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71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合应用于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的下部移动部件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
背景技术
一般,液压挖掘机之类的建筑机械都具有履带式的下部移动部件,借助于驱动左、右履带,能稳定地在山丘地、泥泞地等不平整地带行驶。
此外,按照这种现有技术的履带式下部移动部件具有下列各种构件安装上部旋转件的中央框架;位于中央框架的左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框架;位于中央框架的右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框架;以及连接在左、右侧框架与中央框架之间的前、后腿部构成的承重框架(参照例如,日本特开平9-142337号公报)。
在这种现有技术中,中央框架上设有圆形框架体,在中央框架与左、右侧框架之间,借助于以圆形框架体为中心的,大致呈X形延伸的共计四根腿部左前腿部分、右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右后腿部分,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左前腿部分做成由从中央框架向左侧框架延伸,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上板和下板,以及焊接在这两块上板和下板上,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箱形结构。而且,右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和右后腿部分,也和左前腿部分一样,做成由上板、下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成的箱形结构。
可是,在按照现有技术的承重框架中,四根腿部是分别由互不相同的零件做成的上板、下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构成的。这样,在制造腿部时,需要把上板、下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切割成与腿部的形状相符的切断工序,以及把前侧板和后侧板焊接在上板和下板上的焊接工序。这样,由于对于四根腿部来说要分别进行这种切断工序和焊接工序,所以存在着使承重框架的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此外,在把如上所述的与中央框架设置成一体的四根腿部焊接在侧框架上的情况下,必须先进行切割腿部前端的先行作业,以便在该腿部的前端上形成与侧框架结合的结合面之间没有间隙地对接的结合部分。
可是,当由切割工序在腿部的前端上形成结合部分时,由于加工误差等原因,很容易在腿部的结合部分与侧框架的对接部分上产生间隙,存在着会降低腿部与侧框架之间的结合强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这种承重框架,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腿部与侧框架等的结合部分的强度。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它由下列各种部件构成安装了上部旋转件的中央框架;位于该中央框架左右两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框架;以及连接在该左、右侧框架与上述中央框架之间的前、后腿部。
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的特征在于,腿部由下列各部分构成通过焊接连接在中央框架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通过焊接连接在侧框架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位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之间的中间筒部;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中至少一个结合部分是由直径从中间筒部逐渐向着结合端扩大的扩径筒体构成的;而且,扩径筒体是使用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制成的。
借助于这种结构,构成腿部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中至少一个结合部分做成扩径筒体。因此,就能确保在已经成为扩径筒体的结合部分周围形成的焊缝长度较长,从而能提高该结合部分的连接强度。此外,在用铸造方法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做成扩径筒体的情况下,就能在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下把该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牢固地连接在中央框架上。还有,在用铸造方法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做成扩径筒体的情况下,就能在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下把该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牢固地连接在侧框架上。而且,由于扩径筒体是用铸造方法成形的,所以能使用焊接等方法,把做成扩径筒体的结合部分与中间筒部之间的这一部分做成没有接缝的,光滑的断面形状,从而能降低作用在该结合部分上的应力。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扩径筒体设置在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上。
借助于这种结构,就能确保在侧框架侧结合部分周围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从而能提高腿部与侧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扩径筒体设置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两者上。
借助于这种结构,就能确保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周围形成的焊缝的长度都较长,从而能提高腿部与中央框架之间,以及腿部与侧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腿部是用铸造方法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侧框架结合部分和中间筒部做成单独一个整体的筒体。
借助于这种结构,在用铸造方法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侧框架结合部分和中间筒部所构成的腿部做成一个整体的情况下,也能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和侧框架结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分做成扩径筒体。这样,就能确保在上述结合部分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从而能提高该结合部分的连接强度。而且,由于腿部是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型的,所以还能降低承重框架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腿部通过把构成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构成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和构成中间筒部的中间筒部部件这三个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做成一个整体的筒体。
借助于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中间筒部部件这三个部件形成腿部的情况下,也能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件做成扩径筒体,从而能确保在其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此外,例如,也可以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分别铸造成单独的小铸件,再用中间筒部部件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连接起来。这样,能便宜地制成用于铸造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侧框架侧结合部件的铸造模型,从而能降低腿部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腿部通过把构成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构成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做成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一个整体的筒体。
借助于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形成腿部的情况下,也能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结合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结合部件做成扩径筒体,从而能确保在其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此外,例如,也可以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分别铸造成单独的小铸件,然后把这两个部件连接起来。这样,可以便宜地制成用于铸造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侧框架侧结合部件的铸造模型,从而能降低腿部的制造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本发明,可以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扩径筒体,并把中间筒部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可以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扩径筒体,并把中间筒部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此外,按照本发明,也可以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扩径筒体,并把构成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而把构成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侧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侧框架由下列这四部分构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框架部分,设置在该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浮动轮托架,设置在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马达托架,设置在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面与该马达托架之间并把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法兰;各腿部中的后腿部做成向斜后方延伸;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连续地与中间框架部分的后侧部位和连接法兰连接。
