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69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属于机械制造制动机构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有与圆周运动件或其连接件相连接的内齿轮,和与之啮合的行星轮组,并与带有一对外刹车片的齿轮轴组成一个齿轮组。连接并固定行星齿轮组的转盘,以及固定在转盘上的一对内刹车片,支承架上安装有两对刹车器分别与内、外刹车片相对应,并由同一个制动操作控制系统控制。
一种摩托车前轮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有前轮12、前轮中心轴18、内齿轮21、行星轮15、固定行星轮组15并带有一对内刹车片3的转盘10、带有外刹车片2的齿轮轴17、刹车器1及其操作系统,内齿轮21固定在摩托车前轮12上,行星轮15与内齿轮21相啮合并安装在转盘10上,并将内齿轮21的转动传递给轮轴17,刹车器1位于支承架上,同时与内外刹车片3、2相对应,刹车时正、反向制动系统时同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圆周运动件及其连接件在动力源及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作顺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时(此时整个系统已开始被动承受顺时针方向的惯性力),与圆周运动件相连接的内齿轮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之啮合的一组行星齿轮也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行星齿轮的动力传递,齿轮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一对外刹车片分别固定在齿轮轴的两端,故也随之作逆时针方向同速转动。而通过转盘与行星轴固定在一起的内刹车片则随着行星轮的公转与之同速顺时针旋转,也即当圆周运动件及其连接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假设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两对刹车片也处于转动状态中,不同的是一对外刹车片的转速与圆周运动件的转速相同,而转动方向相反,即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对内刹车片的转速与行星齿轮的公转速度相同,由齿轮工作原理决定,其转速小于圆周运动件的转速,且其转动方向与圆周运动件的转向相同,即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当设于支承架上的制动器制动时,刹车片分别与两个刹车器相磨擦,由于每个刹车器是同时作用于一组内、外刹车片的,理论上讲,它也就同时承受到来自转向相反的内、外两个刹车片的方向相反、大小不同的两个反作用力的作用。但因内刹车片是固定在行星齿轮上的,而行星齿轮可以同时自转和公转,借助其特殊的“游离”状态,将其与刹车器间的作用力抵消掉绝大部分,分担了制动时对系统的扭伤力。故刹车器承受的反作用力主要是来自于外刹车片的。而外刹车片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故在磨擦力的作用,刹车器必然承受的也是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而刹车器是固定在支承架上的。也就是说整个系统承受的是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与顺时针方向的惯性力相反,从而化解了惯性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这就是同时当反向制动系统的作用。这正反向制动系统同时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制动系统的稳定性,使受力更均匀,制动更快更平稳。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原来的传统机构中,增设一些部件,做些改动,就可为圆周运动机构提供一个消除惯性力影响的反惯性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制动快,对支承架等固定机构制动后的惯性力进行分解、转移消除,不仅使制动更迅速,同时改善了圆周运动机构的稳定性,使制动更平衡稳,且更安全。
当摩托车前轮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动系统,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其稳定性,且不需增加车身长度,从而使车辆更为小型化、轻盈化。
图中,1.刹车器 2.外刹车片 3.内刹车片 10.转盘 12.轮子15.行星轮 17.齿轮轴 18.中心轴 21.内齿轮由


图1和图2所示,摩托车前轮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车轮12,与车轮12固定的内齿轮21,与内齿轮21啮合的行星轮15,行星轮15安装在两侧的转盘10上,以及安装在中心轴18上的齿轮轴17,行星轮15在内齿轮21与齿轮轴17中间,三者互相咬合,并由以上组成反向制动系统的齿轮组。一对外刹车片2固定在齿轮轴17的两边,一对内刹车片3固定在转盘10的两边。并由连接和固定行星轮15的转盘10,以及固定在转盘10两侧的一对内刹车片3组成正向制动系统。两边设置有两对刹车器1与支承架连接,并与内、外两刹车片3、2相对应。该支承架为摩托车前叉,刹车时正、反向制动系统同时作用。
上述结构的前车车轮,在后轮的推动下作高速运转,当其需要停止转动时,只要操纵制动控制系统,使制动器同时作用于两对刹车片,在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的作用下,此时不但车轮本身因磨擦力作用而降低转速直至停止,而且与此时整个车子受到一个向后的反惯性力牵引,其作用足以将车辆重心下压,导致后轮对地的压力加重,从而达到既快速又稳定的刹车效果,更曾强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制动平衡性能。
权利要求1.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一反向制动系统及一正向制动系统,所述的反向制动系统包括与圆周运动件相连接的内齿轮(21)和固定有一对外刹车片(2)的齿轮轴(17),在内齿轮(21)和齿轮轴(17)中间是安装在转盘(10)上的行星轮组(15),三者互为咬合,两边设置有刹车器在支承架上,且与外刹车片(2)相对应;所述的正向制动系统包括固定连接着行星轮(15)的转盘(10),以及固定在转盘(10)两边的一对内刹车片(3),并与支承架上的刹车器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周运动机构的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制动系统的齿轮组由固定于圆周运动件的内齿轮(21)和带有一对外刹车片(2)的齿轮轴(17),以及用来衔接内齿轮(21)和齿轮轴(17)的一组行星轮(15)组成;所述的正向制动系统由连接和固定行星轮组(15)的转盘(10),以及固定在转盘(10)两侧的一对内刹车片(3)组成。
3.一种摩托车前轮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包括有前轮(12)、前轮中心轴(18)、内齿轮(21)、行星轮(15)、固定行星轮组(15)并带有一对内刹车片(3)的转盘(10)、带有外刹车片(2)的齿轮轴(17)、刹车器(1)及其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齿轮(21)固定在摩托车前轮(12)上,行星轮(15)与内齿轮(21)相啮合并安装在转盘(10)上,并将内齿轮(21)的转动传递给轮轴(17),刹车器(1)位于支承架上,同时与内外刹车片(3)、(2)相对应,刹车时正、反向制动系统时同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前轮四碟反惯性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架为摩托车前叉。
专利摘要四碟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是对双碟反惯性刹车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是在原有双碟反惯性刹车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正向制动系统,两套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形成本四碟圆周运动机构的反惯性制动系统。具体包括圆周运动件,固定其上的内齿轮,与内齿轮啮合的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齿轮轴,固定在齿轮轴上的一对外刹车片,通过转盘固定在行星齿轮上的一对内刹车片,连接在支承架上的两对刹车器,且两对刹车器由同一制动操作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动快,对支承架等固定器可消除制动时运动惯性力对其的影响,轮子和刹车器的转向相反,而行星轮的公轮也分担了制动时的扭力,使结构更加为稳固,内、外刹车片的作用,使整个系统在制动时平稳,快速且更安全。
文档编号B62L1/02GK2563089SQ0223324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7日
发明者余双仑 申请人:余双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