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系统

文档序号:26100134发布日期:2021-07-30 18:1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站台系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站台系统。



背景技术:

虽然站台上有明显的黄色警戒标志,并安排有工作人员管理秩序,但是仍然存在有人因轻生或拥挤推搡等原因掉落站台的情况。由于站台内轨道沿线距离较长,出现意外情况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达,因此需要在出现有乘客越过黄色警戒线时及时制止其危险行为。

根据目前火车站的实际情况,地铁站常用的屏蔽门和护栏并不适用,所以尚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然而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装置的情况下,仅凭警戒标志和工作人员的指令,并不能保证站台沿线的所有人都能提高警惕和不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预防和阻止乘客在站台之间互相穿越的站台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站台系统,包括被股道间隔的站台,每一站台在临近股道的周边由远及进依次设置有警告线、拦截线以及拦截装置,在站台的站头部位设置有第一传感装置和第二传感装置,第一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跨越警告线,第二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跨越拦截线,所述系统还包括一拦截策略,所述拦截策略包括,

警报模块,当第一传感器被触发时,由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提示声;

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站台顶部的摄像头,当第一传感装置被触发时,图像采集模块被激活,并且采集跨越警告线的乘客是否做出预选动作;

拦截模块,当乘客做出预选动作时,启动拦截装置;或当乘客穿越拦截线,第二传感装置被触发时,启动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的拦截板以及驱动拦截板伸出底面或缩回地面的驱动件。

进一步优化为:第一传感装置包括设置于站头的第一固定架,在第一固定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传感器,每一第一传感器形成的光栅与警告线平行且处于警告线的正上方。

进一步优化为:第二传感装置包括设置于站头的第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每一第二传感器形成的光栅与拦截线平行且处于拦截线的正上方。

进一步优化为:拦截装置包括若干拦截单元,每一拦截单元均对应有一摄像头,拦截单元包括拦截板以及驱动拦截板的驱动件,当与该拦截单元对应的摄像头捕捉到乘客具备穿越站台的预选动作或乘客穿越了拦截线时,该拦截单元的驱动件驱使拦截板上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判断单元和编号单元,判断单元用于预判乘客是否做出预选动作,编号单元用于定义该摄像头的编号并与对应拦截单元的驱动件编号对应。

进一步优化为:在站台的站头部位设置有发射方向朝向股道,且与铁路垂直的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完全进站,其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完全进站包括一判断策略,当第三传感器第一次被遮挡触发时,定义为列车正在进站,当第三传感器在遮挡之后又复原时,定义为列车已经完全进站;当系统识别列车完全进站之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无法被激活。

进一步优化为:在站台的站头部位还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列车即将进站,其发射方向沿着股道设置,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列车即将进站时,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允许被激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通过拦截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隔断预穿越站台的乘客行为;

2、通过将拦截装置设置成多段的拦截单元,对于具有穿越行为的乘客能够做出更加精准的拦截动作,提升拦截装置的行动速度;

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能够将对具有穿越站台行为的乘客做出预判,进而使得拦截装置能够有效的拦截该类乘客;

4、由于乘客发生事故通常为列车进站的时候,通过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能够合理启闭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只有当列车即将进站以及正在进站时,开启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避免图像采集模块处于高强度的运算中,节省系统的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站台系统俯视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拦截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感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拦截策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启动拦截功能的流程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拦截策略不通过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启动拦截功能的流程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禁止被启动的流程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允许被启动的流程图。

图中,1、警报线;2、拦截线;3、拦截装置;31、第一拦截板;32、第二拦截板;33、第三拦截板;41、第一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3、第三驱动件;51、第一摄像头;52、第二摄像头;53、第三摄像头;6、第一传感装置;61、第一传感器;7、第二传感装置;71、第二传感器;8、第三传感器;9、第四传感器;p1、第一站台;p2、第二站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站台系统,首先参见附图1-4,为了方便说明,这里只显示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股道。在临近股道的周边由远及进依次设置有警告线、拦截线以及拦截装置,在站台的站头部位设置有第一传感装置和第二传感装置,第一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跨越警告线,第二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跨越拦截线。

其中为了提高第一传感装置和第二传感装置的灵敏度,第一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在第一固定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传感器,从而多个第一传感器射出的红外线,将形成光栅。第二传感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架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传感器,从而多个第二传感器射出的红外线,也将形成光栅。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第一传感装置和第二传感装置的灵敏度。

其中的拦截装置,包括设置于地下的驱动件以及受驱动件驱动的拦截板,当拦截板从地面升起时,完成拦截功能。

另外,在站头部位还设置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发射方向朝向股道,且与铁路垂直,用于检测列车的进站情况。定义当第三传感器第一次被遮挡触发时,定义为列车正在进站,当第三传感器在遮挡之后又复原时,定义为列车已经完全进站。第四传感器的发射方向沿着股道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列车即将进站。

此外,在站台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其内部设置有图像采集策略,以及各自的摄像头编号。其中的拦截装置被分割成若干拦截单元,为了方便表示,参见附图2,这里只进行了3个拦截单元和3个摄像头的举例。第一摄像头对应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拦截板;第二摄像头对应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二拦截板;第三摄像头对应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三拦截板。其中的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气缸、油缸等部件,其中的动力系统在此不做展开。当各自对应的摄像头捕捉到相应信息之后,与摄像头对应的驱动件将作出对应的动作,具体过程在下面介绍。

站台系统主要设置有一拦截策略,参见附图5-9,首先,当乘客在站台候车时,且列车也还未进站时,此时摄像头的图像采集模块中的判断单位无法被激活。此时若有乘客不小心跨越了警告线,则会触发第一传感装置,使得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提示声,并且与该区段对应的摄像头将捕捉到这一乘客的行为动作。此时,若乘客为不小心跨越的行为,会退回警告线;若乘客想穿越股道,或者不相信又穿过了拦截线,则会触发第二传感装置,此时,与该摄像头对应的驱动件将驱使与该驱动件对应的拦截板上升,阻断该乘客穿越股道的行为,降低事故的发生。

当列车即将进站时,第四传感器将被触发,此时图像采集策略中的判断单元将处于允许被激活的状态。此时,如果有乘客预穿越股道,势必首先跨越警告线,此时将会触发警报,并且与该区段对应的摄像头将捕捉乘客的画面,同时与预选动作进行比较,如果乘客做出了预穿越股道的预选动作,如快速跑动的摆臂动作、在设定时间间隔之间的多帧画面比对符合系统内置的预选动作,则判定为该乘客具备预穿越股道的意识行为。此时,直接与该摄像头对应的驱动件将启动,驱使与该驱动件对用的拦截板上升,即时阻断该乘客的穿越路径。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拦截具备这种快速行动力的乘客,为拦截装置做出动作提供了足量的时间。

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列车已经完全进站时,图像采集模块的判断单元又将被禁止激活,此时由于风险较低,股道已经几乎被列车占满,隔绝了两个站台之间的通路,极少出现穿越股道的行为发生。

通过上述对图像采集模块判断单元的设定,在不影响拦截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极大的减省系统的算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