借助于这种结构,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能在很大的范围内,连续地与中间框架部分的后侧部位和马达托架一侧的连接法兰焊接,从而能提高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连接法兰具有从侧框架的内侧面向中央框架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分,而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连续地与中间框架部分的后侧部位和连接法兰的凸出部分连接。
借助于这种结构,在焊接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与连接法兰的凸出部分时,就能确保在两者之间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由连接在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的侧框架侧结合端,和基本上与该侧框架侧结合端垂直相交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构成;连接法兰由与侧框架的端面相对的框架侧法兰面,和从该框架侧法兰面向上述中央框架一侧凸出的腿部侧法兰面所构成;连接法兰的框架侧法兰面,连接在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的后端;连接法兰的腿部侧法兰面,连接在扩径筒体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
借助于这种结构,能把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中的侧框架侧结合端,在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下,焊接在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此外,能把连接法兰侧的结合端,在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下,焊接在连接法兰的腿部侧法兰面上。因此,构成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扩径筒体,就能牢固地与侧框架和连接法兰连续地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各腿部中的前腿部向斜前方和左、右方向延伸,该前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通过焊接连接在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
借助于这种结构,就能把前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牢固地连接在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承重框架的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承重框架的立体图;图3是从上方看到的承重框架的俯视图;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方向IV-IV看到的承重框架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左侧的侧框架、后侧的连接法兰、左后腿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中部断开省略了一部分表示图3中的中央框架、左右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等的横断面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6中的中央框架、左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电动机托架的横断面图;图8是放大表示图7中的在电动机托架上安装了液压马达等的状态的放大横断面图;图9是单独表示图7中的左前腿部分的断面图;图10是单独表示图7中的左后腿部分的断面图;图11是单独表示第一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的,与图9同样的断面图;图12是单独表示第二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的,与图9同样的断面图;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中央框架、左右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等的与图6同样的横断面图;图14是放大表示图13中的中央框架、左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电动机托架等的放大横断面图;图15是单独表示图14中的左前腿部分的断面图;图16是单独表示图14中的左后腿部分的断面图;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中央框架、左右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等的与图6同样的横断面图;图18是放大表示图17中的中央框架、左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电动机托架等的放大横断面图;图19是单独表示图18中的左前腿部分的断面图;图20是单独表示图18中的左后腿部分的断面图;图21是单独表示第三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的断面图;图22是放大表示第四实施例的中央框架、左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电动机托架等的放大横断面图;图23是单独表示第四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的断面图;图24是放大表示第五实施例的中央框架、左侧框架、左前腿部分、左后腿部分、电动机托架等的放大横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24,以用于液压挖掘机的下部移动部件的情况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建筑机械承重框架的实施例。
首先,图1~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压挖掘机的承重框架。
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是液压挖掘机的下部移动部件,这种下部移动部件1大致由下列部件构成后述的承重框架11;分别设置在构成该承重框架11的后述的左侧框架22、28的长度方向两端的浮动轮2、驱动轮3和卷绕在这些驱动轮3和浮动轮2上的履带4。
而且,下部移动部件1是借助于驱动轮3驱动履带4而能稳定地在山丘地带、泥泞地带之类的不平整地带行驶。此外,在下部移动部件1的前边部分,设有能进行推动砂土等推土作业,平整地面作业等作业的能上下转动的推土板5。
标号6是装在下部移动部件1上能够转动的上部旋转部件,这种上部旋转部件6具有通过旋转轮7设置在承重框架11上的旋转框架8,和设置在该旋转框架8上,围成驾驶室的小室9。此外,在上部旋转部件6的前部,例如,设有摆杆式作业装置10,该摆杆式作业装置10用于进行挖掘砂土的作业。
标号11是下部移动部件1的承重框架,如图2~图4所示,这种承重框架11由后述的以下部件构成中央框架12、左侧框架22、右侧框架28、左前腿部分31、左后腿部分32、右前腿部分33、右后腿部分34等。
标号12是中央框架,这种中央框架12构成了承重框架的中央部分。这个在此,中央框架12由下列各种零件构成固定着用于把旋转轮7安装在其上面中央的圆形筒体13的六角形上板14;具有大致与上板14同样的六角形状,在上、下方向与该上板14相对的下板15;位于上板14和下板15左侧的左侧板16;位于上板14和下板15右侧的右侧板17;位于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前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板18;位于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后方,宽度比前板18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板19。
在这种情况下,左侧板16做成弯曲的形状,使其从前部向后部逐渐离开左侧框架22。而且,这块左侧板16焊接在上板14和下板15的左侧,从左侧封闭了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的空档。另一方面,右侧板17也做成弯曲的形状,使其从前部向后部逐渐离开右侧框架28。而且,这块右侧板17焊接在上板14和下板15的右侧,从右侧封闭了上板14和下板15之间的空档。此外,前板18焊接在上板14、下板15、左、右侧板16、17的前端侧面上,从前侧封闭了上板14与下板15之间的空档。还有,后板19焊接在上板14、下板15、左、右侧板16、17的后端侧面上,从后侧封闭了上板14与下板15之间的空档。而且,中央框架12由这些上板14、下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17、前板18和后板19形成了呈六角形的扁平的箱形结构件。
标号20是通过焊接连接在构成中央框架12的前板18中央部分的安装托架,该安装托架20从中央框架12向前方凸出。而且,能使图1所示的推土板5上、下升降的液压缸(未图示)可旋转地连接在安装托架20上。
标号21、21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前板18上,位于安装托架20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承托架,这两个支承托架21、21从中央框架12沿斜下方向前凸出。而且,设置在图1所示的推土板5上的左、右支承臂(未图示)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各支承托架21上。
标号22是设置在中央框架12左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框架,这个左侧框架22由下列零部件构成后述的中间框架部分23、前侧连接法兰24、后侧连接法兰25、浮动轮托架26、马达托架27等。
标号23是构成左侧框架22的主体部分的中间框架部分,通过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焊接加工,做成具有由上板23A、下板23B、左侧板23C、右侧板23D围成的四边形的断面形状的方形筒体,并在前后方向延伸。
