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和门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311发布日期:2019-05-17 19:5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和门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及其车头和门框。



背景技术:

目前,地体车辆大多为不锈钢材质,门框组成一般采用门扣铁或者门立柱结构,结构较为简单。

门框处位于车钩座上方,受拉伸、压缩载荷较大,现有结构的强度及刚度还有待提高。

同时,考虑到门框上安装扶手,需有一个扶手安装空间,现有结构的工艺实现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框,能够保证结构的强度及刚度,同时可减小工艺的实现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门框的地铁车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地铁车头的地铁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框,用于地铁车头,包括第一门立柱、第二门立柱、门上梁、上门框和下门框;

所述门上梁拼焊于所述第一门立柱和所述第二门立柱之间,所述上门框焊接于所述第一门立柱、所述门上梁和所述第二门立柱,所述下门框拼焊于所述第一门立柱和所述第二门立柱之间;所述上门框和/或所述下门框为超塑成型的曲面蒙皮;

所述第一门立柱位于所述上门框和所述下门框之间形成扶手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门立柱位于所述上门框和所述下门框之间形成扶手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立柱、所述第二门立柱和/或所述门上梁为铝合金型材。

优选的,所述上门框和/或所述下门框为铝合金蒙皮。

优选的,所述门上梁包括焊接的门上横梁和门上斜梁。

优选的,还包括焊接于所述上门框和所述第一门立柱之间的门上补板。

优选的,还包括焊接于所述下门框的门下补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立柱、所述第二门立柱和/或所述门上梁具有用于同车头骨架配合的插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横向插接结构和/或纵向插接结构。

一种地铁车头,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为如上述的门框。

一种地铁车辆,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为如上述的地铁车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框,其整体采用铝合金型材进行拼焊,保证结构的强度及刚度;采用铝型材可减小工艺的实现难度,减小焊接产生的结构变形,提高产品整体质量;门框上下位置各焊接一块曲面蒙皮,蒙皮与型材曲面随型,故连接位置曲面较为复杂,采用超塑成型工艺,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门框的地铁车头和地铁车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C-C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1中D-D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1中E-E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1中F-F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沿图1中G-G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图1中H-H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装配于地铁车头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门立柱,2为第二门立柱,3为门上横梁,4为门上斜梁,5为上门框,6为门下补板,7为下门框,8为门上补板,9为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用于地铁车头,包括第一门立柱1、第二门立柱2、门上梁、上门框5和下门框7,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其中,门上梁拼焊于第一门立柱1和第二门立柱2之间,上门框5焊接于第一门立柱1、门上梁和第二门立柱2,下门框7拼焊于第一门立柱1和第二门立柱2之间;上门框5和/或下门框7为超塑成型的曲面蒙皮,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

第一门立柱1位于上门框5和下门框7之间形成扶手安装空间,第二门立柱2位于上门框5和下门框7之间形成扶手安装空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其整体采用拼焊,保证结构的强度及刚度;门框上下位置各焊接一块曲面蒙皮,采用超塑成型工艺,与立柱配合形成扶手安装空间,减小工艺难度,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保证成型美观。

具体的,上门框5分别与第一门立柱1、门上梁和第二门立柱2配合围成空腔结构,满足外形需要,减小工艺难度,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类似的,下门框7分别与第一门立柱1和第二门立柱2配合围成空腔结构,满足外形需要,减小工艺难度,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

作为优选,第一门立柱1、第二门立柱2和/或门上梁为铝合金型材。通过选用铝合金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铝型材可减小工艺的实现难度,减小焊接产生的结构变形,提高产品整体质量。

如图1所示,第一门立柱1和第二门立柱2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扶手的垫块9,扶手通过螺钉固定在垫块9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门框5和/或下门框7为铝合金蒙皮。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高,质量轻。蒙皮与型材曲面随型,采用超塑成型工艺可实现复杂曲面,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门上梁包括焊接的门上横梁3和门上斜梁4,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通过分段拼焊结构能够实现在保证结构强度及刚度的前提下满足造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还包括焊接于上门框5和第一门立柱1之间的门上补板8,能够强化上门框5和第一门立柱1连接处的强度及刚度,其结构可以参照图5所示。

类似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框,还包括焊接于下门框7的门下补板6,能够强化下门框7处的强度及刚度,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0所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门立柱1、第二门立柱2和/或门上梁具有用于同车头骨架配合的插接结构。骨架设计采用了插接连接形式,在两块板交叉处两板开插口,插接完成后在斜对角焊接,每个插接接头有两条焊缝该插接结构运用于铝合金地铁车辆。相对于以往的梁柱结构,整体骨架采用铝板进行插接对焊,可减少车体骨架整体重量,并实现更好的车体强度及刚度。板梁与板梁间进行插接连接,能更好地保证整体骨架的定位精度,减小工艺焊接的难度,也能更好地提高料件的加工精度。整体骨架通过插接组焊,可进一步提高骨架的承载能力,避免骨架结构因为焊接、承载等而发生结构变形。

作为优选,插接机构包括横向插接结构和/或纵向插接结构,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3所示,即分别沿水平和竖直方向,以满足地铁车头的受力需求,整个骨架形成“井”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铁车头,包括门框,门框为如上述的门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铁车辆,包括车头,车头为如上述的地铁车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框,门框处位于车钩座上方,受拉伸、压缩载荷较大;同时考虑到门框上安装扶手,需有一个扶手安装空间,为保证成型美观、减小工艺难度,门框整体采用型材拼焊。考虑门框位置的受力情况,保证结构的强度及刚度,门框整体采用铝合金型材进行拼焊;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铝型材可减小工艺的实现难度,减小焊接产生的结构变形,提高产品整体质量。为保证门框的成型美观,上下位置各焊接一块曲面蒙皮,蒙皮与型材曲面随型,故连接位置曲面较为复杂,应采用超塑成型工艺,更能实现结构可行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门框的地铁车头和地铁车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