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8506发布日期:2024-03-01 12: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辙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道岔缺口监测方式有视频识别与位移量监测两种技术方案,长期以来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2、视频识别方案通过图像识别表示杆缺口边缘位置实现表示缺口监测;位移量方案原来采用光栅、电涡流等方式,在表示杆尾端壳或检查柱安装传感器的方式,监测表示杆位移实现表示缺口监测;

3、随着道岔健康管理智能化要求的提高,对道岔的工况数据提出了新的需求:斥离位位置监测、开程监测、牵引点间行程同步性监测、转换平顺性与卡阻点位置监测、过车冲击尖轨横向位移监测,部分功能需求在现有视频方案和现有位移监测方案均不能解决。

4、同时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03593012u)公开了一种转辙机缺口监测装置,在转辙机的锁闭杆或表示杆端部装有磁性模块,转辙机保护管内装有位移变送器,分别调整位移变送器使磁性模块和位移变送器位置对,其通过与转辙机保护管接口尺寸一致,方便将转辙机进行安装。但是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5、上述装置采用与转辙机保护管相同的接口便于对转辙机进行安装,但轨道上侧需要安装较多的转辙机,来对轨道不同的缺口处进行检测,不同的轨道侧面的大小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转辙机在安装时较为不便。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不同的轨道侧面的大小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转辙机在安装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机构,其包括转辙机本体,所述转辙机本体内部一侧安装有监测模块,所述转辙机本体后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长框,所述长框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t形板,所述转辙机本体的后侧开设有三个长槽,所述长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顶端与长槽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通心矩形板,所述t形板的竖板的下侧穿过通心矩形板的内部,所述通心矩形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前端与移动槽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长框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块;

4、快拆机构,其包括t形块,所述t形块活动插接在通心矩形板的前侧,所述t形块的竖块的侧面固定套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后侧与通心矩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前端与t形块的横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板的竖板的前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壁的侧面与t形块的竖块的侧面滑动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可将转辙机本体固定在大小存在差异轨道的侧面,对转辙机本体安装较为方便,且可快速将转辙机本体拆卸,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6、可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磁栅尺、mcu、adc转换器和两个磁栅位移传感器,所述两个磁栅位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转辙机本体内部一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磁栅尺位于磁栅位移传感器的下方,且磁栅尺安装在转辙机本体中的动作杆、表示杆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磁栅位移传感器监测转辙机内缺口大小位移量并输出相应数值到mcu,可以有效监测转辙机缺口的位移量。

8、可选的,所述转辙机本体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横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支撑条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支撑条增加转辙机本体整体的防滑性,且减小了转辙机本体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

10、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槽等距离呈直线开设在t形块的竖板的前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若干个插槽能够对t形块的高度进行调节。

12、可选的,所述移动槽内壁侧面的形状与移动块下侧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形,所述移动块的顶面开设有45°的斜切角,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后侧均连接有l形连接条,两个所述l形连接条的两个竖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底面为斜面的l形块的竖块与移动块的侧面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较小,且两个移动块向上移动时能够与l形块的竖块的底面接触,能够通过两个l形连接条带动固定条向前移动。

14、可选的,所述l形块的竖块的底面与移动块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l形块的竖块的底面开设有60°的斜切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l形块的竖块下移时能够带动两个移动块向前移动。

16、可选的,所述长槽内壁侧面的形状与滑块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等腰梯形的滑块不会从长槽内壁的侧面出来。

18、可选的,所述转辙机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25°的斜切角。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顶面为斜面的密封盖方便雨水从密封盖的顶面滑落。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将t形块向前拉伸,解除对t形板与通心矩形板的固定,将通心矩形板带动移动块上移,移动块的顶面与两个l形块的竖块的底面接触,对两个移动块挤压,使得移动块通过l形连接条带动固定条前移,使t形块通过拉簧复位,对通心矩形板固定,即可将转辙机本体固定在大小存在差异轨道的侧面,对转辙机本体安装较为方便;

22、2、通过将t形杆带动拉簧拉伸,使t形块从插槽内移动出来,解除对通心矩形板的固定,使得通心矩形板与滑块通过第一压簧的反弹力下移,同时两个移动块通过两个第二压簧的反弹力复位,解除转辙机本体对轨道的固定,即可快速将转辙机本体拆卸,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23、3、通过磁栅位移传感器监测转辙机内缺口大小位移量并输出相应数值到mcu,从而可以有效监测转辙机缺口的位移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102)包括磁栅尺(102b)、mcu、adc转换器和两个磁栅位移传感器(102a),所述两个磁栅位移传感器(102a)分别设置在转辙机本体(101)内部一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磁栅尺(102b)位于磁栅位移传感器(102a)的下方,且磁栅尺(102b)安装在转辙机本体(101)中的动作杆、表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机本体(101)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条(101a),所述支撑条(101a)横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支撑条(101a)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0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槽(203)等距离呈直线开设在t形块(201)的竖板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08)内壁侧面的形状与移动块(109)下侧横截面的形状均为t形,所述移动块(109)的顶面开设有45°的斜切角,两个所述移动块(109)的后侧均连接有l形连接条(109a),两个所述l形连接条(109a)的两个竖条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9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块(1011)的竖块的底面与移动块(109)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l形块(1011)的竖块的底面开设有60°的斜切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106)内壁侧面的形状与滑块(107)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机本体(10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01b),所述密封盖(101b)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25°的斜切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转辙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转辙机缺口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其包括转辙机本体,所述转辙机本体内部一侧安装有监测模块,所述转辙机本体后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长框,所述长框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T形板,所述转辙机本体的后侧开设有三个长槽,所述长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通过将T形块向前拉伸,解除对T形板与通心矩形板的固定,将通心矩形板带动移动块上移,移动块的顶面与两个L形块的竖块的底面接触,对两个移动块挤压,使得移动块通过L形连接条带动固定条前移,使T形块通过拉簧复位,对通心矩形板固定,即可将转辙机本体固定在大小存在差异轨道的侧面,对转辙机本体安装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刘永,张超,刘业林,刘清奇,金冬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