标号24是封闭中间框架部分23的前端的前侧连接法兰,这个前侧连接法兰24是用钢板之类的平板材制成的,通过焊接连接在中间框架部分23的前端。
标号25是封闭中间框架部分23的后端的后侧连接法兰,这个后侧连接法兰25也是用钢板之类的平板材制成的,通过焊接连接在中间框架部分23的后端。在此,如图2和图5所示,后侧连接法兰25做成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前侧连接法兰24宽的长方形。而且,后侧连接法兰25由与中间框架部分23的后端面相对的框架侧法兰面部分25A,和作为从该框架侧法兰面部分25A向中央框架12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分的腿部一侧的法兰面部分25B构成。此外,在腿部一侧的法兰面部分25B上,形成了为穿过后述的液压软管3C用的软管通孔25C。
此外,后侧连接法兰25的框架侧法兰面部分25A为焊接在中间框架部分23的后端部上的结构。另一方面,腿部一侧的法兰面部分25B为从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向内侧(中央框架12一侧)凸出,焊接在后述的左后腿部分32的连接法兰一侧的结合端32B2上的结构。
标号26是安装浮动轮2的浮动轮托架,这个浮动轮托架26通过前侧连接法兰24安装在中间框架部分23的前端。在此,浮动轮托架26,通过对例如钢板等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具有上板26A、左、右侧板26B等的框架状,在其内侧设有支承着图1所示的,能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浮动轮2的浮动轮导向件26C。此外,在浮动轮托架26的上板26A上,形成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大致呈U字形的缺口26D,以便允许浮动轮2沿着浮动轮导向件26C向前后方向移动。
标号27是安装驱动轮3的液压马达3A的马达托架,这个马达托架27通过后侧连接法兰25安装在中间框架部分23的后端上。这个马达托架27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固定在后侧连接法兰25的后面,呈圆弧状向后方凸出的安装板27A;在该安装板27A上形成的马达安装孔27B;固定在安装板27A的外圆周上的,大致呈U字形的凸缘板27C。
此外,如图8所示,在马达托架27的安装板27A上安装了使驱动轮3转动的,行驶用的液压马达3A。这台液压马达3A的转动通过减速装置3B传递给驱动轮3。在这里,在液压马达3A上连接着用于输送来自液压源(未图示)的压力油的数根液压软管3C。而且,各液压软管3C都从设置在后侧连接法兰25(腿部侧法兰面25B)上的软管通孔25C中引出来,进入后述的左后腿部分32内,再通过该左后腿部分32,向液压源延伸。
标号28是设置在中央框架12右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框架,这个右侧框架28与左侧框架22一样也由下述零部件构成中间框架部分23、前侧连接法兰24、后侧连接法兰25、浮动轮托架部分26、马达托架27等。
标号31是左前腿部分,该左前腿部分31与后述的左后腿部分32一起,连接在左侧框架22与中央框架12之间。这个左前腿部分31的一端结合在中央框架12(左侧板16)的前部一侧,其另一端向左斜前方延伸,结合在构成左侧框架22的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上。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此处,左前腿部分31由下列各部分构成通过焊接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通过焊接连接在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位于这两个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之间的中间筒部31C。此外,这几个部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和中间筒部31C,是例如,把铸钢材料或者可焊接的铸铁材料(例如,脱碳铸铁)等铁类金属熔融之后,利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形(铸造)为一个单一的筒体。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的结构做成从大致呈圆筒形的中间筒部31C向着结合端31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喇叭形的扩径筒体。而且,这个结合端31A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这样,因为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的结合端31A1做成扩径筒体,所以当把这个结合端31A1对接焊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时候,就能保证在结合端31A1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长度较长。其结果是,可提高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与中央框架12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由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是用铸造方法做成扩径筒体的,所以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的断面形状,是从中间筒部31C向着结合端31A1没有接缝地圆滑地变化的。因而,借助于这种结构,能减小作用在中央框架12与左前腿部分31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31C向着结合端31B1(左侧框架2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喇叭形的扩径筒体。而且,这个结合端31B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这样,因为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的结合端31B1做成扩径筒体,所以当把这个结合端31B1对接焊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时候,就能保证在结合端31B1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长度较长。其结果是,可提高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与左侧框架22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由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是用铸造方法做成扩径筒体的,所以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的断面形状,是从中间筒部31C向着结合端31B1没有接缝地圆滑地变化的。因而,借助于这种结构,能减小作用在左侧框架22与左前腿部分31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
标号32是左后腿部分,该左后腿部分32与左前腿部分31一起,连接在左侧框架22与中央框架12之间。这个左后腿部分32的一端结合在中央框架12(左侧板16)的后部一侧,其另一端向左斜后方延伸,结合在构成左侧框架22的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和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一侧的法兰面部分25B上。
如图7和图10所示,此处,左后腿部分32由下列各部分构成通过焊接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通过焊接连接在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和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一侧的法兰面部分25B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位于这两个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之间的中间筒部32C。此外,这几个部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和中间筒部32C,把铸钢材料或者铸铁材料等铁类金属熔融之后,利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形为一个单一的筒体。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的结构做成从大致呈圆筒形的中间筒部32C向着结合端32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喇叭形的扩径筒体。而且,这个结合端32A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从而能确保在结合端32A1周围形成的焊缝的长度。此外,由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是用铸造方法做成扩径筒体的,所以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的断面形状,是从中间筒部32C向着结合端32A1圆滑地变化的,这种结构,能减小作用在中央框架12与左后腿部分32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32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32B1(左侧框架22一侧的开口端)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后侧连接法兰25侧的开口端)方向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此处,侧框架侧结合端32B1与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做成大致弯曲成直角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端32B1以与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焊接在该右侧板23D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的法兰面25B没有间隙地对接,而且,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的法兰面25B上。这样,就做成能确保侧框架侧结合端32B1与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周围焊缝长度较长的结构。此外,由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是利用铸造方法做成扩径筒体的,所以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的断面形状,是从中间筒部32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32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圆滑地变化的,这种结构,能减小作用在左侧框架22与左后腿部分32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
