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2697发布日期:2020-04-03 19:1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经常有人员上线路进行维护,施工等,保证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安全,防止被机车或其他运行车辆碰撞,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内容。

在现有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制度保证安全。主要手段包括提供全员自身安全素质以及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做到防护上岗标准化等。最重要的措施是设置防护员。防护员在作业前穿戴防护服,佩戴标志,并随身携带对讲机,防护期,防护信号灯,口笛,移动停车牌等,并要求熟悉施工时间,地点,内容,防护要求。在施工工程中,严格执行防护员作业标准,每2-3分钟与驻站防护员联系一次,与驻站防护员、慢行防护员通话时,必须严格执行复诵制度,防止错听,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督促停止作业,撤出机具、材料,下道避车;施工现场防护员应根据现场作业实际,选择瞭望条件好的安全处所进行安全防护工作,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一般应保持10米左右距离,防护最大距离范围不得超过150米,并随作业人员同步移动;必须要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同步上、下班,加强瞭望,及时通知行走中的人员避车。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列车冲撞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造成伤亡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如2013年12月份萧甬线31077次撞上5名宁波工务段作业人员造成3死2伤。2008年1月d59次列车撞上中铁十六局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造成18人死亡,9人受伤。2016年12月一列货邮列车在安阳站撞死6名作业人员等。

而采用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灯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无论是单线还是双线施工,防护人员与防护灯一般距离施工点800米到1000米的位置,站内施工距离会更短。但是无论是高速列车,普速列车和重载列车,在以较高的速度运行时,如80km/h以及以上,驾驶员很难对信号灯快速反应,所以高速列车等一般使用lkj系统而不采用驾驶员目视信号灯行车。另外,无论是高速列车,普速列车和重载列车,制动距离都很长,例如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要求120km/h速度的列车制动距离为800米,200km/h的列车制动距离为2000米,这就超过了800米的防护距离。而对于重载铁路而言,由于纵向冲动动力极大,对于刹车更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避免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时会携带大量工器具,当列车接近时,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紧急的撤离会增加遗漏工具在轨道的风险,进而增加行车安全风险。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的防护方法和系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列车端,其中,该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获取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并接收作业端发送的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若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则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上述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作业端信息;判断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继续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过设置在作业端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列车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即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作业端,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并接收列车端发送的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若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则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上述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继续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优选地,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过设置在作业端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列车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即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车载装置和作业端装置,作业端装置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并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车载装置包括:

车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车载通信模块,用于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并接收作业端装置发送的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车载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并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控制车载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

车载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车载装置还包括:

车载加密模块,用于在车载通信模块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之前,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

车载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加密的作业端信息进行解析;

其中,车载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车载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控制车载通信模块继续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作业端装置包括:

作业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

作业端通信模块,用于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通信模块,并接收列车通信模块发送的列车端信息;

作业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控制作业端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

作业端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优选地,作业端装置还包括:

作业端加密模块,用于在作业端通信模块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通信模块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

作业端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

其中,作业端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继续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与车载通信模块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通过设置在作业端装置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通信模块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装置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车载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装置和作业端装置,车载装置用于获取列车端信息,并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其中,作业端装置包括:

作业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作业端通信模块,用于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并接收车载装置发送的列车端信息;

作业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控制作业端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

作业端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进一步优选地,作业端装置还包括:

