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2859发布日期:2019-08-03 12:5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折叠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由于它的快捷、便利,如今已成为大多数人上班出行的必备乘交通工具,同时在许多城市中也已经担负起了重要的客流运输任务。

显然,乘坐地铁出行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件日常小事,但是对于老年人等身体较为弱势的群体来说飞驰的列车、拥挤的早晚高峰,并不能轻松应对。根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的裁判文书,最近三年,北京各级法院审结的20起地铁乘客人身损害案件中,老年人就占了八成。而发生在早高峰7点至9点,晚高峰6点至8点之间的有11起,占比68%。

事实证明,以老年人为代表的身体弱势群体在乘坐地铁时更容易受到拥挤的人群的影响。事实上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中,老弱病残孕这些特定人群是享有一定的特权的,随处可见的爱心专座便是很好的例子,但如果经常乘坐地铁就不难发现,大部分时间,这些爱心专座上面坐的都不是这些特定人群,如果座椅上的乘客道德意识不够,没有人给特定人群让座,这些群体也只能站着,受到人身损害概率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该座椅设置在地铁车厢内,并与设有凹槽的地铁车厢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座椅包括座位板、支撑柱和固定设置在地铁车厢内侧壁上的靠背板,所述的座位板通过第一铰链与靠背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柱通过第二铰链与座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板设有与第一铰链连接的第一电机和座椅管理控制组件,所述的座位板设有与第二铰链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的支撑柱包括能伸长卡入凹槽的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分别与座椅管理控制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座椅管理控制组件包括供特定人群刷卡的刷卡感应器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的刷卡感应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地铁高峰时,特定人群在刷卡感应器处刷卡识别后,控制器控制座椅展开,特定人群离开后,控制器控制座椅折叠,非高峰时,控制器控制座椅始终处于展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刷卡感应器感应面于靠背板表面露出,所述的感应面与靠背板表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座椅管理控制组件设于靠背板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机设于靠背板内近第一铰链侧。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电机设于座位板内近第二铰链侧。

优选地,所述的座椅展开状态下靠背板与座位板的夹角为90度,支撑柱与座位板的夹角为30度。

优选地,所述的座椅折叠状态下靠背板与座位板的夹角为0度,支撑柱与座位板的夹角为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座椅通过刷卡感应器实现对特定人群的识别,能在高峰期对特定人群提供座椅;

(2)为特定人群设置专用座椅,降低特定人群在高峰期乘地铁时,因拥挤受到人身损害的概率;

(3)结构稳定可靠:电动推杆伸长卡入凹槽,形成三角形稳定形态,使结构稳固;

(4)折叠状态下能够大幅节约地铁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折叠状态结构图;

图2为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展开状态结构图;

图3为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展开状态正面示意图。

其中:1、靠背板,2、座位板,3、支撑柱,4、座椅管理控制组件,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第一铰链,8、第二铰链,9、电动推杆,10、凹槽,11、刷卡感应器,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发明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该座椅设置在地铁车厢内,并与设有凹槽10的地铁车厢内侧壁固定连接,包括靠背板1、座位板2和支撑柱3,所述的靠背板1固定在设有凹槽10的地铁内侧壁上,座位板2通过第一铰链7与靠背板1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柱3通过第二铰链8与座位板2转动连接,靠背板1包括设于靠背板1上部的刷卡感应器11、控制器12和设于靠背板1内近第一铰链7侧的第一电机5,座位板2包括设于座位板2内近第二铰链8侧的第二电机6,支撑柱3包括能伸长卡入凹槽10的电动推杆9,控制器12控制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和电动推杆9的启停,如图3所示,刷卡感应器11感应面于靠背板1表面外露,且刷卡感应器11感应面与靠背板1表面平行。

本实施例中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自动折叠座椅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下,如图1所示,座位板2与靠背板1、支撑柱3与座位板2的夹角均为0度,展开状态下,如图2所示,座位板2与靠背板1夹角为90度,支撑柱3与座位板2夹角为30度。

当时间处于早高峰7:00-9:00以及晚高峰18:00-20:00时,折叠座椅仅面向特定人群—老弱病残孕群体使用,该群体可以使用相应的卡片激活座椅,在刷卡感应器11处刷身份证,刷卡感应器11能自动获取身份信息中的年龄,只有年龄大于65岁(含)才能激活座椅,否则座椅依然处于折叠状态;弱病残孕群体,可以在进站时向车站工作人员申请激活卡片,工作人员对申请人身份信息、身体状态等进行现场审核,审核通过后,记录申请人身份证信息,并发放激活座椅卡片,弱病残孕群体在使用完激活卡片后,应在下车的车站再刷一次身份证并归还激活卡片,若系统记录超过三次未归还,则今后再也无法享受折叠座椅的权利。

当刷卡感应器11刷取65岁(含)以上身份证或激活座椅卡片后,刷卡感应器11向控制器12传递信息,控制器12控制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运行,带动座位板2和支撑柱3转动,当座位板2与靠背板1夹角为90度时第一电机5停止,当支撑柱3与座位板2的夹角为30度时第二电机6停止,然后控制器12控制电动推杆9运行,伸长推杆至推杆卡入凹槽10,折叠座椅进入展开状态;当折叠座椅使用者起身离开后,控制器12控制电动推杆9收回,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运行,带动座位板2和支撑柱3反转,当座位板2与靠背板1夹角为0度时第一电机5停止,当支撑柱3与座位板2的夹角为0度时第二电机6停止。

当时间处于非高峰时段,折叠座椅会自动转换成展开状态,所有乘客均有权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举,不表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还能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且能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作各种省略、置换、变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地铁自动折叠座椅,该座椅设置在地铁车厢内,并与设有凹槽的地铁车厢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座椅包括座位板、支撑柱和固定设置在地铁车厢内侧壁上的靠背板,所述的座位板通过第一铰链与靠背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柱通过第二铰链与座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板设有与第一铰链连接的第一电机和座椅管理控制组件,所述的座位板设有与第二铰链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的支撑柱包括能伸长卡入凹槽的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分别与座椅管理控制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特定人群因拥挤受到人身损害概率,结构稳定可靠,节约地铁空间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尤星达;朱琳;刘志钢;王奋;杨聚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28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