标号33是右前腿部分,该右前腿部分33与后述的右后腿部分34一起,连接在右侧框架28与中央框架12之间。这个右前腿部分33与左前腿部分31一样由下列各部分构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3A;连接在右侧框架28(中间框架部分23)的左侧板23C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3B;位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3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3B之间的中间筒部33C。而且,右前腿部分33也和左前腿部分31一样,利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形为一个单一的筒体。
在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3A做成从中间筒部33C向着结合端33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33A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3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33C向着结合端33B1(右侧框架28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33B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右侧框架28(中间框架部分23)的左侧板23C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标号34是右后腿部分,该右后腿部分34与右前腿部分33一起,连接在右侧框架28与中央框架12之间。这个右后腿部分34与左后腿部分32一样,由下列各部分构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4A;连接在右侧框架28(中间框架部分23)的左侧板23C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一侧的法兰面25B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4B;位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4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4B之间的中间筒部34C。而且,右后腿部分34也和左后腿部分32一样,利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形为一个单一的筒体。
在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4A做成从中间筒部34C向着结合端34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34A1做成以没有间隙的方式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4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34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34B1(右侧框架28一侧的开口端)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4B2(后侧连接法兰25侧的开口端)的方向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此时,侧框架侧结合端34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4B2做成大致弯曲成直角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端34B1以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焊接在右侧框架28(中间框架部分23)的左侧板23C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4B2则以没有间隙的状态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的法兰面25B对接,并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的法兰面25B上。
本实施例的液压挖掘机的承重框架1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下面,说明它的作用和效果。
首先,来看一看左侧框架22,把这个左侧框架22连接在中央框架12上的左前腿部分31、左后腿部分32,使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利用铸造方法整体成形为单一的筒体。
这样,与例如现有技术制成的承重框架用相互不同的部件做成的上板、下板、前侧板、后侧板等所构成的腿部相比较,可以不需要剪断各板材的切断作业和焊接作业,从而能降低承重框架11的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左前腿部分3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利用铸造成形,因而能高精度地做成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因此,不但能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以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牢固地结合在中央框架12上,而且也能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以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牢固地结合在左侧框架22的中间框架部分23上。
此外,左前腿部分3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做成从中间筒部31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结果,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能够确保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的结合端31A1的周围,以及在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的结合端31B1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因此,可提高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与中央框架12之间,以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与左侧框架22之间的结合强度。
还有,由于左前腿部分3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都是用铸造方法形成的、从中间筒部31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所以,能借助于焊接等方法在它们与中间筒部31C之间形成没有接缝的光滑的断面形状。这样,就能减小作用在中央框架12与左前腿部分31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以及减小作用在左侧框架22与左前腿部分31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从而可提高与左前腿部分31的结合强度。
另一方面,由于左后腿部分32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都是用铸造成形的,因而能高精度地形成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因此,能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以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牢固地结合在中央框架12上。此外,也能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以没有间隙的对接状态牢固地结合在左侧框架22的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和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一侧的法兰表面25B上。
此外,左后腿部分32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都做成从中间筒部32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样,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能够确保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的结合端32A1的周围,以及在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的侧框架侧结合端32B2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因此,可提高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与中央框架12之间,以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与左侧框架22和后侧连接法兰25之间的结合强度。
而且,马达托架27一侧的后侧连接法兰25,是由焊接在中间框架23的后端面上的框架侧法兰面25A,和凸出在中央框架12一侧的腿部侧法兰面25B构成的,把左后腿部分32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焊接在腿部侧法兰面25B上而构成的。这样,就能使左后腿部分32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32B2与后侧连接法兰25之间所形成的焊缝长度尽可能的长,从而能进一步提高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的结合强度。
还有,由于左后腿部分32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都是用铸造方法形成的、从中间筒部32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所以,能借助于焊接等方法在它们与中间筒部32C之间形成没有接缝的光滑的断面形状。这样,就能减小作用在中央框架12与左后腿部分32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以及减小作用在左侧框架22与左后腿部分32的结合部分上的应力,从而提高与左后腿部分32的结合强度。
