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8020发布日期:2024-04-08 13:5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列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辅助停车区是磁浮列车用于停车点步进的点,列车以a到b到c的顺序逐渐步进,直到到达目标停车点。分区是磁浮列车用于分段供电同时进行安全闭塞控制的一个区段,线路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内供电独立控制,同时分区作为线路中的闭塞分区,每个分区内仅允许一辆车运行。

2、在列车运行方向上,列车出发点为a,到达点为b,a与b的线路中划分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内从a到b方向的末尾一个辅助停车区的位置越靠近分区边界,该分区边界的列车在跨分区运行时的区间追踪间隔时间越小。

3、所有追踪间隔时间中最重要的指标为区间追踪间隔时间,区间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式为两车在区间中进行追踪运行时,所需要保持的最极限距离除以这段距离内的平均运行速度。

4、目前分区划分的方式是以牵引供电系统为基准,通过初步划分方案之后设置辅助停车区,在进行追踪间隔时间校核,校核后对分区划分和辅助停车区设置方案进行进一步校正,循环迭代,最终得到最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案。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多次循环迭代,工时长,效率低,无法对追踪间隔时间进行合理管控。

5、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能够合理管控追踪间隔时间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划分效率高,利于对追踪间隔时间进行合理管控,保障中间站与分区划分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包括:

3、根据当前线路的起始站、各个中间站和终点站,确定出所述线路的各个区段;

4、获取每个所述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

5、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

6、针对每个所述区段,基于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所述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

7、基于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所述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包括:

9、在所述区段对应的车站包括一个中间站时,根据第一关系式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最小分区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其中,ti≤t,ti为第i个区段中各个分区的运行时间,每个分区的运行时间相等,t为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m为包括一个中间站的区段内的分区数量,ti为第i个区段的总运行时间;

10、在所述区段对应的车站包括两个中间站时,根据第二关系式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最小分区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关系式为其中,ti≤t,n为包括两个中间站的区段内的分区数量。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包括:

12、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最大速度下的安全制动时间、安全裕量时间以及辅助停车区与分区边界之间的运行时间,计算出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每个所述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包括:

14、根据列车的加速制动信息、所述当前线路的长度及限速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

15、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之后,还包括:

16、计算所述区段内每个所述分区的追踪间隔时间;

17、将每个所述追踪间隔时间分别与所述目标追踪间隔时间进行比较,在每个所述追踪间隔时间不超过所述目标追踪间隔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每个所述分区的分区边界对所述区段进行分区划分。

18、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19、若所述每个所述追踪间隔时间中存在至少一个追踪间隔时间大于所述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则增加所述分区数量后,返回所述基于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的步骤。

2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增加所述分区数量,包括:

21、在所述分区数量的基础上增加预设增量,得到更新后的分区数量。

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装置,包括:

23、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线路的起始站、各个中间站和终点站,确定出所述线路的各个区段;

2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

25、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

26、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区段,基于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所述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

27、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

2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9、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30、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的步骤。

3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的步骤。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线路的起始站、各个中间站和终点站,确定出线路的各个区段;获取每个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针对每个区段,基于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基于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

33、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当前线路进行区域划分时,结合当前线路上的各个中间站确定出各个区段,并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计算出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以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要求,然后针对每个区段根据该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对应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区段内的分区数量,根据分区数量、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从而实现当前线路的分区划分,本发明中在进行分区划分时充分考虑了车载位置的影响,划分效率高,并且利于对追踪间隔时间进行合理管控,保障中间站与分区划分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所述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所述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所述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所述分区数量,包括:

8.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站位置的区域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提出该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线路的起始站、各个中间站和终点站,确定出线路的各个区段;获取每个区段各自对应的总运行时间;根据目标追踪间隔时间得到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针对每个区段,基于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及区段的运行时间计算规则,计算出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基于区段内的分区数量和分区内最大运行时间,确定出每个分区的分区边界,从而实现当前线路的分区划分,本发明中在进行分区划分时充分考虑了车载位置的影响,划分效率高,并且利于对追踪间隔时间进行合理管控,保障中间站与分区划分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技术研发人员:付善强,李明伟,常邑,唐志远,吴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