作业端加密模块,用于在作业端通信模块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

作业端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

其中,作业端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继续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与车载通信模块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通过设置在作业端装置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通信模块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装置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车载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进一步优选地,列车端信息还包括获取列车端信息的时间,作业端信息还包括获取作业端信息的时间和/或作业人员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可在列车上设置车载装置,并在作业端那边设置作业端装置,然后通过车载装置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列车运行方向和当前时间等列车端信息,同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获取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速度和当前时间等作业端信息,然后可通过列车端的车载装置或者作业端的作业端装置来自动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具体地,在实际过程中,作业端获取作业端信息后可将获取的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这样在列车端便能够根据接收的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获取的列车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列车端获取列车端信息后也可将获取的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这样在作业端便能够根据接收的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获取的作业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在列车端和/或作业端根据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信息,来具体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或者进行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判断。而在确定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即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或者在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可通过车载装置或者作业端装置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列车正在接近,尽快从轨道上撤离,这样便能够提前通知作业人员从轨道上撤离,以避免列车与维修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预设距离和预设时间,以便能够尽早提醒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撤离,以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收拾好工具,以避免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匆忙撤离而导致维修工具遗留在现场的现象发生,从而可避免因维修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而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车载装置或作业端装置自动提前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实现智能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不依赖人员的自觉或者经验,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从而减小了因为安全防护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危险,同时,该种设置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接收到报警信息,而不是依靠其他人的指挥,因而一方面使得报警提示能够更快速地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知晓,因而能够更快地通知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从而能够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在列车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不需要在额外配套安全防护人员,因而可减少安全防护人员的使用,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

其中,在具体获取列车的位置和和作业人员的位置时,可根据gnss获取列车的位置和作业人员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作业端装置为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能够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随身携带,从而可防止作业端装置丢失、防止携带等问题。

其中,作业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之间能够进行远程通信,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之间能够收发信息。比如,在通过车载装置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作业人员的行进速度、作业人员的位置和作业端的当前时间等作业端的信息可基于作业端装置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车载装置,而在通过作业端装置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列车的行进速度、列车的位置和列车端的当前时间等列车端的信息可基于车载装置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作业端装置。其中,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既可在作业端装置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上进行,同样,报警提示也可在作业端装置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上进行,但车载装置和作业端装置优选同时进行距离判断或碰撞时间判断以及同时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提供的车载装置和作业端装置中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提供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列车端,其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获取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s104,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并接收作业端发送的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s106,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s108,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可在列车上设置车载装置,并在作业端那边设置作业端装置,然后通过车载装置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列车运行方向和当前时间等列车端信息,同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获取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速度和当前时间等作业端信息,然后可通过列车端的车载装置来自动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具体地,在实际过程中,作业端获取作业端信息后可将获取的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以便列车端能够根据接收的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获取的列车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在列车端根据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信息,来具体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或者进行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判断。而在确定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即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或者在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可通过车载装置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列车正在接近,尽快从轨道上撤离,这样便能够提前通知作业人员从轨道上撤离,以避免列车与维修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预设距离和预设时间,以便能够尽早提醒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撤离,以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收拾好工具,以避免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匆忙撤离而导致维修工具遗留在现场的现象发生,从而可避免因维修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而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车载装置或作业端装置自动提前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实现智能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不依赖人员的自觉或者经验,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从而减小了因为安全防护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危险,同时,该种设置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接收到报警信息,而不是依靠其他人的指挥,因而一方面使得报警提示能够更快速地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知晓,因而能够更快地通知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从而能够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在列车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不需要在额外配套安全防护人员,因而可减少安全防护人员的使用,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其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2,获取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s204,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而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使得作业端也能够接收到列车端信息,从而进行距离和碰撞时间的确定。

s206,接收作业端发送的加密的作业端信息,并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s208,判断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转s204,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转s210。

s210,根据列车端信息和解析出的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s212,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发出报警提示。

该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对发给作业端的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且作业端发过来的信息也为加密信息,因而多了一个解析过程。同时,本实施例中多了s208中的判断过程。而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确保列车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理,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也可优先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作业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列车端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后,可通过解析模块先对加密后的作业端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后的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距离和碰撞时间。同时,由于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前方不一定会有作业人员,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判断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若是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则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反之,若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则不执行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而是继续向作业端发送列车端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作业端,其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2,获取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s304,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并接收列车端发送的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s306,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s308,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可在列车上设置车载装置,并在作业端那边设置作业端装置,然后通过车载装置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列车运行方向和当前时间等列车端信息,同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获取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速度和当前时间等作业端信息,然后可通过作业端的作业端装置来自动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具体地,在实际过程中,列车端获取列车端信息后可将获取的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这样在作业端便能够根据接收的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获取的作业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在作业端根据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信息,来具体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或者进行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判断。而在确定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即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或者在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列车正在接近,尽快从轨道上撤离,这样便能够提前通知作业人员从轨道上撤离,以避免列车与维修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预设距离和预设时间,以便能够尽早提醒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撤离,以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收拾好工具,以避免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匆忙撤离而导致维修工具遗留在现场的现象发生,从而可避免因维修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而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车载装置或作业端装置自动提前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实现智能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不依赖人员的自觉或者经验,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从而减小了因为安全防护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危险,同时,该种设置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接收到报警信息,而不是依靠其他人的指挥,因而一方面使得报警提示能够更快速地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知晓,因而能够更快地通知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从而能够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在列车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不需要在额外配套安全防护人员,因而可减少安全防护人员的使用,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作业端,其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2,获取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s404,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