而且,对于把右侧框架28连接在中央框架12上的右前腿部分33与右后腿部分34来说,也具有以上所述的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列举了把构成左前腿部分3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这两个部分,都做成从中间筒部31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的情况的例子(请参阅图9)。
可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按照图11所示的第一变型例中的左前腿部分31’那样,只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做成扩径筒体,而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做成直径尺寸与中间筒部31C大致相同的圆筒形。对于左后腿部分32、右前腿部分33、右后腿部分34来说,同样也可以这样做。
此外,例如,也可以按照图12所示的第二变型例中的左前腿部分31”那样,只把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做成扩径筒体,而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做成直径尺寸与中间筒部31C大致相同的圆筒形。对于左后腿部分32、右前腿部分33、右后腿部分34来说,同样也可以这样做。
接着,图13~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点是,腿部借助于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以及中间筒状部件这三个部件结合在一起而做成一体的筒体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凡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都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标号41表示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承重框架11的承重框架。这个承重框架4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承重框架一样,也由下列部件构成中央框架12、左侧框架22、右侧框架28、后述的左前腿部分51、左后腿部分52、右前腿部分53、右后腿部分54等。不过,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41,各腿部51~5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腿部结构31~34不同。
标号51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左前腿部分,如图14和图15所示,这个左前腿部分51由三个不同的部件构成结合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结合在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以及位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之间的中间筒部51C。而且,左前腿部分51通过用焊接把这三个不同的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和中间筒部51C连接起来构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制成的。此外,中间筒部51C是通过切割圆筒形钢管制成的。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做成从中间筒部51C向结合端51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1A1做成没有间隙地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51C向结合端51B1(左侧框架2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1B1做成没有间隙地与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的右侧板23D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标号52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左后腿部分,如图14和图16所示,这个左后腿部分52由三个不同的部件构成结合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2A;结合在左侧框架22(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和结合在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一侧的法兰面25B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2B;以及位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2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2B之间的中间筒部52C。而且,左后腿部分52是通过用焊接把这三个不同的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2A、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2B和中间筒部52C连接起来构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2B,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制成的。此外,中间筒部52C是通过切割圆筒形钢管制成的。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2A做成从中间筒部52C向结合端52A1(中央框架12一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2A1做成没有间隙地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2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52C向侧框架侧结合端52B1(左侧框架22一侧的开口端),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2B2(后侧连接法兰25侧的开口端)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里的侧框架侧结合端52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2B2做成弯曲成大致直角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端52B1没有间隙地与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D对接的状态,焊接在该右侧板23D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2B2没有间隙地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法兰面25B对接,并且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法兰面25B上。
标号53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右前腿部分,这个右前腿部分53与左前腿部分51一样,也是通过用焊接将由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3A、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3B和中间筒部53C组成的三个不同的部件连接起来而构成为一体的筒体。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3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3B,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用铸造方法制成的。此外,中间筒部53C是通过切割圆筒形钢管制成的。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3A做成从中间筒部53C向结合端53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3A1做成没有间隙地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3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53C向结合端53B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3B1做成没有间隙地与右侧框架28的左侧板23C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标号54是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右后腿部分,这个右后腿部分54与左后腿部分52一样,通过用焊接将由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4A、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4B和中间筒部54C组成的三个不同的部件连接起来而构成为一体的筒体。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4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4B,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用铸造方法制成的。此外,中间筒部54C是通过切割圆筒形钢管制成的。
此外,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4A做成从中间筒部54C向结合端54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它的结合端54A1做成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4B也做成从中间筒部54C向侧框架侧结合端54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4B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里的侧框架侧结合端54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4B2做成弯曲成大致直角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端54B1以没有间隙地与中间框架部分23的右侧板23C对接的状态,焊接在该右侧板23C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54B2没有间隙地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法兰面25B对接,并且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法兰面25B上。
