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5995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线路里程越来越长,线路条件越来越复杂,行车速度越来越高,对信号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缩短行车间隔,折返能力作为影响行车间隔的主要因素,因此研发一种高效的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繁复的无人折返操作流程,不但增加司机的培训成本,还引入更多人为操作错误造成列车延误的风险,因此研发一种操作简洁的无人自动折返流程也是重中之重。

目前的无人折返操作流程如下所述:

车上流程:在执行完站台作业车门关闭且锁闭且折返进路办理成功后,车载控制器vobc闪烁折返图标,闪烁驾驶台ar按钮提示司机折返,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驾驶台ar按钮按下后常亮,此时站台ar按钮闪烁,然后司机下车按压站台ar按钮,按压站台ar按钮后常亮,司机回到驾驶室关闭钥匙,驾驶台的mmi黑屏进入无人折返状态,此时可能还存在高速断路器问题需要等待8s才能动车。

上述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到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

车下流程:在执行完站台作业车门关闭且锁闭且折返进路办理成功后,vobc闪烁折返图标,闪烁驾驶台ar按钮提示司机折返,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驾驶台ar按钮按下后常亮,司机关闭钥匙,mmi黑屏,站台ar按钮开始闪烁,司机下车按压站台ar按钮,列车进入无人折返状态。

上述流程,司机操作需要10s左右,如果有高速断路器,不会增加操作时间,但会导致操作时间不会低于10s。

由上面描述可知,现有的无人自动折返过程较为复杂,且用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简洁高效,有效缩短了折返间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ato启动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to启动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包括:车下无人折返步骤;

所述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后,司机下车走到站台;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其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

司机上车,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进一步地,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具体包括:

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向地面区域控制器zc发送站台ar按钮闪烁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具体包括:

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联锁将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告知地面zc,地面zc接收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告知列车,列车采集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向地面zc发送站台ar按钮常亮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进一步地,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执行:

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进一步地,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不管是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和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这是因为,当ar继电器吸起后,司机可以随时关闭钥匙,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导致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此时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这是因为,司机的操作第一个步骤是关闭钥匙,一旦出现钥匙回弹现象时,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可继续进行无人折返操作,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现有技术方案一旦出现钥匙回弹,需要重新进行折返流程操作,操作复杂,并且司机一旦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这是因为,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车上车下流程可同时支持,车上车下流程操作大体一致,司机操作起来简洁明了,大多数的自动折返操作复杂且不灵活,往往会在站台耽误大量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简洁灵活,可以大大缩短折返间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折返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折返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的描述可知,现有的无人折返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较长。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用于简化无人折返过程,缩小折返间隔。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该方法包括:车上无人折返步骤;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步骤101: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钥匙用于判断列车的哪端为控制端,钥匙打开即表示该端为控制端,两端同时只能打开一端的钥匙。

步骤102: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103: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在本步骤中,司机关闭钥匙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不包括驾驶室的门)已经关闭且锁闭的情况下,驾驶台ar按钮开始闪烁,提示司机按压驾驶台ar按钮。

步骤104: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

步骤105: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ato启动按钮的操作。

步骤106: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to启动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to启动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to启动按钮常亮。

步骤107: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

在本步骤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在这个过程中司机不需要再做任何操作,仅需要从当前端走到折返端即可。

步骤108:司机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可以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而在现有技术的有人折返流程中,由于司机要驾驶列车到折返轨,因此司机不可能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需要进路开放、信号机开放之后,才能关闭钥匙,关闭钥匙的时机不能由司机自行决定,这不但导致司机操作时机受限,而且会延长折返间隔。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在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则必须等待这8s左右的时间,而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无人折返方法,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车上折返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而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站台作业中进行,站台作业后的司机操作时间在3s-5s,且不受高速断路器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而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按压ar按钮,才能再次关闭钥匙,而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不必再次按压ar按钮,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且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若司机没有重新按压ar按钮,而是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根据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从15s-20s缩短到5s以内)。除此以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上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势:①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使得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方便灵活,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②容错率高,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③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该方法包括:车下无人折返步骤;

参见图2和图3,所述车下无人折返步骤包括:

步骤201:当车载控制器vobc判断列车停稳在无人折返进入窗内时,vobc控制当前的控制端的ar继电器吸起,且控制人机界面mmi上闪烁折返图标,提示司机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202: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

