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底架及集装箱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4792发布日期:2022-07-16 07:3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底架及集装箱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底架及集装箱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2.集装箱运输设备中,凹底架是用于承载集装箱的机构,集装箱的重力和牵引设备的牵引力均作用于凹底架上,因此凹底架需要由较好的结构强度。
3.相关技术中,凹底架采用多个钢结构件焊接而成,这样凹底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不断地受力,进而导致凹底架具有因内部应力作用而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运输装置可靠性不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凹底架及集装箱运输设备。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凹底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侧墙,两个所述侧墙相对设置,
6.所述侧墙包括上侧梁、下侧梁和立柱,所述上侧梁和所述下侧梁相对设置,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梁和所述下侧梁铰接,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的所述下侧梁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沿预设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侧梁连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下侧梁铰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底架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设置于所述上侧梁,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于所述下侧梁,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底架还包括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设置于所述下侧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三铰接座铰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侧梁包括底件和侧件,所述侧件与所述底件连接,且所述侧件相对于所述底件弯折,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于所述侧件,所述第三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底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铰接座夹设于所述上侧梁,所述第一铰接座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立柱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铰接孔内。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侧梁、所述下侧梁、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均为中空钢结构件。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底架还包括锁头,所述锁头设置于所述底件。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底架还包括多个底部斜拉梁和多个侧部斜拉梁,多个所述底部斜拉梁交叉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梁之间,多个所述底部斜拉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的所述下侧梁铰接,多个所述侧部斜拉梁倾斜设置于相邻所述立柱之间,多个
所述侧部斜拉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侧梁和所述下侧梁铰接。
16.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凹底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集装箱运输设备,包括上文的凹底架。
17.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凹底架中,侧墙中的上侧梁、下侧梁和立柱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下侧梁与立柱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并使得上侧梁与立柱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这样当侧墙受到外力作用时,上侧梁、下侧梁和立柱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可将至少部分外力释放,以防止上侧梁、下侧梁和立柱的连接处长期受力而损坏。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凹底架的侧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凹底架的俯视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凹底架的侧墙的正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0-侧墙,110-上侧梁,120-下侧梁,121-底件,122-侧件,130-立柱,
24.200-连接部,210-横梁,
25.300-第一铰接座,
26.400-第二铰接座,
27.500-第三铰接座,
28.600-侧部斜拉梁,
29.700-底部斜拉梁。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
35.实施例一
36.请参考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凹底架,包括连接部200和两个侧墙100。该凹底架可以应用于集装箱运输设备中。