s406,接收列车端发送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并对接收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进行解析,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s408,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转s404,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转s410。

s410,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

s412,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发出报警提示。

该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对发给作业端的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且作业端发过来的信息也为加密信息,因而多了一个解析过程。同时,本实施例中多了s208中的判断过程。而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确保作业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理,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也可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确保列车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作业端在接收到加密的列车端信息后,可通过解析模块先对加密的列车端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后的列车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距离和碰撞时间。同时,由于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轨道上不一定会有列车,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若是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执行步骤410,若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不执行步骤410,而是继续向列车端发送作业端信息。

其中,在上述四个实施的基础上,在具体获取列车的位置和和作业人员的位置时,可根据gnss获取列车的位置和作业人员的位置。且作业端装置优选为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能够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随身携带,从而可防止作业端装置丢失、防止携带等问题。

其中,在上述多个实施例中,作业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之间能够进行远程通信,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和车载装置之间能够收发信息。比如,在通过车载装置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作业人员的行进速度、作业人员的位置和作业端的当前时间等作业端的信息可基于作业端装置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车载装置,而在通过作业端装置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列车的行进速度、列车的位置和列车端的当前时间等列车端的信息可基于车载装置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作业端装置。其中,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可在作业端装置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上进行,同样,报警提示也可在作业端装置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上进行,但车载装置和作业端装置优选同时进行距离判断或碰撞时间判断以及同时进行报警提示。

优选地,列车端信息还包括获取列车端信息的时间,作业端信息还包括获取作业端信息的时间和/或作业人员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该种设置能够考虑到获取信息的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运动,因而能够使碰撞时间和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确定的更加精准。

优选地,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四个实施的基础上,作业端通过设置在作业端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列车端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作业端与列车端之间优选通过额外设置的转发器/路由器进行通信,具体地,可在列车在作业人员附近设置一个转发器/路由器,在通信时,列车与转发器/路由器直接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作业人员佩戴的智能手表/手环之间采用zigbee或蓝牙等手段通信。因为一般的智能穿戴设备没有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而通过转发器/路由器的转接,使得常规的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能够通过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装置进行通信,这样便不需要额外制定带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作业端与列车端也可通过无线等方式进行直接通信,而此时,为了将作业端装置设置成智能穿戴设备,可专门制定一批带有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在上述四个实施的基础上,作业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列车端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在上述四个实施的基础上,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即作业端与列车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5,其中,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车载装置52和作业端装置54,作业端装置54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并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52,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车载装置52包括:

车载获取模块520,用于获取列车端信息,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

车载通信模块522,用于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54,并接收作业端装置54发送的作业端信息,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

车载处理模块524,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并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时控制车载报警装置526发出报警提示;