有于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4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而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承重框架11大致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左前腿部分5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都是用铸造方法成形的,而中间筒部51C则是用市售的钢管材料制成的,然后通过焊接把这三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将左前腿部分51做成一体的筒体。
这样,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可以分别铸造成较小的单独的零件。因此,用于制造这些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5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51B的铸造模型的价格就很便宜,能降低左前腿部分51的制造成本。并且,对于左后腿部分52、右前腿部分53、右后腿部分54来说,也是这样。
下面,图17~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点是,腿部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连接起来做成一体的筒体的结构,而把中间筒部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凡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标号61表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承重框架,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承重框架11。这个承重框架61和第一实施例的一样由下列各部件构成中央框架12、左侧框架22、右侧框架28、后述的左前腿部分71、左后腿部分72、右前腿部分73、右后腿部分74等。不过,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61的各个腿部71~7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腿部31~34的结构不同。
标号71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前腿部分,如图18和图19所示,该左前腿部分71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前腿部分71是通过用焊接将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连接起来,构成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与中间筒部71C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做成从中间筒部71C向着结合端71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71A1做成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也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做成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71C成为一体,并且做成从该中间筒部71C向着结合端71B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而且,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的中间筒部71C连接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上,而结合端71B1做成与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标号72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后腿部分,如图18和图20所示,该左后腿部分72,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2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和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法兰面25B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2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后腿部分72是通过用焊接将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2B连接起来,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72C的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2A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做成从中间筒部72C向着结合端72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72A1做成与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2B也是采用铸钢材料、铸铁材料等熔融之后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做成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72C成为一体,并且做成从该中间筒部72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72B1、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2B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里,侧框架侧结合端72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2B2弯曲成大致直角状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2B的中间筒部72C连接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2A上。此外,侧框架侧结合端72B1以与中间框架23的右侧板23D没有间隙地对接的状态焊接在该右侧板23D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2B2没有间隙地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法兰面25B对接,并且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法兰面25B上。
标号73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右前腿部分,该右前腿部分73与左前腿部分71一样,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3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3B这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做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71C的一体的筒的结构。
而且,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3A做成从中间筒部73C向着结合端73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73A1做成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3B做成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73C成为一体,并且从该中间筒部73C向着结合端73B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而且,其结合端73B1做成与右侧框架28的左侧板23C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标号74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右后腿部分,该右后腿部分74与左后腿部分72一样,是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4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4B这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做成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74C的一体的筒体的结构。
而且,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4A做成从中间筒部74C向着结合端74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个结合端74A1做成与中央框架12的右侧板17对接的长方形开口形状。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4B做成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74C成为一体,并且从该中间筒部74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74B1、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4B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这里,侧框架侧结合端74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4B2弯曲成大致直角状的开口形状。而且,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4B的中间筒部74C连接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4A上。此外,侧框架侧结合端74B1以与中间框架部分23的左侧板23C没有间隙地对接的状态焊接在该左侧板23C上。另一方面,连接法兰侧结合端74B2没有间隙地与后侧连接法兰25的腿部侧法兰面25B对接,并且以覆盖软管通孔25C的状态焊接在腿部侧法兰面25B上。
