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改向行星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4457发布日期:2022-12-06 23: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改向行星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斜巷乘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改向行星轮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煤矿运人设备,是即将淘汰的斜巷人车最佳替代品,因此改造矿井都优先选用,特别是利用副井兼做行人井的矿井,设计时都选用可摘挂式架空乘人装置。但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其一是上下人平台问题,因为非运人时间还要生产提车,拉运货物,所以没有条件将机头设在水平位置上,现有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只能在绞车道坡道内上下人员,由于绞车道的坡度最小也得在12度左右,一般都在16~25度之间,上下人员极易滑倒摔坏。若在轨道上设置移动平台,按要求水平长得10米,在倾斜轨道上设置平台,10米长平台间有高差也易摔人伤人,非常不安全。也与《《煤矿安全规程》》第383条第5款不相符合。要想保证运送人员的人身安全,就必须改变运人方向,使煤矿架空乘人装置转弯,将人员上下地点引入水平区段,设置上下人平台;其二是矿井标准化规划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希望人员升入井通过地下行人走廊直接进入综合楼,实现绿化文明矿区,架空乘人装置不转弯不易实现这样的连通和解决水平处上下人问题;2、现有的架空乘人装置也有局部转弯和井口上下人处转弯的,但都是大曲线多点转弯,对矿井巷道和井筒壁破坏太长;除此而外无论其它哪种现有的架空乘人装置要想达到转弯的目的,都得正反摘挂抱索器,也是不可取的,首先从设备上没有给人创造安全可靠的运行条件,抱索器一旦漏摘或过轮后果不堪设想很严重,原因是在使用运行中,抱索器悬挂在牵引钢丝绳的内侧,在运行到内侧转弯处,抱索器极易挤压在转角轮中,不是掉绳,就是断绳,易出大事故;若抱索器运行在外侧转弯处,抱索器极易脱落,易将人摔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改向行星轮机构,它是由行星轮外圆周上安装星轮,实现星轮在钢丝绳摩擦下转动,而行星轮不转动,该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改向行星轮机构,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转角轮上做文章,将转角轮改成行星轮机构,当抱索器运行到转角轮时,进入行星轮内储豁中,使抱索器顺利通过,抱索器与行星轮无接触,防止挤压卡,星轮上有牵引钢丝绳槽,确保牵引钢丝绳不脱落而安全运行。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改向行星轮机构,包括上下行的牵引钢丝绳、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和行星轮机构,所述的上下行的牵引钢丝绳连接抱索器、所述的抱索器连接架空乘人装置,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包括安装架构、两个行星轮安装座、行星轮、行星轮轴、两个行星轮轴卡板、星轮、星轮轴和星轮轴卡板,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的两端平行设置在抱索器转弯处的巷道壁上,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连接两个行星轮安装座,所述的两个行星轮安装座连接行星轮轴、两
个行星轮轴卡板、锁固,所述的行星轮轴连接行星轮,所述的行星轮连接星轮轴、星轮轴卡板锁固,所述的星轮轴连接星轮,所述的星轮与牵引钢丝绳滚动配合;
5.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包括框架梁、两个副梁和加强板,所述的框架梁包括两根主梁、主梁连接梁和安装座连接梁,所述的两个副梁包括立梁、横梁和安装座连接梁,所述的两根主梁间连接主梁连接梁和安装座连接梁,所述的两个副梁设置在平行的两根主梁的下面,所述的两根主梁间连接两个安装座连接梁,所述的两个副梁的横梁连接两个安装座连接梁的两端,所述的两个安装座连接梁连接两个行星轮安装座,所述的两根主梁、两个副梁、立梁和横梁连接加强板构成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
