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5055发布日期:2021-06-29 23:5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既有货车的车体为焊接结构,在试制完成后,只能作为棚车、敞车或平车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货物需求来选择适配车型的时候,会受限于当前已有车型,比如需要的车型不足时,其他已有车型无法改造,或者部分车型出现剩余后,要改造成其他车型比较复杂,适应性较低,且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实际中若需要将车辆运输到较远的地方应用,运费也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货车的车体,能够方便地将其改装成不同车型,适用性广,运输方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该铁路货车的车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在几种车型之间转换,适应性广,同时也方便运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所述侧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所述端墙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端墙组成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均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高的铁路货车的车体,其底架组成、侧墙组成、车顶组成和端墙组成,相邻的组成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组装或拆卸相关部分,以使铁路货车呈现不同的车型,比如为棚车形式或者敞车形式或者全侧开棚车形式或者平车形式等,提高了铁路货车的适应性;同时,在需要将铁路货车运输到较远地区时,可以拆卸后将各组成摞装后再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体还包括两个车门组成,所述车门组成包括中部立柱,所述中部立柱在纵向上位于所述车体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相对所述车体的纵向中心对称布置,所述中部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组成和所述车顶组成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门组成还包括车门,所述车体的一侧侧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两个所述侧墙组成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车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顶组成的两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中部立柱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底架组成之间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底架组成的端部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底架组成的横向延伸,且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端墙组成的底端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车顶组成包括车顶顶壁和固接于所述车顶顶壁两端的车顶端壁,所述车顶顶壁为向上拱起的弯曲结构,所述车顶端壁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车体的横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端墙组成的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平行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连接部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还包括沿所述车体纵向延伸的纵向连接梁,所述纵向连接梁与所述车顶顶壁的纵向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梁包括沿纵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的连接壁部,所述侧墙组成的顶端固接有沿纵向延伸的侧墙纵梁,所述侧墙纵梁具有梁顶壁,所述连接壁部与所述梁顶壁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所述端墙组成的两侧分别设有端墙立柱,所述端墙立柱与对应侧的所述侧墙组成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货车的车体,所述侧墙组成的下端与所述底架组成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敞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全侧开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平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中部立柱与车顶组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侧墙纵梁121,车顶组成13,车顶顶壁131,车顶端壁132,车顶纵梁133,端墙组成14,端墙立柱141,中部立柱15,车门16;

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件231,第二连接件232,纵向连接梁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敞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全侧开棚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为平车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铁路货车的车体包括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其中,侧墙组成12与底架组成11、端墙组成14和车顶组成13均可拆卸连接,端墙组成14与底架组成11和车顶组成13均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车体的相邻两组成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如此,该车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组装各个组成部分,以形成不同的车型。

如图1所示,当车体的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都组装后,可形成相对封闭的车体结构,形成棚车结构形式。

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棚车的基础上,将车顶组成13拆卸后,可形成敞车结构形式。当然也可理解为组装车体时,只组装底架组成11、侧墙组成12和端墙组成14。

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棚车的基础上,将侧墙组成12拆卸后,可形成全侧开棚车结构形式。当然也可理解为组装车体时,不组装侧墙组成部分12,只组装底架组成11、车顶组成13和端墙组成14。

如图4所示,只保留车体的底架组成11,不组装其他部分,可形成平车结构形式。

如上,该铁路货车车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组装或拆卸相关部分,以使铁路货车呈现不同的车型,比如为棚车形式或者敞车形式或者全侧开棚车形式或者平车形式等,提高了铁路货车的适应性;同时,在需要将铁路货车运输到较远地区时,可以拆卸后将各组成摞装后再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可以理解,底架组成11和车顶组成13相对设置,车体具有设于底架组成11两侧的两个侧墙部分,每个侧墙部分包括若干个侧墙组成12,车体具有设于底架组成11两端的两个端墙组成14。

