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39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棚库,涉及一种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
现有的铁路防雨棚库是将棚库建立在各自独立的铁路站台上,分列于铁路两侧(如


图1所示),而每个纵向节间的稳定是靠交叉的落地撑支持(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的棚库耗费材料,棚库与棚库间不存在连续性,整体性能差,且由于纵向节间的稳定需通过落地撑的支持,所以在站台间形成路障,影响了旅客及货物的自由出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这种棚库可克服现有铁路棚库的缺陷,使新型棚库结实、稳定、省材并利于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是由棚顶及支撑立柱等组成,两两相连的棚库间均设置有公用的支撑立柱,该公用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在纵向节间,装配有水平连接杆及斜式三角门撑或曲拱式门撑。
采用上述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可将独立站台的客、货运防雨棚库连成一体,形成同时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站台的连续结构。由于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所以整体结构受力平衡,棚库的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并由于在支撑立柱间不设置固定棚库用障碍,便于旅客及货物的自由进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雨棚库主视图的形状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雨棚库侧视图的形状示意图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案的主视形状结构图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案的侧视形状结构图由图3-图6可知,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是由棚顶1及左右支撑立柱2等组成。
由图3、图4可知,两两相连的棚库间均设置有公用的支撑立柱21、22、23、24,这样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棚库即可节省一排立柱材料,同时通过上述结构,可把两个或几个分别在铁路两侧、分属于两个或几个独立站台的客、货运防雨棚库连成一体,形成同时跨越两个或几个站台的连续结构。
为保证支撑立柱受力平衡,公用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3,该斜杆3的一端与棚顶1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公用支撑立柱21(或22、或23、或24)上,使棚顶、支撑斜杆及支撑立柱形成一三角形。
由图5、图6可知,在纵向节间,装配固定有水平连接杆4及如图5所示的斜式三角门撑5或如图6所示的曲拱式门撑6。其中水平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立柱的上端之间;三角门撑5的一端固定在水平连接杆上,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上,使门撑、水平连接杆、立柱间形成一三角形;曲拱式门撑6的首尾端固定于地面,拱形上端头固定在水平连接杆上,使曲拱式门撑与两支撑柱间各形成一三角形。纵向节间的这种结构保证了纵向稳定,使得每个纵向节间都可以便于旅客或货物搬运自由进出,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由棚顶及支撑立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两相连的棚库间均设置有公用的支撑立柱,该公用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在纵向节间,装配固定有水平连接杆及斜式三角门撑或曲拱式门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其特征在于支撑斜杆的一端与棚顶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公用支撑立柱上,使棚顶、支撑斜杆及支撑立柱形成一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其特征在于水平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立柱的上端之间;三角门撑的一端固定在水平连接杆上,另一端支撑于地面上,门撑、水平连接杆、立柱间形成一三角形;曲拱式门撑的首尾端固定于地面,拱形上端头固定在水平连接杆上,曲拱式门撑与两柱间各形成一三角形。
专利摘要钢结构铁路跨线防雨棚库是由棚顶及支撑立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两相连的棚库间设置有公用的支撑立柱,公用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在纵向节间装配有水平连接杆及斜式三角门撑或曲拱式门撑。该棚库可将独立站台的客、货运防雨棚库连成一体,形成连续结构。由于支撑立柱上加设有支撑斜杆,所以整体结构受力平衡,棚库的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并由于在支撑立柱间不设置固定棚库用障碍,便于旅客及货物的自由进出。
文档编号B61B1/00GK2332624SQ98207398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1日
发明者魏庆昌 申请人:魏庆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