37.其中,侧墙100为本技术的凹底架的基础构件,侧墙100可以为凹底架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两个侧墙100相对设置,连接部200设置于两个侧墙100之间,并且连接部200与两个侧墙100连接,因此,两个侧墙100通过连接部200相互固定,以保持稳定。
38.当集装箱放置于凹底架上时,集装箱位于两个侧墙100之间,使得两个侧墙100可在集装箱的两侧对集装箱限位以防止集装箱在其中一个侧墙100到另一个侧墙100的方向上晃动。因此,为了使侧墙100可更进一步地对集装箱限位以使集装箱保持稳定,侧墙100的高度可设置为与集装箱的高度配合
39.侧墙100具体包括上侧梁110、下侧梁120和立柱130,立柱130的两端分别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连接。具体来说,立柱130的一端与下侧梁120连接,立柱130的另一端支撑于上侧梁110,从而使得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相固定。通过将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并通过立柱130将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连接,可使得侧墙100具有一定高度的同时,还可节省侧墙100的用量,以使本技术的凹底架的制备成本更低。
40.立柱130的一端与上侧梁110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可使得立柱130和上侧梁11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这样立柱130和上侧梁11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当立柱130和上侧梁110受到外力作用后,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将两者所受到的外力的部分释放,从而防止立柱130和上侧梁110长期受力后而损坏。
41.立柱130的另一端与下侧梁120也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这样立柱130和下侧梁12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使得立柱130和下侧梁12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也可起到保护立柱130和上侧梁110的目的。
42.同时,由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均与立柱130铰接,使得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与立柱130之间均具有转动自由度,因此,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这样当上侧梁110与立柱130的连接处受到外力作用后,上侧梁110可相对于立柱130转动的同时,下侧梁120也可相对立柱130转动,从而使得上侧梁110与立柱130的连接处受到的外力可更好地被释放。同样的,当下侧梁120与立柱130的连接处受到外力作用后,下侧梁120可相对于立柱130转动的同时,上侧梁110也可相对立柱130转动,从而使得下侧梁120与立柱130的连接处受到的外力可更好地被释放。
4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凹底架中,侧墙100中的上侧梁110、下侧梁120和立柱130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下侧梁120与立柱13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并使得上侧梁110与立柱13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这样当侧墙100受到外力作用时,上侧梁110、下侧梁120和立柱130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可将至少部分外力释放,以防止上侧梁110、下
侧梁120和立柱130的连接处长期受力而损坏。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墙100的连接效果稳定可靠,上文的连接部200可设置为包括多个横梁210,多个横梁210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侧墙100的下侧梁120连接,多个横梁210可沿着下侧梁120的长度方向分布,以使得两个下侧梁12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多个部分均可得到支撑,以使得两个侧墙100的连接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横梁210的两端可设置为与下侧梁120铰接,可使得横梁210和下侧梁12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这样横梁210和下侧梁120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当横梁210和下侧梁120受到外力作用后,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将两者所受到的外力的部分释放,从而防止横梁210和下侧梁120长期受力后而损坏。
46.具体来说,当两个侧墙100受到挤压力或牵引力后,侧墙100与横梁210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力,通过将横梁210与下侧梁120铰接,可使得侧墙100和横梁21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侧墙100和横梁210之间的转动自由度被释放。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上侧梁110与立柱130、下侧梁120与立柱130以及下侧梁120与横梁210之间可铰接,本技术的凹底架还可设置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其中,第一铰接座300设置于上侧梁110,并且第一铰接座300固定设置于上侧梁110,立柱130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300铰接,从而使得立柱130的一端与上侧梁110铰接。第二铰接座400可设置于下侧梁120上,立柱130背离上侧梁110的一端可与第二铰接座400铰接,从而使得立柱130与下侧梁120铰接。
48.具体来说,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可采用同样的结构,两者的区别在于安装位置不同,第一铰接座30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上侧梁110,这样可使得第一铰接座300与上侧梁110的连接诶效果稳定可靠,同时也不必在上侧梁110上开设专门用于固定第一铰接座300的固定结构,例如固定孔和固定卡槽等结构,从而使得上侧梁110的结构完整性更好,进而使得上侧梁110的结构稳定性更佳。
