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309发布日期:2019-08-21 00:01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铁路平车装载运输圆柱形货物时,对平车装载运输圆柱形货物的捆绑加固,都是采用多股铁线或绳索捆绑,绞棒绞绕绷紧的加固方法。这种加固方法单股受力不均、操作复杂、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高、装卸现场杂乱无章,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惯性作用而产生位移,极易产生捆绑松动而又无法紧固,存在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解决圆柱形货物在平车上装载运输时容易发生位移、滚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体中的承载梁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由左侧端部横梁、前侧端部纵梁、右侧端部横梁和后侧端部纵梁依次连接合围组成;所述承载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侧支撑梁底板和右侧支撑梁底板,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右侧支撑梁底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前侧端部纵梁、后侧端部纵梁对应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所述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为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左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端部横梁、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对应连接,所述右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侧端部横梁、所述右侧支撑梁底板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至少一组底角件,各组所述底角件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第一底角件和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第二底角件。

具体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均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与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的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均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与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的位置处。

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之间通过第一角件连接片相连。

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之间通过第二角件连接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端部横梁与前侧端部纵梁之间、所述前侧端部纵梁与右侧端部横梁之间、所述右侧端部横梁与后侧端部纵梁之间、以及所述后侧端部纵梁与左侧端部横梁之间均设有框体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和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底板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前侧吊钩,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后侧吊钩。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前侧固定销,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后侧固定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通过在支撑底座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中的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采用倒置的V形结构,从而使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之间形成一V形槽,将圆柱形货物放置在V形槽中,能够有效防止圆柱形货物在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发生位移、滚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在火车平车上运输圆柱形货物,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击时,能够有效减少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位移的行程,进而减小对圆柱形货物的纵向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平车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101左侧端部横梁、102:前侧端部纵梁;103:右侧端部横梁;104:后侧端部纵梁;105:左侧支撑梁底;106:右侧支撑梁底板;2:支撑组件;201:左侧支撑件;202:右侧支撑件;3:圆柱形货物;4:第一底角件;5:第二底角件;6:第一角件连接片;7:第二角件连接片;8:框体加强筋;9:底板加强筋;10:前侧吊钩;11:后侧吊钩;12:前侧固定销;13:后侧固定销;14:平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底座1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体中的承载梁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由左侧端部横梁101、前侧端部纵梁102、右侧端部横梁103和后侧端部纵梁104依次连接合围组成。所述承载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侧支撑梁底板105和右侧支撑梁底板106,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的两端均与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后侧端部纵梁104对应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梁底板106的两端与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后侧端部纵梁104对应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支撑组件2,每组所述支撑组件2均包括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所述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均为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左侧支撑件2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端部横梁101、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对应连接,所述右侧支撑件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侧端部横梁103、所述右侧支撑梁底板106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通过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中的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均采用倒置的V形结构,从而使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之间形成一V形槽,将圆柱形货物3放置在V形槽中,能够使所述圆柱形货物3更加牢固、稳定,从而有效防止圆柱形货物3在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发生位移、滚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均包括两个倾斜支撑梁,两个所述倾斜支撑梁相连构成倒置的V形结构。

进一步来说,所述矩形框体设有至少一组底角件,各组所述底角件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第一底角件4和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第二底角件5。也即,所述矩形框体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一组或多组底角件,而每组底角件中的第一底角件4、第二底角件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任意位置。

其中,各所述第一底角件4的中心距与设置在平车14上对应位置处的角件锁的中心距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底角件4与所述平车14上角件锁之间的卡合安装。各所述第二底角件5的中心距与设置在平车14上对应位置处的角件锁的中心距重合,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底角件5与所述平车14上角件锁之间的卡合安装。也即,通过在所述矩形框体上设置所述第一底角件4和第二底角件5,便于将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安装在所述平车14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4对应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5对应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两端。也即,在所述矩形框体的四角分别设置底角件,从而提高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所述平车14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4均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上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与右侧支撑梁底板106之间的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4之间通过第一角件连接片6相连。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5均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上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与右侧支撑梁底板106之间的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5之间通过第二角件连接片7相连。也即,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和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中部分别设置底角件,从而提高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所述平车14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当然,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体还可以设置四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4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中部,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4对应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两端。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5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中部,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5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两端。这种底角件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所述平车14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左侧端部横梁101与前侧端部纵梁102之间、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与右侧端部横梁103之间、所述右侧端部横梁103与后侧端部纵梁104之间、以及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与左侧端部横梁101之间均安装有框体加强筋8。通过设置所述框体加强筋8,能够增强所述矩形框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和右侧支撑梁底板106之间连接有若干底板加强筋9。通过设置所述底板加强筋9,能够增强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105和右侧支撑梁底板106之间的结构强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前侧吊钩10,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后侧吊钩11。通过设置所述前侧吊钩10和后侧吊钩11,用来实现对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的吊装。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侧端部纵梁102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前侧固定销12,所述后侧端部纵梁104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后侧固定销13。通过设置所述前侧固定销12和后侧固定销13,将所述圆柱形货物3放置在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时,所述前侧固定销12和后侧固定销13能够通过所述圆柱形货物的自重直接压入所述平车14木质底板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所述平车14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与所述平车14的安装方式如下:

当所述平车14需要承载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底角件4和至少一个第二底角件5分别卡入所述平车14上对应的角件锁上,由于每组支撑组件中的左侧支撑件201和右侧支撑件202之间能够形成一V形槽,然后再将所述圆柱形货3平稳置放在所述左侧支撑件201与所述右侧支撑件202之间形成的V形槽中,从而有效防止所述圆柱形货3在所述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发生位移、滚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由于每组支撑组件中的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采用倒置的V形结构,从而使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之间形成一V形槽,将圆柱形货物放置在V形槽中,能够有效防止圆柱形货物在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发生位移、滚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在火车平车上运输圆柱形货物,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击时,能够有效减少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位移的行程,进而减小对圆柱形货物的纵向冲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