6.所述的行星轮包括上行星轮片、下行星轮片、行星轮片连接板、行星轮毂、两口轴承、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两个密封圈,所述的上行星轮片和下行星轮片间连接行星轮片的连接板,所述的上行星轮片和下行星轮片连接行星轮毂,所述的行星轮毂中有两口轴承,所述的行星轮毂连接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所述的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与行星轮毂间有两个密封圈,所述的两口轴承的内环连接行星轮轴,所述的行星轮轴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和两个密封圈的中心孔配合;
7.所述的下行星轮片的中心有与行星轮毂配合的上行星轮轴孔和行星轮幅,所述的行星轮幅上有与星轮轴配合的星轮轴孔和与星轮轴卡板连接的丝孔;
8.所述的上行星轮片的中心有与行星轮毂配合的上行星轮轴孔和上行星轮幅,所述的上行星轮幅上有与星轮轴配合的星轮轴孔,所述的上行星轮幅的一侧有与抱索器的滑动配合凹面;
9.所述的行星轮轴为不对称的台阶轴,所述的行星轮轴的两端有与两个行星轮卡板配合的行星轮轴锁固槽,所述的行星轮轴的中间为圆台,所述的圆台的两侧有与两口轴承配合的轴承径,所述的行星轮轴的两端径为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配合的轴径;
10.所述的行星轮毂上有与上行星轮片和下行星轮片连接的台阶和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连接的丝孔,所述的行星轮毂的中心有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配合的止口和轴承室;
11.所述的星轮包括星轮毂、塑胶轮衬、星轮压盖、两口星轮轴承、压盖卡簧和星轮轴,所述的星轮毂与星轮压盖配合、压盖卡簧卡固,所述的星轮毂和星轮压盖间有塑胶轮衬,所述的星轮毂的中心是轴承室,所述的轴承室中有两口星轮轴承,所述的星轮轴承的内环连接星轮轴,所述的星轮轴的一端是挡台,所述的星轮轴的另一端有与星轮轴卡板配合的卡槽;
12.所述的星轮的星轮毂的下部为一圆盘状、上部为空心圆柱状,所述的空心圆柱状部的内径为星轮轴承室,所述的星轮毂的圆盘状部有与塑胶轮衬配合的衬槽,所述的星轮毂56的上部有与所述的压盖卡簧配合的卡槽,所述的星轮毂的中心为与星轮轴配合的星轮轴孔;
13.所述的星轮的塑胶轮衬上有与牵引钢丝绳配合的轮槽,其中心为与星轮毂的空心圆柱状部配合的光孔;
14.所述的星轮压盖为圆盘状,所述的圆盘状的星轮压盖上有与塑胶轮衬和星轮毂配合的塑胶轮衬压槽和与密封圈配合的环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行星轮机构替代了现有技术的转角轮,当抱索器运行
到转角轮时,进入行星轮内储豁中,使抱索器顺利通过,抱索器与行星轮无接触,获得了防止挤压卡的有益效果;星轮上有牵引钢丝绳槽,获得了确保牵引钢丝绳不脱落而安全运行的有益效果;改向行星轮机构获得了抱索器不会挤压在转角轮中、牵引钢丝绳不会与星轮脱落、牵引钢丝绳不易断的有益效果;运行时在转弯处不摘抱索器,获得了转弯运行时不用摘挂抱索器、抱索器不易脱落、避免摔伤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机构安装结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结构主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上轮片结构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下轮片结构视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轴结构视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轮毂结构视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轮轴承压盖结构视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星轮结构视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星轮座结构视图;
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星轮塑胶衬套结构视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星轮压盖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参照图1,包括上下行的牵引钢丝绳10、抱索器8、架空乘人装置13和行星轮机构,所述的上下行的牵引钢丝绳10连接抱索器8、所述的抱索器8连接架空乘人装置1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包括安装架构9、两个行星轮安装座6、12、行星轮4、行星轮轴5、两个行星轮轴卡板7、11、星轮1、星轮轴3和星轮轴卡板2,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9的两端平行设置在抱索器8转弯处的巷道壁上,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9连接两个行星轮安装座6、12,所述的两个行星轮安装座6、12连接行星轮轴5、两个行星轮轴卡板7、11锁固,所述的行星轮轴5连接行星轮4,所述的行星轮4连接星轮轴3、星轮轴卡板2锁固,所述的星轮轴3连接星轮1,所述的星轮1与牵引钢丝绳10滚动配合;
