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795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橡胶节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减振部件,具体是说,为一种轨道交通减振用橡胶节点。



背景技术:

橡胶节点广泛用于轨道交通减振产品中,尤其是转向架的减振产品,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根据制动产品的应用工况,橡胶节点要求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轴向、径向和弯曲刚度要求,保证车辆过弯道时,制动夹钳单元的偏转导致与轮对运动不干涉。

目前橡胶节点主要结构型式有两种。

公开号为cn201296256y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用橡胶关节,其包括外套、轴芯和橡胶层,并在橡胶层的两端设置挡圈(防脱轴套)。这种产品结构如图1所示,此节点采用轴芯4和橡胶体3硫化成一体,压装在套筒(或产品构架)1中,防脱轴套5防止轴向脱落。该类节点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径向刚度,径向方向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这种结构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较小,易造成制动夹钳单元与轮对的运动干涉。

图2所示是另一种应用于转向架的橡胶节点结构示意图,此节点采用轴芯4、橡胶体3、外套2硫化成一体,再将整体结构压装在套筒(或产品构架)1上,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径向刚度、同时也具有相对较大的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正是由于其弯曲刚度较大,可以防止制动夹钳单元与轮对的运动干涉,但去降低了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改变橡胶节点径向刚度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度增加橡胶节点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的新型橡胶节点。

本发明的内容为:橡胶节点,包括轴芯、套筒和橡胶体,所述套筒为筒状,套装在轴芯上,包括侧周壁和由侧周壁两端向轴芯方向延伸两侧端壁,橡胶体与轴芯硫化为一体,且与套筒两侧端壁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橡胶体两端的防脱轴套和限位轴套,所述防脱轴套朝向橡胶体的一面为锥形面,沿锥形面压入橡胶体,其与橡胶体和套筒两侧端壁之间为过盈压装,橡胶体通过橡胶的弹力挤压在防脱轴套的锥面上;防脱轴套进一步与轴芯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轴套设置在防脱轴套与轴芯之间的间隙内,其与橡胶体和套筒两侧端壁之间为过盈压装。

优选为:所述限位轴套进一步与轴芯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为:限位轴套与防脱轴套相配合的一面为锥形面,二者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为:限位轴套采用非金属或金属材质,防脱轴套采用金属材质。

优选为:限位轴套与防脱轴套可为一体或为可分离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新型橡胶节点结构,通过设置防脱轴套和限位轴套的配合使用,使橡胶节点具有径向刚度,同时也具有轴向和弯曲刚度,且限位轴套与轴芯件存在间隙,这种结构及可以限制过度的弯曲,同时又具有轴向限位作用,即允许产品在一定的角度内弯曲,且弯曲角度可以控制,防止其轴向蹿动。使车辆在通过弯道时,防止夹钳单元的偏转导致与轮对的运动干涉。

本发明在不改变橡胶节点径向刚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增加橡胶节点的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使橡胶节点的弯曲刚度不能承受冲击时,限位轴套可以限制橡胶节点的弯曲,以缓冲轨道车辆受到的冲击作用,增强产品的减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橡胶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橡胶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橡胶节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筒,101-侧周壁,102-端壁,2-外套,3-橡胶体,4-轴芯,5-防脱轴套,6-限位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减振系统的橡胶节点。与传统的橡胶节点相比,这种产品具有更好的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和弯曲程度。

与传统的橡胶节点结构相同,

本技术:
提供的橡胶节点包括轴芯4、套筒1和橡胶体3,套筒1为筒状,套装在轴芯4上,包括侧周壁101和由侧周壁101两端向轴芯4方向延伸端壁102,轴芯4机加工完成后,涂抹粘结剂在放入模具中,将橡胶胶料注入模具,通过以上将轴芯4和橡胶体3硫化为一体,再将其压装在上套筒1内。橡胶体3与套筒1两侧端壁间存在间隙。具体参考图3,此处说明,以图3所示的方向为标准,竖直方向为下述的“径向”,水平方向为下述的“轴向”。

与传统的橡胶节点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橡胶节点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橡胶体3两端的防脱轴套5和限位轴套6。

防脱轴套5朝向橡胶体3的一面为锥形面,由于橡胶体与套筒1的侧周壁之间为非固定连接结构,使得防脱轴套5可以沿锥形面压入橡胶体3,将橡胶体3朝向轴芯4的方向压缩。防脱轴套5与橡胶体3和套筒1两侧端壁102之间为过盈压装,压装后,防脱轴套5进一步与轴芯4间存在间隙。

防脱轴套5可以保证橡胶体3的径向刚度,限制橡胶体3的轴向变形,但其与轴芯4之间间隙同时也会造成橡胶体3轴向方向容易脱落。

为解决以上问题,进一步在防脱轴套5与轴芯4之间的间隙内设置限位轴套6,限位轴套6与防脱轴套5相配合的一面为锥形面,即限位轴套6和防脱轴套5之间采用采用锥面配合的型式,限位轴套6通过橡胶的弹力挤压在防脱轴套5的锥面上。限位轴套6与防脱轴套5可为一体或为可分离结构,一体结构有利于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性,而分体结构更灵活,在部件损坏前提下,更换更方便。

限位轴套6进一步与轴芯4之间存在间隙,这种间隙可以增加节点的轴向弯曲性。

限位轴套采用非金属(满足部分车辆使用过程中绝缘需求)或金属材质,防脱轴套采用金属材质。

本发明所述橡胶节点可安装在列车转向架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径向刚度以及较好的减振性能,同时也具有轴向弯曲性能和轴向刚度。在列车正常直线行驶或转弯行驶过程中,都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减振性和防止夹钳运动导致的对轮对的运动干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橡胶节点,包括轴芯、套筒和橡胶体,所述套筒为筒状,套装在轴芯上,包括侧周壁和由侧周壁两端向轴芯方向延伸两侧端壁,橡胶体与轴芯硫化为一体,且与套筒两侧端壁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橡胶体两端的防脱轴套和限位轴套,所述防脱轴套朝向橡胶体的一面为锥形面,沿锥形面压入橡胶体,其与橡胶体和套筒两侧端壁之间为过盈压装,防脱轴套进一步与轴芯间存在间隙;所述限位轴套设置在防脱轴套与轴芯之间的间隙内,其与橡胶体和套筒两侧端壁之间为过盈压装。本发明在不改变橡胶节点径向刚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增加橡胶节点的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松;黄士伟;覃立伟;王震;张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9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