图示方案中,车体的每个侧墙部分包括两个侧墙组成12,两个侧墙组成12之间形成有开口,该开口形成车体内部容纳空间与外部的通道,该车体还包括两个车门组成,分别与两个侧墙部分配合;车门组成包括车门16,用于开启或关闭开口。

该车门组成还包括中部立柱15,将车体组装成全侧开棚车的结构形式时,可以保留中部立柱15,以提高车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地,两个中部立柱15在纵向上位于车体的中部位置,且两个中部立柱15相对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中部立柱15的两端分别与底架组成11和车顶组成13可拆卸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中部立柱与车顶组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车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其中,第一连接件231沿车体的横向布置,第一连接件2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中部立柱15的顶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232也沿车体的横向布置,第二连接件232的两端分别与车顶组成13的两侧部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此,两个中部立柱15通过两个连接件与车顶组成13可拆卸连接,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当然,实际设置时,也可以每个中部立柱15通过一个连接结构与车顶组成13可拆卸连接。

图示方案中,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均为截面呈l形的结构件,实际中可以选用l形角钢等。第一连接件231的一个板部用于与两个中部立柱15通过铆钉或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另一个板部与第二连接件232的一个板部贴合,并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二连接件232的另一个板部用于与车顶组成13的两个侧部固接,具体也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便于更换。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32的另一个板部的两端可以分别与车顶组成13的车顶纵梁133连接。

该实施例中,车体还包括第三连接件,该第三连接件也沿车体的横向布置,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中部立柱15的底端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件与底架组成11之间铆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三连接件也可选用截面呈l形的结构件,其一个板部沿竖直方向抵靠两个中部立柱15的底端,并与中部立柱15可拆卸连接,另一个板部与底架组成11贴合,并可拆卸连接;如此,提高中部立柱15与底架组成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实际设置时,第三连接件可以直接与底架组成11连接,也可以在底架组成11上固接一个连接过渡件,第三连接件通过与该连接过渡件连接实现与底架组成11的连接,以便于维修和更换。

请一并参考图6,图6为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该实施例中,底架组成11的端部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连接板21,该第一连接板21沿底架组成11的横向延伸,且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21与端墙组成14的底端铆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板21可以与底架组成11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为单独的部件,再与底架组成11可拆卸连接,同样地,第一连接板21可以直接与端墙组成14连接,也可以通过设于端墙组成14的过渡连接件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5,图5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该实施例中,车顶组成13包括车顶顶壁131和固接于车顶顶壁131两端的车顶端壁132,车顶顶壁131为向上拱起的弯曲结构,车顶端壁132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二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2沿车体的横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端墙组成14的顶端具有与第二连接板22配合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与第二连接板22相平行的板状结构,第二连接板22与连接部的板状结构铆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实际设置时,第二连接板22及连接部可以为相对独立的部件,分别与车顶端壁132和端墙组成14连接后,再固接,具体地,第二连接板22可以为l形连接板的一个板部,连接部也可以为一个l形连接板,或者截面呈矩形等型材结构;第二连接板22及连接部也可以分别与车顶端壁132及端墙组成14一体成型。

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图3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该车体还包括沿车体纵向延伸的纵向连接梁24,该纵向连接梁24与车顶顶壁131的纵向侧边固定连接,纵向连接梁24包括沿纵向延伸且与水平面平行的连接壁部,侧墙组成12的顶端固接有沿纵向延伸的侧墙纵梁121,侧墙纵梁121具有梁顶壁,纵向连接梁24的连接壁部与侧墙纵梁121的梁顶壁铆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沿车体的横向,端墙组成14的两侧分别设有端墙立柱141,端墙立柱141与对应侧的侧墙组成12铆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地,可以设置过渡连接件,比如l形连接件等,沿竖向布置,一个板部与端墙立柱141连接,另一个板部与侧墙组成12连接。

该实施例中,侧墙组成12的下端与底架组成11铆接固定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地,两者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过渡连接件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铁路货车的车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