31.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9包括框架梁、两个副梁和加强板20,所述的框架梁包括两根主梁14、主梁连接梁16和安装座连接梁15,所述的两个副梁包括立梁19、横梁18和安装座连接梁17,所述的两根主梁14间连接主梁连接梁16和安装座连接梁15,所述的两个副梁设置在平行的
32.两根主梁14的下面,所述的两根主梁14间连接两个安装座连接梁15、17,所述的两个副梁的横梁18连接两个安装座连接梁15、17的两端,所述的两个安装座连接梁15、17连接两个行星轮安装座6、12,所述的两根主梁14、两个副梁、立梁19和横梁18连接加强板20构成
所述的行星轮机构的安装架构9;
33.参照图4和图5,所述的行星轮4包括上行星轮片22、下行星轮片23、行星轮片连接板21、行星轮毂29、两口轴承25-1、25-2、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两个密封圈27、24,所述的上行星轮片22和下行星轮片23间连接行星轮片的连接板21,所述的上行星轮片22和下行星轮片23连接行星轮毂29,所述的行星轮毂29中有两口轴承25-1、25-2,所述的行星轮毂29连接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所述的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与行星轮毂29间有两个密封圈24、27,所述的两口轴承25-1、25-2的内环连接行星轮轴5,所述的行星轮轴5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和两个密封圈27、24的中心孔配合;
34.参照图1、图4、图5和图6,所述的下行星轮片23的中心有与行星轮毂29配合的上行星轮轴孔33和行星轮幅32,所述的行星轮幅32上有与星轮轴3配合的星轮轴孔30和与星轮轴卡板2连接的丝孔31;
35.参照图1、图4、图5和图7,所述的上行星轮片22的中心有与行星轮毂29配合的上行星轮轴孔33和上行星轮幅37,所述的上行星轮幅37上有与星轮轴3
36.配合的星轮轴孔36,所述的上行星轮幅37的一侧有与抱索器8的滑动配合凹面35;
37.参照图1、图4、图5、图8,所述的行星轮轴5为不对称的台阶轴,所述的行星轮轴5的两端有与两个行星轮卡板7、11配合的行星轮轴锁固槽38、44,所述的行星轮轴5的中间为圆台41,所述的圆台41的两侧有与两口轴承25-1、
38.25-2配合的轴承径40、42,所述的行星轮轴5的两端径为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配合的轴径39、43;
39.参照图5和图9,所述的行星轮毂29上有与上行星轮片22和下行星轮片23连接的台阶45和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连接的丝孔46、49,所述的行星轮毂26的中心有与两个行星轮轴承压盖26、28配合的止口47、50和轴承室48-1、48-2;
40.参照图1和图11,所述的星轮1包括星轮毂56、塑胶轮衬51、星轮压盖55、两口星轮轴承53、压盖卡簧52和星轮轴3,所述的星轮毂56与星轮压盖55配合、压盖卡簧52卡固,所述的星轮毂56和星轮压盖55间有塑胶轮衬51,所述的星轮毂56的中心是轴承室60,所述的轴承室60中有两口星轮轴承53,所述的星轮轴承53的内环连接星轮轴3,所述的星轮轴3的一端是挡台57,所述的星轮轴3的另一端有与星轮轴卡板2配合的卡槽54;
41.参照图1、图11和图12,所述的星轮1的星轮毂56的下部为一圆盘状、上部为空心圆柱状,所述的空心圆柱状部的内径为星轮轴承室60,所述的星轮毂56的圆盘状部有与塑胶轮衬51配合的衬槽58,所述的星轮毂56的上部有与所述的压盖卡簧52配合的卡槽61,所述的星轮毂56的中心为与星轮轴3配合的星轮轴孔59;
42.参照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述的星轮1的塑胶轮衬51上有与牵引钢丝绳10配合的轮槽62,其中心为与星轮毂56的空心圆柱状部配合的光孔63;
43.参照图1、图11和图14,所述的星轮压盖55为圆盘状,所述的圆盘状的星轮压盖55上有与塑胶轮衬51和星轮毂56配合的塑胶轮衬压槽65和与密封圈27配合的环槽64;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机头部上下人区段,在乘人上下行的牵引钢丝绳的拐点处各设一套转弯改向行星轮机构,其原理是, 参照图1和图3,当牵引钢丝绳10牵引抱索器8前行时,星轮与牵引钢丝绳10配合摩擦旋转,此时行星轮4不转动,当抱索器8前行到达牵引钢丝绳10的转弯点处时,抱索器8与星轮1触碰继续前行,此时抱索器8推动行星轮
4转动、星轮1随着行星轮4的转动而位移逐渐离开牵引钢丝绳10,牵引钢丝绳10牵引着抱索器8继续前行,参照图4、图6和图7,这时抱索器8与上行星轮片22的行星轮幅37上的的滑动配合凹面35配合继续滑动推动行星轮4转动,直至下一个星轮到达转弯点处、星轮1离开牵引钢丝绳10、此时抱索器8即通过转弯改向行星轮机构,实现抱索器8带动架空乘人装置13转弯,从而克服了抱索器8易卡死在索道转弯处和跳绳现象的发生,实现了抱索器8带动架空乘人装置13无障碍转弯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