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农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8518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农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
背景技术
农用三轮运输车发展迅速,从脚瞪三轮到机动三轮,从把式到盘式,从普通到豪华,以上说明中国农用三轮运输车在全球发展速度之快。用用三轮运输车实用于发展中国家,也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运输工具就。用用三轮运输车以它的低消耗、低费用、阻力小、爬坡性能强、载重量大等特点,适合农村运输业,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同时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农用三轮车只有三个车轮,所以稳定性差,当下坡或者遇到偏坡时,容易翻车,一旦发生翻车,即造成车辆的损失,又会伤及生命,因而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而农用汽车虽然稳定性比农用三轮车好,但农用汽车的费用大,消耗大,爬坡性能差,阻力大,这样农用汽车的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安全实用的多功能农用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其结构要点为在前轮两边的车体下面安装活动支板,该活动支板下面固定辅助轮,该辅助轮小于前小轮,在驾驶室内分别安装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拉杆,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拉板,该拉板中间为固定在车体上的活动销轴,所说的拉板的另一端连接推杆,该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滑动销轴,该滑动销轴插在滑动槽内,滑动销轴上安装推拉杆,该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辅助轮轴上。
在所说的推拉杆上安装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
所说的辅助轮与两个后轮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由于在前小轮后驾驶室两侧设计两个能升降的辅助轮,两个辅助轮和后方的主动轮在一直线上,车在运输过程中,道路崎岖不平、在下坡或者溜坡时,使用两边的辅助轮,左右两个辅助轮同时落地,因下坡时载重货物重心前移,造成前小轮压力过大,有损于前小轮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下坡时需要的是助力和稳定性,这时两辅助轮发挥它的效力,辅助轮和前小轮三者共同抵制后来的压力,具有稳定性强,阻力大的特点,大大的保护了前小轮正常运转,也延长前小轮的使用寿命,道路复杂多变时,如下偏坡,可落下一边的辅助轮,组成四点一个平面,增加了下偏坡的稳定性,偏坡在外时,落下外首的辅助轮,偏坡在里时,落下里首的辅助轮,在转弯时可发挥辅助轮的作用,往里转弯时落下外首的辅助轮,往外转弯时落下里首的辅助轮,可起到平稳、安全的作用,平路上坡可不用辅助轮,这时悬起辅助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耗低,爬坡性能好,稳定性强,可安全稳定的通过山路、坡路、偏坡路,农用三轮车从城市、乡镇、农村之间来往,适应性好,安全耐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在前轮两边的车体下面安装活动支板11,该活动支板下面固定辅助轮10,该辅助轮小于前小轮,两个辅助轮分别与两个后轮在一条直线上,在驾驶室内分别安装控制手柄1,该控制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拉杆2,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拉板3,该拉板中间为固定在车体上的活动销轴4,拉板以活动销轴为支点,所说的拉板的另一端连接推杆5,该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滑动销轴6,该滑动销轴插在滑动槽7内,滑动销轴上安装推拉杆9,该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辅助轮轴上,在所说的推拉杆上安装弹簧8,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前轮两边的车体下面安装活动支板(11),该活动支板下面固定辅助轮(10),该辅助轮小于前小轮,在驾驶室内分别安装控制手柄(1),该控制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拉杆(2),该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拉板(3),该拉板中间为固定在车体上的活动销轴(4),所说的拉板的另一端连接推杆(5),该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滑动销轴(6),该滑动销轴插在滑动槽(7)内,滑动销轴上安装推拉杆(9),该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辅助轮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推拉杆上安装弹簧(8),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辅助轮与两个后轮在一条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在前轮两边的车体下面安装活动支板,活动支板下面固定辅助轮,在驾驶室内分别安装控制手柄,控制手柄的另一端连接拉杆,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拉板,拉板中间为固定在车体上的活动销轴,拉板的另一端连接推杆,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滑动销轴,滑动销轴插在滑动槽内,滑动销轴上安装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辅助轮轴上。车下坡或者溜坡时,辅助轮和前小轮三者共同抵制后来的压力,稳定性强,大大的保护了前小轮正常运转,也延长前小轮的使用寿命,偏坡时落下一边的辅助轮,增加下偏坡的稳定性,平路上坡可悬起辅助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爬坡性能好,稳定性强,安全耐用。
文档编号B62D61/00GK2644265SQ0320794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7日
发明者王凤钧 申请人:王凤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