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62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用于操作锁定装置解锁或锁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手杆、固定于推手杆上的盖板、部分插在所述的盖板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捏手、位于推手杆的内腔中的一对牵引索,所述的盖板内腔中设有转轮,该转轮与牵引索相连接,受捏手的控制,转轮转动而牵拉牵引索,但是转轮对牵引索的牵动距离较短,而捏手的行程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这种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不适合一些需要牵引锁的牵引距离较长的锁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牵引索的牵动距离较长的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手杆、固定于推手杆上的盖板、部分插在所述的盖板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捏手、位于推手杆的内腔中的一对牵引索,所述的盖板上开有一对滑动槽,盖板的内腔中设有一对转轮,所述的每个转轮上分别设有一个转轮支轴,所述的每个转轮支轴插在相应的滑动槽内,每个转轮的上端部与一根牵引索相连接,所述的每个转轮的下端部与捏手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盖板上开有滑动槽,并且该槽内插有转轮的转轮支轴,因此转轮支轴可以进行滑动位移和转动,在相同的捏手行程的情况下,可使牵引索牵动更长的距离。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只画出一根牵引索及相关的转轮的结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M-M方向半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的N-N方向半剖视图;其中[1]、盖板;[2]、推手杆;[3]、盖板定位柱;[4]、滑动槽;[5]捏手;[6]、转轮支轴;[7]、转轮;[8]、按动支点;[9]、牵引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手杆[2]、固定于推手杆[2]上的盖板[1]、部分插在所述的盖板[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捏手[5]、位于推手杆[2]的内腔中的一对牵引索[9],所述的盖板[1]上开有一对滑动槽[4],盖板[1]的内腔中设有一对转轮[7],所述的每个转轮[7]上分别设有一个转轮支轴[6],所述的每个转轮支轴[6]插在相应的滑动槽[4]内,每个转轮[7]的上端部与一根牵引索[9]相连接,所述的每个转轮[7]的下端部与捏手[5]相接触。所述的每个转轮[7]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按动支点[8],该按动支点[8]与捏手[5]相接触。当捏手[5]向上移动时,推动按动支点[8]向上移动,则转轮[7]上的转轮支轴[6]在滑动槽[4]内既转动又滑动,使得右侧的转轮[7]的上端带动左侧的牵引索[9]向右移动;而左侧的转轮[7]的上端带动右侧的牵引索[9]向左移动,完成牵引索[6]的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手杆[2]、固定于推手杆[2]上的盖板[1]、部分插在所述的盖板[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捏手[5]、位于推手杆[2]的内腔中的一对牵引索[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上开有一对滑动槽[4],盖板[1]的内腔中设有一对转轮[7],所述的每个转轮[7]上分别设有一个转轮支轴[6],所述的每个转轮支轴[6]插在相应的滑动槽[4]内,每个转轮[7]的上端部与一根牵引索[9]相连接,所述的每个转轮[7]的下端部与捏手[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转轮[7]上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按动支点[8],该按动支点[8]与捏手[5]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童车推手杆的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手杆[2]、固定于推手杆[2]上的盖板[1]、部分插在所述的盖板[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捏手[5]、位于推手杆[2]的内腔中的一对牵引索[9],所述的盖板[1]上开有一对滑动槽[4],盖板[1]的内腔中设有一对转轮[7],所述的每个转轮[7]上分别设有一个转轮支轴[6],所述的每个转轮支轴[6]插在相应的滑动槽[4]内,每个转轮[7]的上端部与一根牵引索[9]相连接。由于在盖板上开有滑动槽,并且该槽内插有转轮的转轮支轴,因此转轮支轴可以进行滑动位移和转动,在相同的捏手行程的情况下,可使牵引索牵动更长的距离。
文档编号B62B9/08GK2520275SQ0221830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9日
发明者刘峰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