公路也是极为困难的事,其维护和营运也难度极大。有人驾驶的车辆需要 一定数量人的介入,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这可能会损坏环境或者给环境带来负荷。事实上, 我国广袤的土地其中一部分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可以建设成为粮食、生物塑料和能源 的生产基地。而这些生产基地需要专门的交通运输工具。从长远看,在我国西部,也可以建 设如迪拜那样的新城,而这些新城需要可靠低成本低环境负荷的物流通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上下双路物流车,或简称物流车。
[0004] 本实用新型可以这样做:建设斜拉索塔、以斜拉索塔为基础建设架空轨道、用斜拉 索连接架空轨道与斜拉索塔;斜拉索塔带有中间横段;架空轨道为双层结构,上面为上路 双轨;下面为下路双轨,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作为架空轨道与物流车的连接界面;物流车 顶部的轮组与下路双轨滚动连接;在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之间设置多路空间;进一步,在 斜拉索塔上面设置输电线铁塔并用输电线铁塔连接输电线;
[0005] 沿架空轨道设置包括在多路空间内设置一个以上流体管道、光缆通道、1千伏以上 输电线路通道、1千伏以下输电线路通道、物流车电源线通道、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界面、备 用通道、维修巡视机器人用电源信号线及维修巡视机器人电源信号连接界面;流体管道用 于输送水或者油气;
[0006] 建造自动架设架空轨道设备并令自动架设架空轨道设备经已铺设的架空轨道行 驶至现场作业;还可以在已铺设的轨道的侧面或者向阳面铺设光伏电池板;
[0007] 设计制造电动螺旋桨吊装设备,用于直接将半成品架空轨道从已建成架空轨道上 输送至前方斜拉索塔基础上并固定。
[0008] 还可以制造一个斜拉索架空轨道,包括斜拉索塔、以斜拉索塔为基础建设架空轨 道、用斜拉索连接架空轨道与斜拉索塔。架空轨道为双层结构,上面为上路双轨;下面为下 路双轨,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作为架空轨道与物流车的连接界面;物流车顶部的轮组与下 路双轨滚动连接;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之间用连杆连接;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通过斜拉索 经过斜拉索塔向地面传递重力;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分别带有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界面。
[0009] 还可以在斜拉索塔上面设置输电线铁塔并用输电线铁塔连接输电线;或者在架空 轨道的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之间多路多路空间;在多路空间中设置1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通 道;或者在多路空间中设置1千伏以下输电线路通道;或者在多路空间中设置一个以上流 体管道;流体管道用于输送水或者油气;或者在多路空间中设置光缆通道;或者在多路空 间中设置物流车电源线通道;或者在多路空间设置一个以上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界面;或 者在架空轨道一侧设置光伏电池板。
[0010] 还可以令所述输电线路通道全封闭并与一个以上负压源连通,用于提供真空除 湿。
[0011] 还可以在至少一段架空轨道的下面,设置与物流车底盘轮组接触的登陆双轨,登 陆双轨弯曲与架空轨道岔开;在登陆双轨上方设置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界面;或者登陆双 轨与通向其他地方的陆基双轨连接。
[0012] 还可以在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之间设置均布的坚向连杆;并令坚向连杆与多路空 间连接。还可以采用带维修巡视机器人连接界面的连杆;维修巡视机器人连接界面包括连 接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的连杆上的平移折弯段和设置于连杆外侧的连续轨状物。还可以令 所述中间横段为钢铁构件中间横段并在混凝土斜拉索塔上设置与钢铁构件中间横段的连 接界面。这样,既令斜拉索塔具有理想的力学结构,也扩大了多路空间的设计自由度。还可 以令斜拉索塔包括钢筋混凝土斜拉索塔带机器人连接界面,包括:阶梯状物体和带螺纹连 接界面的物体。这样,维修巡视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人连接界面与斜拉索塔连接并通过斜 拉索塔向地面传递重力。
[0013] 还可以在多路空间中设置一个以上钢铁流体管道并令钢铁流体管道与外界电气 绝缘、与输变电系统电气连接;钢铁流体管道带绝缘层或者不带电气绝缘层和绝热层;钢 铁流体管道与若干个水阀连接,所述水阀的出口含有两个以上与外界电气绝缘的中间水 仓。这样,可以令流体管道的水阀间歇向各中间水仓汲水或者防水,当中间水仓满或者空时 切换流体管道的水阀并令已经满或者空的中间水仓向外界放水或者汲水。