由于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6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承重框架11大致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都是分别用铸造方法制成的部件,通过把这两个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连接在一起,就把左前腿部分71做成一体的筒体的结构。
这样,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可以分别铸造成较小的单独的零件。因此,用于铸造这种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的铸造模型的价格就很便宜,能降低左前腿部分71的制造成本。并且,对于左后腿部分72、右前腿部分73、右后腿部分74来说,也同样是这样。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列举的是将构成左前腿部分7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这两个部件做成从中间筒部71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的情况的例子(参见图19)。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示的第三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71’那样,只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71A做成扩径筒体,而把侧框架侧结合部件71B’做成直径尺寸与中间筒部71C大致相等的圆筒形。对于左后腿部分72、右前腿部分73、右后腿部分74来说,也同样是这样。
下面,图22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点是,腿部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连接起来做成整体的筒体的结构,并将中间筒部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凡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标号81表示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这个承重框架81由下列各部件构成中央框架12、左侧框架22、右侧框架(未图示)、后述的左前腿部分91、左后腿部分92、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均未图示)等。
标号91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前腿部分,该左前腿部分91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1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1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前腿部分91通过用焊接将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1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1B连接起来,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与中间筒部91C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1A是用铸造方法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71C做成一体,并做成从该中间筒部91C向着结合端91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1B是用铸造方法做成从中间筒部91C向着结合端91B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
标号92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后腿部分,该左后腿部分92,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2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2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后腿部分92通过用焊接将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2B连接起来,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与中间筒部92C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2A是用铸造方法与圆筒形的中间筒部21C做成一体,并且做成从中间筒部92C向着结合端92A1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2B是用铸造方法做成从中间筒部92C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92B1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92B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
而且,连接在右侧框架与中央框架12之间的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的结构也与上述的左前腿部分91、左后腿部分92相同。
由于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8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所以本实施例能获得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承重框架61大致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列举的是将构成左前腿部分91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1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1B这两个部件做成从中间筒部91C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的情况的例子。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3中所示的第四变型例的左前腿部分91’那样,只把侧框架侧结合部件91B做成扩径筒体,而把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91A’做成直径尺寸与中间筒部91C大致相等的的圆筒形。对于左后腿部分92、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来说,也同样是这样。
下面,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点是,腿部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连接起来,做成一体的筒体的结构,并且,把构成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体,并把构成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侧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也做成一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凡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要素,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中,标号101表示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这个承重框架101由下列各部件构成中央框架12、左侧框架22、右侧框架(未图示)、后述的左前腿部分111、左后腿部分112、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均未图示)等。
标号111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前腿部分,该左前腿部分111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1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1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前腿部分111是通过用焊接将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1A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1B连接起来,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与中间筒部111C成为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1A是用铸造方法与成为中间筒部111C的一部分的圆筒形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1A1做成一体,并做成从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1A1向着结合端111A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1B是用铸造方法与成为中间筒部111C的一部分的圆筒形的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1B1做成一体,并做成从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1B1向着结合端111B2直径逐渐扩大的筒体。
而且,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1A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1A1,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1B的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1B1结合起来,便构成了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111C的左前腿部分111。
