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3936发布日期:2019-06-21 23:40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厢体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列车的车厢制造过程中,车厢的底架边梁与门立柱之间结合区域结构较为薄弱,一般需要另外焊接补强结构以提高车厢的整体结构强度。现有的补强结构采用厚钢板焊接,焊接时,厚钢板与门立柱及边梁需开坡口,焊接量大且成型困难,同时焊接后疲劳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及具有其的门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角补强结构疲劳强度较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角补强结构,包括:补角板,补角板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焊接,第二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门立柱焊接。

进一步地,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补角板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补角板为两个,两个补角板沿门框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补角板具有与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均相邻的斜边,门角补强结构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个侧边与两个补角板的两条斜边对应焊接。

进一步地,加强板的底边与底边梁焊接,加强板的顶边与门立柱的焊接。

进一步地,两个补角板的斜边均为弧形边;其中,加强板为与两条斜边匹配的弧形板体。

进一步地,两个补角板的斜边均为直线边;其中,加强板为与两条斜边匹配的平面板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框结构,包括门角补强结构,门角补强结构为上述的门角补强结构。

进一步地,门框结构还包括:底边梁;门立柱,门立柱为两根,两根门立柱间隔设置在底边梁的两端;其中,门角补强结构为两个,两个门角补强结构对应设置在两根门立柱与底边梁连接处。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门角补强结构,包括补角板,补角板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焊接,第二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门立柱焊接。具有焊接量小、成型简单、焊接后疲劳强度较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门角补强结构疲劳强度较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门角补强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门框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补角板;20、底边梁;30、门立柱;40、加强板;50、门角补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角补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补角板10,补角板10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20焊接,第二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门立柱30焊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门角补强结构,包括补角板10,补角板10具有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底边梁20焊接,第二直角边用于与门框结构的门立柱30焊接。具有焊接量小、成型简单、焊接后疲劳强度较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门角补强结构疲劳强度较弱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长度相等,补角板10沿竖直方向延伸。补角板10采用薄钢板从而降低门角补强结构的重量,补角板10采用电弧焊的方式焊接在底边梁20和门立柱30的连接处,保证门角补强结构与底边梁20和门立柱30的完全焊透,提高焊缝疲劳强度。

进一步地,补角板10为两个,两个补角板10沿门框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补角板10与门立柱30的外侧壁平齐,另一个补角板10与门立柱30的内侧壁平齐。

进一步地,补角板10为三角形结构,补角板10具有与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均相邻的斜边,门角补强结构还包括加强板40,加强板40的两个侧边与两个补角板10的两条斜边对应焊接,加强板40的底边与底边梁20焊接,加强板40的顶边与门立柱30的焊接。通过设置加强板40能够有效提高两个补角板10之间的横向支撑力从而提高门角补强结构的强度和耐疲劳度。

可选地,两个补角板10的斜边均为弧形边或直线边;相应地,加强板40为与两条斜边匹配的弧形板体或平面板体。优选地,为了与门框结构上部的两个边角的圆角结构相匹配,加强板40采用弧形板体,从而在底边梁20和两根门立柱30之间形成圆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角补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门角补强结构由两不锈钢薄板拼焊而成,重量轻;

2)与车体的底架边梁与门立柱焊接施工方便、简单,焊后成型好,焊缝强度有保证;

3)可根据车体材料需要,调整门角补强结构薄板材料,适用于铝合金及不锈钢车体门角处补强,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框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门角补强结构50,门角补强结构50为上述实施例的门角补强结构。应用上述实施例的门角补强结构的门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门角补强结构疲劳强度较弱的问题。

进一步地,门框结构还包括:底边梁20;门立柱30,门立柱30为两根,两根门立柱30间隔设置在底边梁20的两端;其中,门角补强结构50为两个,两个门角补强结构50对应设置在两根门立柱30与底边梁20连接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