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40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变形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在长途列车上的变形座椅。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东西南北公路、铁路线纵横交错,线路长、跨度大。在每年人员流动过程中,如中东部到西部,北方到南方的外出务工人员或外出求学的学生他们绝大部分会因为经济原因或因为公路、铁路运力问题选择硬座出行。例如部分从东部到新疆务工的人员他们的连续乘车时间高达一百多个小时,也就是连续的四五个昼夜。在长时间的一个姿态坐车的情况下,他们是相当难受不堪的,甚至有部分人因此落下腰间盘突出的毛病。所以从东部到新疆的务工人员,在新疆的工作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但在外出及返乡时提起乘车他们无不心有余悸。现有技术中有可放下靠背使座椅呈半打开状让乘客呈半躺状休息的座椅,但其在打开靠背的同时需要占用到座椅后面的空间,这对于排排顺序排列的客运列车座椅来说是不相适宜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在客运列车上的可变形座椅,它为需要长时间坐车的乘客提供了一种在不影响前后左右乘客正常乘车的同时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座椅,从而达到半躺休息、趴在活动支撑板上休息及正常乘坐的多功能变形座椅。
[0004]变形座椅它包括座椅架,座椅架的坐面架体上设置有座椅面,座椅面包括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二坐板通过第一操控装置控制达到其翘起、落下的位移过程;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内框框边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活动靠背,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外框框边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通过第二操控装置控制其翘起、落下的位移过程;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下半部的外框上安装有保护板。
[0005]所述座椅架包括座椅腿、坐面架体和靠背架体。
[0006]所述座椅面包括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二坐板和第一坐板相邻处通过活动扣安装在坐面架体上,第二坐板下面中间设置有和第一操控装置的第一操控杆活动连接的连接扣,第二坐板上面后部设有控制活动靠背的支撑顶杆。
[0007]所述第一操控装置为控制第二坐板翘起、落下位移过程的操控装置,其由可张合控制手柄和安装在坐面架体下方的螺丝帽且套设有第一螺丝杆,第一螺丝杆和第一操控杆活动连接。
[0008]所述活动靠背通过其上部的活动扣连接在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内框的框边,其后背面设有和第二坐板上面后部的支撑顶杆对应的滑槽。
[0009]所述活动支撑板为通过其上部的活动扣连接在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外框的框边,其内面中间设置有和第二操控装置的第二操控杆活动连接的连接扣。
[0010]所述第二操控装置为由可张合控制手柄和安装在坐面架体下方的螺丝帽且套设有第二螺丝杆,第二螺丝杆和第二操控杆活动连接。
[0011]所述保护板安装在座椅后腿的上部,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下半部的外框上,用于保护座位后排乘车人员触碰不到座椅靠背架体内安装的第二操控装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变形座椅乘客正常乘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变形座椅乘客可半躺休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变形座椅的靠背活动支撑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变形座椅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变形座椅它包括座椅架1,座椅架的坐面架体上设置有座椅面,座椅面包括第一坐板3和第二坐板4,第二坐板4和第一坐板3相邻处通过活动扣安装在坐面架体上,第二坐板4下面中间设置有和第一操控装置2的第一操控杆41活动连接的连接扣,第二坐板4上面后部设有控制活动靠背的支撑顶杆42 ;第二坐板4通过转动第一操控装置2的可张合控制手柄控制达到其翘起、落下的位移过程;座椅架I的靠背架体上端内框边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活动靠背5,活动靠背5下端和第二坐板4相邻处要预留一定的缝隙,这样在通过转动第一操控装置2的可张合控制手柄控制第二坐板4,使其翘起时其可顺利的通过其后部设有控制活动靠背5的支撑顶杆42通过在活动靠背5后背面设有的滑槽51内运动,从而带动活动靠背5的张起,从而达到乘客半躺休息的目的;座椅架I的靠背架体上端外框边通过活动扣连接有活动支撑板12,活动支撑板12的内表面中部设有和第二操控装置22的第二操纵杆121活动连接的连接扣,通过转动第二操控装置22的可张合控制手柄控制达到其翘起、落下的位移过程;座椅架I的靠背架体下半部的外框上安装有保护板11,用于保护座位后排乘车人员触碰不到座椅靠背架体内安装的第二操控装置22。
[0016]本发明变形座椅的实施例,坐过长途列车的朋友都知道,在长时间的一个姿态坐车的情况下,是相当难受不堪的,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一操控装置的可张合控制手柄控制第二坐板翘起,第二坐板在翘起的过程中其后部的支撑顶杆通过在活动靠背背面设有的滑槽内运动带动活动靠背的张起,从而达到乘客半躺睡觉休息的目的;通过转动前排变形座椅的第二操控装置的可张合控制手柄达到控制活动支撑板的翘起,可做到双臂交叉放置在翘起的活动支撑板,然后将头趴在手臂上睡觉休息。在这个过程中乘客可通过转动操控装置的控制手柄将变形座椅调节到适合自己休息的状态,并可随时转换。
[0017]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座椅为面对面排列布局时,变形座椅可不安装第二操控装置。
【主权项】
1.变形座椅,它包括座椅架,座椅架的坐面架体上设置有座椅面,座椅面的第二坐板被第一操控装置控制;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内框框边连接有活动靠背,靠背架体上端外框框边连接有活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动支撑板被第二操控装置控制,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下半部的外框上安装有保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架包括座椅腿、坐面架体和靠背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包括第一坐板和第二坐板,第二坐板和第一坐板相邻处通过活动扣安装在坐面架体上,第二坐板下面中间设置有和第一操控装置的第一操控杆活动连接的连接扣,第二坐板上面后部设有控制活动靠背的支撑顶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装置为控制第二坐板翘起、落下位移过程的操控装置,其由可张合控制手柄和安装在坐面架体下方的螺丝帽且套设有第一螺丝杆,第一螺丝杆和第一操控杆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靠背通过其上部的活动扣连接在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内框的框边,其后背面设有和第二坐板上面后部的支撑顶杆对应的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板为通过其上部的活动扣连接在座椅架的靠背架体上端外框的框边,其内面中间设置有和第二操控装置的第二操控杆活动连接的连接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控装置为由可张合控制手柄和安装在坐面架体下方的螺丝帽且套设有第二螺丝杆,第二螺丝杆和第二操控杆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座椅,它包括座椅架、座椅面、第一操控装置、活动靠背、活动支撑板、第二操控装置和保护板组成。本发明通过第一操控装置操控第二坐板翘起,其在翘起的过程中后部的支撑顶杆带动活动靠背的张起,从而达到乘客半躺睡觉休息的目的;通过转动前排变形座椅的第二操控装置达到操控活动支撑板的翘起,可做到双臂交叉放置在翘起的活动支撑板,然后将头趴在手臂上睡觉休息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乘客可通过转动操控装置的控制手柄将变形座椅调节到适合自己休息的状态,并可随时转换。
【IPC分类】B61D33/00, A47C13/00
【公开号】CN105216815
【申请号】CN201410237964
【发明人】王建明
【申请人】王建明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6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