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17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交通载具如汽车的内装配备有愈来愈多样化的趋势,其除了使原内装的配备升级并美观之外,更有许多电子辅助系统的安装,进而使得使用者在行驶交通载具时愈趋方便。举例而言,现有的交通载具大部分均装有导航系统、环景影像系统或倒车辅助系统等,使得人们在出门旅游、停车以及倒车入库时更为方便,其中,使用者欲选择上述系统时,通过操作面板的操作来控制上述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操作功能。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和仅以电池电能运转的电动车辆已经面世或者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市场。期望将被配置成提供这种信息的显示器子总成隐藏起来。目前动车前台面板比较简单、成旧,缺少美观性、不够时尚新颖,而且部分车辆的前面板支撑性能较差,容易发生脱离移位的现象。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提高支撑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包括基座和面板,所述基座设置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棱柱体结构,基座的两侧对称嵌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柱、中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三者沿着基座的纵向呈相互平行且交错排布设置,基座的上端面以上支撑柱为基准线向内凹陷设置有装配卡槽,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支撑腿,两条支撑腿之间间隔形成支撑腔;所述面板设置为扇形结构,面板的底部向下凸出延伸设置有限位凸台,面板通过限位凸台卡合在基座的装配卡槽内,面板上设置有数个装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柱、中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均设置为直径一致的圆柱体结构,上支撑柱和中支撑柱呈相切且交错式排布;中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呈相切且交错式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腔设置为拱桥形空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和装配卡槽均设置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柱体结构,二者的曲率半径一致且结构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沿着相邻的装配孔之间设置有配重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沿纵向设置为圆柱体结构,配重块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面板设置为长方体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防震垫,防震垫设置为上下两层气垫中间夹设弹簧连接而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由三根支撑柱排布而成的支撑机构,可提高基座的支撑性能,提高抗压力,同时为面板提供了一定的卡合空间,可承受面板的重力,防止发生形变;基座的支撑腿保证支撑稳定性,拱桥形支撑腔可降低生产成本;面板通过限位凸台卡合在基座的装配卡槽内,可增大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合稳定性,防止脱落移位现象,便于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装配卡槽;2、上支撑柱;3、基座;4、中支撑柱;5、下支撑柱;6、支撑腿;7、配重块;8、面板;9、装配孔;10、防震垫;11、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动车用前台面板8,包括基座3和面板8,所述基座3设置为横截面呈“H”字形的棱柱体结构,基座3的两侧对称嵌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柱2、中支撑柱4和下支撑柱5,三者沿着基座3的纵向呈相互平行且交错排布设置,上支撑柱2、中支撑柱4和下支撑柱5均设置为直径一致的圆柱体结构,上支撑柱2和中支撑柱4呈相切且交错式排布;中支撑柱4和下支撑柱5呈相切且交错式排布。

三根支撑柱的特殊排布结构,可提高基座3的支撑性能,提高抗压力,同时为面板8提供了一定的卡合空间,可承受面板8的重力,防止发生形变。

基座3的上端面以上支撑柱2为基准线向内凹陷设置有装配卡槽1,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两条支撑腿6,两条支撑腿6之间间隔形成支撑腔,支撑腔设置为拱桥形空腔结构;支撑腔的特殊结构,保证支撑稳定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面板8设置为扇形结构,面板8的底部向下凸出延伸设置有限位凸台11,限位凸台11和装配卡槽1均设置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柱体结构,二者的曲率半径一致且结构相互配合,面板8通过限位凸台11卡合在基座3的装配卡槽1内,面板8上设置有数个装配孔9。相互卡合的面为曲面结构,可增大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合稳定性,防止脱落移位现象,便于拆卸和安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面板8上沿着相邻的装配孔9之间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配重块7沿纵向设置为圆柱体结构,配重块7的上下两端分别凸出于面板8设置为长方体凸块。

配重块7的中部圆柱体结构,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可以提高面板8的支撑稳定性,可承受上下方向的冲击力、压力,提高耐冲击性,避免面板8发生变形的现象,上下两端的长方体凸块可起到限位的作用,放置配重块7从面板8上脱落移位;配重块7对面板8内的装配部件起到一定的水平支撑作用,且对面板8内的部件进行防护。

面板8上设置有防震垫10,防震垫10设置为上下两层气垫中间夹设弹簧连接而成的结构。气垫和弹簧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成双重弹性缓冲作用,当装配部件装配在面板8内部后,当面板8随着车辆移动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防震垫10可缓解震动过程中发生的撞击力,保证面板8内部各部件的运行稳定性。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