49.第二铰接座400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下侧梁120,这样可使得第二铰接座400与下侧梁120也具有稳定可靠的连接效果。
50.第一铰接座300具体可设置为包括两个固定片,两个固定片设置在上侧梁110的相对两侧,以使两个固定片将上侧梁110夹设在两者之间,两个固定片开设有相对的铰接孔,立柱130的一端可设置连接销,连接销穿设于两个固定片的铰接孔内,从而使得立柱130可相对于第一铰接座300转动,进而使得立柱130可相对于上侧梁110转动。
51.第二铰接座400与第一铰接座300的结构相同,因此,立柱130背离上侧梁110的一端也设置有连接销,该连接销可穿设于第二铰接座400上的铰接孔内,从而使得立柱130也可相对于下侧梁120转动。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还设置有第三铰接座500,横梁210可通过第三铰接座500与下侧梁120铰接。具体来说,第三铰接座500设置于两个侧墙100的下侧梁120,并且设置于两个下侧梁120的第三铰接座500相对设置,这样横梁210的两端可分别与两个下侧梁120的第三铰接座500铰接,进而使得横梁210与两个下侧梁120铰接。第三铰接座500可采用与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相同的结构,这样可降低本技术实施例的凹底架的配件种类,便于生产和维护。
53.横梁210的两端可设置连接销,横梁210一端的连接销可穿设于一个下侧梁120的
第三铰接座500的铰接孔,横梁210另一端的连接销可穿设于另一个下侧梁120的第三铰接座500的铰接孔。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二铰接座400和第三铰接座500均可安装于下侧梁120,本技术实施例的下侧梁120可设置为包括底件121和侧件122,底件121和侧件122连接,并且侧件122相对于底件121弯折设置,使得下侧梁120可呈“l”形,第二铰接座400可设置在下侧梁120的侧件122上,第三铰接座500可设置在下侧梁120的底件121上。这样第二铰接座400和第三铰接座500可设置于下侧梁120的不同位置,以使第二铰接座400和第三铰接座500具有更大的安装区域,有利于第二铰接座400和第三铰接座500设置。
55.此外,下侧梁120的底件121还可用于支撑集装箱,具体来说,底件121可水平设置,底件121上可设置多个锁头,集装箱与锁头固定连接,以使得集装箱可设置于下侧梁120的底件121上。锁头可起到固定集装箱的目的,防止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晃动偏斜。锁头的数量具体可设置为四个,每个下侧梁120的底件121上分别设置两个锁头,两个锁头分布于下侧梁120的底件121的两端,且两个下侧梁120的底件121上的锁头相对设置,从而可使得集装箱的底部受力均匀,以使集装箱设置于锁头上后的稳定性更佳。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的上侧梁110、下侧梁120、立柱130和横梁210均可采用中空钢结构件制备,这样可使得上侧梁110、下侧梁120、立柱130和横梁21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重量也相对较小,从而可使得本技术的凹底架的结构强度较好且整体重量较小,这样对牵引设备牵引凹底架和设置在凹底架上的集装箱所需的牵引力要求更低。
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还设置有侧部斜拉梁600,侧部斜拉梁600设置于侧墙100上,以起到支撑侧墙100,使得侧墙100的结构强度更好的作用。具体来说,侧部斜拉梁600倾斜设置在侧墙100的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之间,侧部斜拉梁600的两端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连接,侧部斜拉梁600可起到支撑上侧梁110的作用,同时使得上侧梁110与下侧梁120的连接效果更加稳定可靠。侧部斜拉梁600的两端可分别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铰接,以使侧部斜拉梁600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这样当侧部斜拉梁600、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受力后,侧部斜拉梁600、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可将至少部分外力释放,以防止侧部斜拉梁600、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长期受力而受损。
58.具体来说,侧部斜拉梁600的两端可分别与上侧梁110和下侧梁120上错位设置的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铰接,以充分利用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因此,第一铰接座300和第二铰接座400上还可开设额外的铰接孔以配合侧部斜拉梁600,侧部斜拉梁600的两端可分别设置连接销,连接销穿设于第一铰接座300的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座400的铰接孔。
59.侧部斜拉梁600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多个侧部斜拉梁600可交叉设置,这样多个侧部斜拉梁600之间还可相互支撑,从而使得多个侧部斜拉梁600的结构强度更佳。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还设置有底部斜拉梁700,底部斜拉梁700可倾斜设置于两个侧墙100的下侧梁120之间,以使底部斜拉梁700可支撑两个下侧梁120,使得两个下侧梁120的连接效果更加可靠,底部斜拉梁700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多个底部斜拉梁700可交叉设置,这样多个底部斜拉梁700既可使两个下侧梁120连接稳定,同时多个底部
斜拉梁700还可相互支撑。具体来说,相邻的横梁210之间均可设置两个交叉的底部斜拉梁700,底部斜拉梁700的两端还可分别与两个下侧梁120的第三铰接座500铰接,这样底部斜拉梁700与两个下侧梁120的连接处均具有转动自由度,当两个下侧梁120受力后底部斜拉梁700与两个下侧梁120的铰接处还可释放部分作用力,以防止两个下侧梁120受损。
61.实施例二
62.基于上文的凹底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集装箱运输设备,该集装箱运输设备包括上文的凹底架。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