车载报警装置526,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5,主要用于在列车侧进行预警提示,具体地,可在列车上设置车载装置52,并在作业端那边设置作业端装置54,然后通过车载装置52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列车运行方向和当前时间等列车端信息,同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54获取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速度和当前时间等作业端信息,然后可通过列车端的车载装置52来自动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具体地,在实际过程中,作业端获取作业端信息后可将获取的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以便列车端能够根据接收的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获取的列车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在列车端根据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信息,来具体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或者进行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判断。而在确定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即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或者在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可通过车载装置52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列车正在接近,尽快从轨道上撤离,这样便能够提前通知作业人员从轨道上撤离,以避免列车与维修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预设距离和预设时间,以便能够尽早提醒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撤离,以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收拾好工具,以避免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匆忙撤离而导致维修工具遗留在现场的现象发生,从而可避免因维修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而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车载装置52或作业端装置54自动提前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实现智能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不依赖人员的自觉或者经验,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从而减小了因为安全防护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危险,同时,该种设置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接收到报警信息,而不是依靠其他人的指挥,因而一方面使得报警提示能够更快速地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知晓,因而能够更快地通知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从而能够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在列车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不需要在额外配套安全防护人员,因而可减少安全防护人员的使用,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车载装置52除了包括上述模块之外还包括:车载加密模块528,用于在车载通信模块522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54之前,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车载解析模块529,用于对接收到的加密的作业端信息进行解析;其中,车载处理模块524还用于判断车载通信模块522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控制车载通信模块522继续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54,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可优先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确保列车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理,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也可优先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作业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列车端在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后,可通过解析模块先对加密后的作业端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后的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距离和碰撞时间。同时,由于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前方不一定会有作业人员,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判断是否接收到作业端信息,若是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则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若没有接收到作业端信息,则不执行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而是继续向作业端发送列车端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作业端装置54包括:

作业端获取模块540,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

作业端通信模块542,用于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通信模块,并接收列车通信模块发送的列车端信息;

作业端处理模块544,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控制作业端报警装置546发出报警提示;

作业端报警装置546,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在该实施例中,列车端的车载装置52能够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出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碰撞时间,进而能够在列车端通过车载装置52进行提前预警。而该实施例提供的作业端装置54也能够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出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碰撞时间,进而能够在作业端通过作业端装置54进行提前预警,这样就使得作业端和列车端能够通过同时进行提前预警,从而实现双重预警,这样能够在列车预警损坏时,通过作业端装置54进行准确预警,或者在作业端预警功能损坏时,通过车载装置52进行准确预警,这样便能够进一步确保预警功能的可靠性,降低预警功能发生故障的概念。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作业端装置54还包括:

作业端加密模块548,用于在作业端通信模块542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通信模块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

作业端解析模块549,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

其中,作业端处理模块544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继续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确保作业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理,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也可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确保列车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作业端在接收到加密的列车端信息后,可通过解析模块先对加密的列车端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后的列车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距离和碰撞时间。同时,由于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轨道上不一定会有列车,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若是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反之,若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不执行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而是继续向列车端发送作业端信息。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5,其中,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车载装置52和作业端装置54,车载装置52用于获取列车端信息,并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装置54,列车端信息包括列车位置、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运行方向,作业端装置54包括:

用于获取作业端信息的作业端获取模块540,作业端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位置;作业端通信模块542,用于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52,并接收车载装置52发送的列车端信息;作业端处理模块544,用于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在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和/或碰撞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控制作业端报警装置546发出报警提示;作业端报警装置546,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系统5,可在作业端实现预警,具体地,可在列车上设置车载装置52,并在作业端那边设置作业端装置54,然后通过车载装置52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列车运行方向和当前时间等列车端信息,同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54获取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位置、速度和当前时间等作业端信息,然后可通过作业端的作业端装置54来自动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具体地,在实际过程中,列车端获取列车端信息后可将获取的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这样在作业端便能够根据接收的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获取的作业端信息来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和/或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在作业端根据作业端信息和列车端信息,来具体确定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或者进行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是否会发生碰撞的判断。而在确定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即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远时,或者在判断出列车与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时间小于预定时间时,可通过作业端装置54发出报警提示,以提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列车正在接近,尽快从轨道上撤离,这样便能够提前通知作业人员从轨道上撤离,以避免列车与维修作业人员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实际过程中,可合理设置预设距离和预设时间,以便能够尽早提醒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撤离,以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收拾好工具,以避免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匆忙撤离而导致维修工具遗留在现场的现象发生,从而可避免因维修工具遗留在轨道上而导致的列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安全防护方法和系统,能够通过车载装置52或作业端装置54自动提前进行报警提示,从而实现智能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不依赖人员的自觉或者经验,因而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从而减小了因为安全防护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危险,同时,该种设置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直接接收到报警信息,而不是依靠其他人的指挥,因而一方面使得报警提示能够更快速地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知晓,因而能够更快地通知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从而能够为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的撤离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种方式,在列车和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之间不需要在额外配套安全防护人员,因而可减少安全防护人员的使用,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