[0014] 还可以在上路双轨与下路双轨之间含有均布的坚向连杆;坚向连杆还与多路空间 连接;或者含有带维修巡视机器人连接界面的连杆;维修巡视机器人连接界面包括连接上 路双轨与下路双轨的连杆上的平移折弯段和设置于连杆外侧的连续轨状物;或者令所述中 间横段为钢铁构件中间横段并在混凝土斜拉索塔上设置与钢铁构件中间横段的连接界面; 或者令斜拉索塔含有钢筋混凝土斜拉索塔带机器人连接界面,包括阶梯状物体和带螺纹连 接界面的物体;或者令多路空间中含有一个以上钢铁流体管道并令钢铁流体管道与外界 电气绝缘、与输变电系统电气连接;钢铁流体管道带绝缘层或者不带电气绝缘层和绝热层; 并建造一个与外界电气绝缘的流体加载/卸载终端,包括与钢铁流体管道连接的若干个自 动水阀。自动水阀的出口通向两个以上与外界电气绝缘的中间水仓;或者通向两个以上与 外界电气绝缘的泵送水槽。
[0015] 还可以制造一台物流车,包括车厢、底盘、底盘下两排以上的轮组、与物流车电源 电气连接界面驱动电源线滑动接触的受电弓和无人驾驶系统。在车厢顶部含有两排以上的 顶部轮组,各排顶部轮组包括左、右两部分;各部分轮组的轮轴通过一个一维移动副与车厢 连接,并与一个驱动装置包括液压和丝杆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顶部轮组的状态根据驱动装 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包括:收缩进车厢侧面平面的缩进状态和伸展出车厢侧面平面的伸 展状态。
[0016] 还可以令一个以上底盘轮组和/或者顶部轮组为电驱动轮组;或者采用物流车远 程操作控制系统。
[0017] 还可以制造一台架空轨道物流车,包括车厢、车灯系统和前后排充气轮胎。其特征 是含有一个与嵌入式驾驶室的连接界面;与嵌入式驾驶室的连接界面包括钢板和设置于钢 板上的螺纹连接界面;嵌入式驾驶室包括方向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箱、车灯系统以及与物 流车电动轮组的电气连接界面及控制信号连接界面;前后排充气轮胎与车厢之间设置有液 压调节装置。
[0018]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方法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之四:制造一台无人驾驶架空轨 道铺设设备,包括履带式桩机、固定或者履带式起重吊装设施、混凝土搅拌泵送装置、斜拉 索塔混凝土浇筑模板、轨基斜拉索连接调试机器人、轨基架空轨道对接机器人、轨基管道缆 线铺设机器人和轨基输电线铁塔架设机器人。采用远程操作控制界面和多路监控摄像器 件。履带式打桩机、固定或者履带式起重吊装设施、混凝土搅拌泵送装置和斜拉索塔混凝土 浇筑模板,在其顶部带有与下路双轨的连接界面;轨基斜拉索连接调试机器人、轨基架空轨 道对接机器人、轨基管道缆线铺设机器人和轨基输电线铁塔架设机器人带有与上路双轨的 连接界面。
[0019] 还可以制造一个电动螺旋桨吊装设备,包括电动螺旋桨阵列、与半成品架空轨道 的连接界面、与后援电源的柔性连接线和控制系统。与半成品架空轨道的连接界面和电动 螺旋桨阵列的各电动螺旋桨上均布配置有拉力传感器包括应变片传感器;各拉力传感器通 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控电路信号连接,并且所述各电动螺旋桨的驱动电机作 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
[0020] 还可以制造一台架空轨道除雪设备,包括与上路双轨滚动连接的轮组、与轮组传 动连接或者一体化制作的驱动装置。采用一个刃口与多路空间上表面吻合的铲雪刀,在铲 雪刀的刀板上表面设置一台以上电动旋转的甩水刀片。
[0021] 有益效果:为广袤的尚未开发的国土将来可能产出的粮食和能源提供了一种低环 境负荷的运输途径。采用上路与下路双轨可以满足双向通行,但比同一路面上的双向轨道 或者高等级公路造价低很多,包括:因为负荷与斜拉索之间的横向力传递距离最短化,轨道 及负荷的重力可以直接通过斜拉索传递。再加上为无人乘坐的设计,安全裕量要求不用太 高,其造价可以降低至每米2千元左右约相当于高速公路每米3至4万元造价的百分之几, 而使用寿命可以从高速公路的20年提高至30年以上。即使穿越1千千米荒漠的双向架空 轨道造价也可以低于20亿元。即使不计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可能的输油管道共同分摊造价, 以每年双向100万吨货物运输、架空轨道使用寿命30年计,1000千米的架空轨道每吨公里 运输的折旧费0.067元(20亿元/ (1000000*1000 *30))。斜拉索塔结构对地质条件不敏 感。即使在非荒漠非生态脆弱地区也可以推广应用。
[0022] 即使将20%目前未系统开垦国土建设成为粮食、生物塑料和能源的生产基地,每 年也可以增加3万亿元以上的财富。架空轨道作为所述生产基地的辅助系统,其投资的内 部收益率高于24%。
[0023] 表L《1千米架空轨道造价表》(讨论稿;单位:元;斜拉索塔间距50米)

【权利要求】
1. 上下双路物流车,包括车厢、底盘、底盘下两排以上的轮组、与物流车电源电气连接 界面驱动电源线滑动接触的受电弓和无人驾驶系统,其特征是在车厢顶部含有两排以上的 顶部轮组,顶部轮组的状态根据驱动装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包括:收缩进车厢侧面平面的 缩进状态和伸展出车厢侧面平面的伸展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双路物流车,其特征是一个以上底盘轮组和/或者顶部 轮组为电驱动轮组;或者含有物流车远程操作控制系统。
【文档编号】E01B2/00GK204264139SQ201420417094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7日
【发明者】施国樑 申请人:方彩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