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8068发布日期:2020-05-08 14: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司机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



背景技术: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动车是安装有车轮驱动机器设备的铁路车辆,而不是动车组。不仅高速列车中有动车,所有火车类型的交通工具、包括常速动车组、普速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单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等都有动车。动车有两大类别,一种是单节机车,它们只负责车辆牵引,不具备运载功能;另一种是动力车厢,它们不仅拥有牵引能力,还有运载功能,可以在车辆上运输旅客或货物。动车司机室内通常安装有显示器,方便司机对信号灯信息进行查看。

目前的用于动车司机室的显示器调节不方便,不便于司机进行多角度观看,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用于动车司机室的显示器调节不方便,不便于司机进行多角度观看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包括司机室主体,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台,且控制台上端通过控制杆与显示器主体相连接,所述控制杆底端通过焊接片与控制台固定,且焊接片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控制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铰接块相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上端安装有上支管,且铰接块的下端安装有下支管,所述上支管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的前端通过活动轴与显示器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块与上支管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支管通过调节螺栓与第二活动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前端固定有托板。

优选的,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均通过焊接与铰接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控制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固定杆相连接,固定杆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铰接块相连接,通过设置有两组转动轴,可对控制杆和固定杆进行360度全方位转动调节;

(2)上支管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与上支管之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下支管通过调节螺栓与第二活动块固定,第一活动块可带动显示器主体进行升降调节,螺栓起到限位固定作用,第二活动块可带动托板进行升降调节,托板用于对显示器主体进行支撑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主体安装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司机室主体;2、显示器主体;3、控制杆;4、控制台;5、活动轴;6、第一活动块;7、上支管;8、铰接块;9、第二转动轴;10、托板;11、第二活动块;12、下支管;13、调节螺栓;14、固定杆;15、第一转动轴;16、焊接片;1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包括司机室主体1,司机室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台4,且控制台4上端通过控制杆3与显示器主体2相连接,控制杆3底端通过焊接片16与控制台4固定,且焊接片16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17,控制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15与固定杆14相连接,固定杆14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9与铰接块8相连接,通过设置有两组转动轴,可对控制杆3和固定杆14进行360度全方位转动调节,铰接块8的上端安装有上支管7,且铰接块8的下端安装有下支管12,上支管7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6。

进一步,第一活动块6的前端通过活动轴5与显示器主体2相连接。

进一步,第一活动块6与上支管7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3固定,第一活动块6可带动显示器主体2进行升降调节,调节螺栓13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进一步,下支管12通过调节螺栓13与第二活动块11固定。

进一步,第二活动块11的前端固定有托板10,第二活动块11可带动托板10进行升降调节,托板10用于对显示器主体2进行支撑保护。

进一步,上支管7和下支管12均通过焊接与铰接块8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控制台4上端通过控制杆3与显示器主体2相连接,控制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15与固定杆14相连接,固定杆14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9与铰接块8相连接,通过设置有两组转动轴,可对控制杆3和固定杆14进行360度全方位转动调节,铰接块8的上端安装有上支管7,且铰接块8的下端安装有下支管12,上支管7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6,第一活动块6与上支管7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3固定,第一活动块6可带动显示器主体2进行升降调节,调节螺栓13起到限位固定作用,第二活动块11的前端固定有托板10,第二活动块11可带动托板10进行升降调节,托板10用于对显示器主体2进行支撑保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包括司机室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台(4),且控制台(4)上端通过控制杆(3)与显示器主体(2)相连接,所述控制杆(3)底端通过焊接片(16)与控制台(4)固定,且焊接片(16)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17),所述控制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15)与固定杆(14)相连接,所述固定杆(14)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9)与铰接块(8)相连接,所述铰接块(8)的上端安装有上支管(7),且铰接块(8)的下端安装有下支管(12),所述上支管(7)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6)的前端通过活动轴(5)与显示器主体(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6)与上支管(7)之间通过调节螺栓(1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管(12)通过调节螺栓(13)与第二活动块(1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块(11)的前端固定有托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管(7)和下支管(12)均通过焊接与铰接块(8)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车司机室的可调节显示器,包括司机室主体,所述司机室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控制台,且控制台上端通过控制杆与显示器主体相连接,所述控制杆底端通过焊接片与控制台固定,且焊接片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控制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铰接块相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上端安装有上支管,且铰接块的下端安装有下支管,所述上支管上安装有第一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多组转动调节机构,配合升降活动块,可对显示器主体安装位置进行便捷式调节,方便司机在不同角度进行操控观看。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奥派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