其中,在上述多个系统中,在具体获取列车的位置和和作业人员的位置时,可根据gnss获取列车的位置和作业人员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作业端装置54为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54能够被维护或施工作业人员随身携带,从而可防止作业端装置54丢失、防止携带等问题。

其中,作业端装置54和车载装置52之间能够进行远程通信,这样使得作业端装置54和车载装置52之间能够收发信息。比如,在通过车载装置52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作业人员的行进速度、作业人员的位置和作业端的当前时间等作业端的信息可基于作业端装置54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车载装置52,而在通过作业端装置54进行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时,列车的行进速度、列车的位置和列车端的当前时间等列车端的信息可基于车载装置52的远程通信功能发送给作业端装置54。其中,距离判断和碰撞时间判断既可在作业端装置54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52上进行,同样,报警提示也可在作业端装置54上进行,也可在车载装置52上进行,但车载装置52和作业端装置54优选同时进行距离判断或碰撞时间判断以及同时进行报警提示。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7所示,作业端装置54还包括:

作业端加密模块548,用于在作业端通信模块542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52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

作业端解析模块549,用于解析接收到的加密的列车端信息;

其中,作业端处理模块544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在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继续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在接收到列车端信息时,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在将作业端信息发送给列车端之前,对作业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确保作业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理,在将列车端信息发送给作业端之前,也可对列车端信息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确保列车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而作业端在接收到加密的列车端信息后,可通过解析模块先对加密的列车端信息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后的列车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距离和碰撞时间。同时由于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轨道上不一定会有列车,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判断是否接收到列车端信息,若是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执行根据列车端信息和作业端信息,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反之若没有接收到列车端信息,则不执行确定列车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和/或列车与作业人员的碰撞时间的步骤,而是继续向列车端发送作业端信息。

在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四方面提供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542与车载通信模块522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四方面提供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542通过设置在作业端装置54附近的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522进行通信,其中,作业端通信模块542与转发器/路由器通过zigbee或蓝牙进行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通信模块522通过lora或vhf/uhf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作业端与列车端之间优选通过额外设置的转发器/路由器进行通信,具体地,可在列车在作业人员附近设置一个转发器/路由器,在通信时,列车与转发器/路由器直接通信,转发器/路由器与作业人员佩戴的智能手表/手环之间采用zigbee或蓝牙等手段通信。因为一般的智能穿戴设备没有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而通过转发器/路由器的转接,使得常规的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能够通过转发器/路由器与车载装置52进行通信,这样便不需要额外制定带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作业端与列车端也可通过无线等方式进行直接通信,而此时,为了将作业端装置54设置成智能穿戴设备,可专门制定一批带有vhf/uhf或lora等远程通信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在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四方面提供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业端装置54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优选地,列车端信息还包括获取列车端信息的时间,作业端信息还包括获取作业端信息的时间和/或作业人员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该种设置能够考虑到获取信息的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运动,因而能够使碰撞时间和列车与作业人员之间的距离确定的更加精准。

在上述第三方面和/或第四方面提供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业端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车载通信模块522的通信距离大于等于2公里。

其中,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车载装置52和作业端装置54中都设定有电子设备,下面参照图8来对具体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800进行介绍。

其中,图8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的示意性方框图。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8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803中,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801、rom802以及ram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电子设备8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输入单元8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8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8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8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809允许电子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单元8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子中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802和/或通信单元8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8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803并由cpu8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服务器和车载读书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优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cpu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而被配置为执行上述实施例子中的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场可编程门阵列、专用集成电路、专用标准产品、芯片上系统的系统、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等。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电子设备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