标号112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左后腿部分,该左后腿部分112,是由分别做成连接在中央框架12的左侧板16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2A,和连接在左侧框架22的右侧板23D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2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且,左后腿部分112是通过用焊接将几个部件组成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2A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2B连接起来,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112C的一体的筒体。
这里,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2A用铸造方法与成为中间筒部112C的一部分的圆筒形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2A1做成一体,并且,做成从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2A1向着结合端112A2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
另一方面,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2B用铸造方法与成为中间筒部112C的一部分的圆筒形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2B1做成一体,并且,做成从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2B1向着侧框架侧结合端112B2和连接法兰侧结合端112B3直径逐渐扩大的扩径筒体。
而且,通过将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112A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112A1,与侧框架侧结合部件112B的侧框架侧中间筒部112B1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112C的左后腿部分112。
而且,把右侧的侧框架连接在中央框架12上的右前腿部分、右后腿部分的结构,与上述左前腿部分111、左后腿部分112相同。
由于本实施例的承重框架10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也能获得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承重框架61大致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虽是以上部旋转部件6上装有小室9的驾驶室式液压挖掘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不言而喻,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部分覆盖驾驶室上方的顶棚式液压挖掘机。
此外,本发明也不限于应用在液压挖掘机的下部移动部件上的承重框架上,例如,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液压起重机等其它建筑机械的下部移动部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它由下列各种部件构成用于安装上部旋转件的中央框架;位于该中央框架左右两侧,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框架;以及连接在该左、右侧框架与上述中央框架之间的前、后腿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腿部由下列各部分构成通过焊接连接在上述中央框架上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通过焊接连接在上述侧框架上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位于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之间的中间筒部;在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与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中至少一个结合部分是由从上述中间筒部逐渐向着结合端扩大的扩径筒体所构成的;而且,上述扩径筒体是使用熔化了的铁类金属用铸造方法制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筒体做成设置在上述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上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筒体做成设置在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和侧框架侧结合部分两者上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腿部是用铸造方法把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上述侧框架结合部分和上述中间筒部做成单独一个整体的筒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腿部通过把构成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构成上述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和构成上述中间筒部的中间筒部部件这三个部件连接在一起而做成成一个整体的筒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腿部通过把构成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构成上述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做成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成为中间筒部的一个整体的筒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把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上述扩径筒体,并把上述中间筒部与上述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把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上述扩径筒体,并把上述中间筒部与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把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和侧框架侧结合部件这两个部件都做成上述扩径筒体,并把构成上述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中央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上述中央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而把构成上述中间筒部的一部分的上述侧框架侧中间筒部与上述侧框架侧结合部件做成一个整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框架由下列这四部分构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框架部分,设置在该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浮动轮托架,设置在上述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马达托架,设置在上述中间框架部分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面与该马达托架之间并把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法兰;上述各腿部中的后腿部做成向斜后方延伸;构成上述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上述扩径筒体做成连续地与上述中间框架部分的后侧部位和上述连接法兰连接的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法兰具有从上述侧框架的内侧面向上述中央框架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分,而构成上述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上述扩径筒体做成连续地与上述中间框架部分的后侧部位和上述连接法兰的凸出部分连接的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后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的上述扩径筒体,由连接在上述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的侧框架侧结合端,和基本上与该侧框架侧结合端垂直相交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构成;上述连接法兰由与上述侧框架的端面相对的框架侧法兰面,和从该框架侧法兰面向上述中央框架一侧凸出的腿部侧法兰面所构成;上述连接法兰的框架侧法兰面,连接在上述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的后端;上述连接法兰的腿部侧法兰面,连接在上述扩径筒体的连接法兰侧结合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腿部中的前腿部做成向斜前方或左、右方向延伸,该前腿部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通过焊接连接在上述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部分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承重框架。左前腿部分(31)用铸造方法做成由成为扩径筒体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同样成为扩径筒体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和中间筒部(31C)构成的单独一个筒体。这样,就能确保在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1A)的周围,和在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1B)的周围所形成的焊缝的长度较长,从而能提高左前腿部分(31)与中央框架(12)和侧框架(22)的连接强度。此外,左后腿部分(32)也用铸造方法做成由成为扩径筒体的中央框架侧结合部分(32A),同样成为扩径筒体的侧框架侧结合部分(32B)和中间筒部(32C)构成的单独一个筒体。进而,右前腿部分(33)、右后腿部分(34)也做成同样的结构。
文档编号B62D55/10GK1681700SQ0382131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
发明者浦濑广平, 泽井佐织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