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115发布日期:2023-09-02 13:3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铁路运煤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一种进煤方式,其进厂轨道会经过储煤站,并在储煤站的轨道处设有翻车机(轨道对于翻车机的位置称为翻车工位,进入翻车工位的车箱与其余车箱脱钩,且翻车后的车箱由翻车机运输至另一条并行轨道存放),目前运煤火车通常是以慢速倒车的形式(通常倒车速度为10-30m/min)使得最尾端的车箱依顺序进入到翻车工位,然后与其前节车箱脱钩,但由于列车通常有多节甚至数十节车箱,驾驶员在倒车时,基本不能观察到尾部车箱的倒车情况,目前多为翻车工位处由人工观察,并通过对讲机与驾驶员进行沟通以告知尾部车箱是否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但其智能化程度低,且需专人在翻车工位进行观察,虽然cn216673157u《一种火车倒车辅助系统》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的火车倒车系统,但其仅类似于汽车的倒车影像系统,属于火车车载配备的倒车可视化设备,但其并不能实现倒车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智能化程度高,可在翻车机的翻车工位处对火车尾部车箱进行定位并提示驾驶员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地面机构,所述移动终端具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地面机构设置在翻车机翻车工位处的轨道旁,其具有第二通信模块,所述地面机构用以在火车倒车时依次感应每节进入到所述翻车机翻车工位处的车箱是否到位,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用以放置在火车驾驶舱内,其用以根据所述地面机构发来的信息以提示驾驶员是否刹车。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地面机构在翻车工位处对火车尾部车箱是否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内进行探测,若探测到尾部车箱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即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第一通信模块发送信息,并由终端机构向驾驶员发出相应的提示,此时驾驶员进行刹车操作由于火车倒车时速度较慢,故刹车时其能立即停下以将尾部车箱停在翻车工位处,此时尾部车箱与其前端的车箱之间的挂钩可由脱钩机构进行脱钩处理,并由翻车机对翻车工位处的车箱进行翻车处理,其智能化程度高,且定位精准,另外无需每辆列车匹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作为公用设备,仅需列车驾驶员倒车前领取移动终端拿入到驾驶舱内即可,用完交还相应管理人员即可。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壳体、供电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所述供电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自带电源,其移动灵活。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触摸屏来给驾驶员发出提示,同时驾驶员还可通过触摸屏给移动终端发送指令。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嵌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嵌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信号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信号灯发出灯光提示,即尾部车箱完全驶入至翻车工位时,可由信号灯发出绿光提示,而翻车工位未有车箱或车箱未完全驶入至翻车工位时,可由信号灯发出红光提示。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嵌装在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蓄电池和充电接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使用方便,且使用成本低。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面机构还包括感应元件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感应元件和第二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翻车机翻车工位旁,其用以感应火车尾部车箱是否完全进入到所述翻车工位。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感应元件来对驶入翻车工位的尾部车箱进行监测,若监测到尾部车箱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即由第二控制模块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向信号接收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以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人机交互模块发出提示以提醒驾驶员刹车。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应元件为双目摄像头,所述感应元件的镜头朝向所述翻车工位。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监测精度高,且可进行可视化的监测。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应元件包括两个轨道传感器,且两个所述轨道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安装在翻车工位对应的轨道旁,其用以感应尾部车箱的轮对是否完全位于两个所述轨道传感器之间。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由于车箱底部具有轮对个数和间距是一致,通过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轨道传感器来对驶近其的车箱轮对进行位置监测以判断尾部车箱是否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面机构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在所述翻车工位旁,其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尾部车箱完全进入到翻车工位时,可由报警器发出警报以提示可能出现在周边的工作人员注意,翻车机需要运行,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1)和地面机构(2),所述移动终端(1)具有第一通信模块(11),所述地面机构(2)设置在翻车机翻车工位(3)处的轨道旁,其具有第二通信模块(21),所述地面机构(2)用以在火车倒车时依次感应每节进入到所述翻车机翻车工位(3)处的车箱是否到位,所述第二通信模块(21)用以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11)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1)用以放置在火车驾驶舱内,其用以根据所述地面机构(2)发来的信息以提示驾驶员是否刹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1)还包括壳体(12)、供电模块(13)、第一控制模块(14)和人机交互模块(15),所述供电模块(13)、第一通信模块(11)和第一控制模块(1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5)设置在所述壳体(12)外侧壁上,所述供电模块(13)、人机交互模块(15)和第一通信模块(11)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5)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2)外侧壁上的触摸屏(151),所述触摸屏(15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5)还包括扬声器(152),所述扬声器(152)嵌装在所述壳体(12)上,且所述扬声器(152)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5)还包括信号灯(153),所述信号灯(153)嵌装在所述壳体(12)上,且所述信号灯(153)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13)包括蓄电池(131)和充电接口(132),所述蓄电池(131)设置在所述壳体(12)内,所述充电接口(132)嵌装在所述壳体(12)侧壁上,所述蓄电池(131)和充电接口(132)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4)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机构(2)还包括感应元件(22)和第二控制模块(23),所述感应元件(22)和第二通信模块(21)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3)电连接,所述感应元件(22)设置在所述翻车机翻车工位(3)旁,其用以感应火车尾部车箱是否完全进入到所述翻车工位(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22)为双目摄像头,所述感应元件(22)的镜头朝向所述翻车工位(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22)包括两个轨道传感器(221),且两个所述轨道传感器(221)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3)电连接,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安装在翻车工位(3)对应的轨道旁,其用以感应尾部车箱的轮对是否完全位于两个所述轨道传感器(2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机构(2)还包括报警器(24),所述报警器(24)安装在所述翻车工位(3)旁,其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3)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车倒车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地面机构,移动终端具有第一通信模块,地面机构设置在翻车机翻车工位处的轨道旁,其具有第二通信模块,地面机构用以在火车倒车时依次感应每节进入到翻车机翻车工位处的车箱是否到位,第二通信模块用以与第一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移动终端用以放置在火车驾驶舱内,其用以根据地面机构发来的信息以提示驾驶员是否刹车,其智能化程度高,且倒车时定位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郑科,王勇,郭震,郭开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长源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