步骤203:钥匙关闭后,当vobc检测到车门关闭且锁闭时,控制驾驶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

步骤204:司机根据闪烁的驾驶台ar按钮进行按压驾驶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驾驶台ar按钮常亮后,司机下车走到站台。

步骤205: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在本步骤中,在判断满足发车条件的情况下,向地面区域控制器zc发送站台ar按钮闪烁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站台ar按钮闪烁,提示司机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

步骤206: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在本步骤中,司机根据闪烁的站台ar按钮进行按压站台ar按钮的操作,联锁将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告知地面zc,地面zc接收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告知列车,列车采集到站台ar按钮按下信息后,向地面zc发送站台ar按钮常亮信息,地面zc接收到列车发送的信息后,通知联锁,使得站台ar按钮常亮。

步骤207:列车自动驶入驶出折返轨并折返回目的站台。

在本步骤中,在折返换端完成时,折返端的ar继电器吸起,控制端的ar继电器自动落下,在这个过程中司机不需要再做任何操作,仅需要从当前端走到折返端即可。

步骤208:司机上车,打开折返端的钥匙,激活已经变为前端的折返端驾驶室,折返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可以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而在现有技术的有人折返流程中,由于司机要驾驶列车到折返轨,因此司机不可能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需要进路开放、信号机开放之后,才能关闭钥匙,关闭钥匙的时机不能由司机自行决定,这不但导致司机操作时机受限,而且会延长折返间隔。例如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在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若在现有技术的无人折返流程中,则必须等待这8s左右的时间,而若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无人折返方法,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车上折返流程,单个司机完成整个操作需要15s-20s,如果有高速断路器,时间还要再增加8s。而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站台作业中进行,站台作业后的司机操作时间在3s-5s,且不受高速断路器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司机在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的过程中,若出现钥匙回弹的现象,则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继续进行后续无人折返操作。而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按压ar按钮,才能再次关闭钥匙,而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不必再次按压ar按钮,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并且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一旦出现钥匙回弹,若司机没有重新按压ar按钮,而是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根据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自动折返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司机只需要进行三步操作,不但省去了繁琐的程序,而且也有效节省了司机的操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了折返流程给折返时间带来的延迟(从10s-15s缩短到10s以内)。除此以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下无人自动折返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势:①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使得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方便灵活,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②容错率高,降低了司机操作的出错概率。③在无人折返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车上车下流程可同时支持,车上车下流程操作大体一致,司机操作起来简洁明了,大多数的自动折返操作复杂且不灵活,往往会在站台耽误大量时间,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简洁灵活,可以大大缩短折返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司机根据驾驶台上的mmi上闪烁的折返图标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可以在ar继电器吸起后的任意时刻进行,也就是说可以在列车在站台开门前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也在列车在站台上下客期间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还可以在列车关闭车门后进行关闭钥匙的操作,关钥匙时机由司机自行决定。有部分列车的牵引系统由于存在高速断路器,会导致关闭钥匙后一定时间内(8s左右)列车无法牵引,此时若在站台作业阶段提前关闭钥匙则可以缩短折返间隔。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无人自动折返方法,尽量不限制司机的操作时机,司机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时机,不但灵活自由,而且还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折返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司机的操作第一个步骤是关闭钥匙,因此一旦出现钥匙回弹现象,则可以直接再次关闭钥匙继续进行无人折返操作。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容错率高,故障恢复时间短。而现有技术的方案一旦出现钥匙回弹,则需要重新进行折返流程操作,操作复杂,并且司机一旦错误的再次关闭钥匙,直接会导致列车降级无人折返失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闭钥匙后,驾驶台的mmi可以不黑屏,正常显示所有信息,这样不会因为提前关闭钥匙而影响司机的站台作业,也会在无人折返期间为司机提供更多的信息显示。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折返方法,在无人折返过程中人机交互更加友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列车无人折返是指司机不用迅速从一端跑到另一端,且司机不用操作折返端的大部分操作如减速和制动等,减轻司机工作量和责任,而不是指完全没有司机的参与。根据上面介绍的车上无人折返步骤可知,无人折返中的部分操作还是需要司机配合完成的,例如,根据提示按压驾驶台ar按钮以及根据提示按压ato启动按钮等操作需要司机来配合完成。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